张光华 老年生活
腾冲县猴桥镇箐口村刘家寨社,92岁四川达州籍抗战老兵张光华握住了侄女张成珍的手,这是他15岁参军离家77年后,再次握住家乡亲人的手。
没有多的话语,只有默默的泪水。其中包括了77年中无尽的思念……他离家时,家中有父母、有兄姐、有妻女,如今,家乡只剩两个侄女健在了。
为了帮助老人达成看望亲人的心愿,今年初,云南边防总队和保山边防支队的官兵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努力,终于促成了昨日的这场感人相见。
镜头一 他们的手握得很紧
昨日上午,张光华老人家所在的腾冲县猴桥镇箐口村刘家寨社上空,飘起了小雨。而当张成珍来到寨子边时,雨停了。
村口一条醒目的横幅:“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莅临猴桥看望抗战老兵张光华”,刘家寨的村民早早在路旁等候张光华亲属的到来。在保山市边防支队官兵的搀扶下,张成珍和儿子下了车。此时,张光华已被家人搀扶着在家门口等待了。
“幺爸(四川方言意为小叔或叔叔),我是你二哥的大女儿啊。”说罢,张成珍和儿子泪流满面。“已经77年了,今天我们终于相见了。” 张光华含泪哽咽着说。
为这次等了77年的见面,两代人默默地流泪,张光华和侄女的手更是紧紧相握。
镜头二 来自家乡的4件礼物
这次,张成珍给幺爸张光华带来了4件特别的礼物。
头两件,是来自张光华参军前生活和成长地的一罐土和一罐水。两个罐子分别用红布包裹着,上面写着“银铁乡土”和“银铁乡水”字样。离别家乡77年后,张光华第一次闻到了家乡土的味道,喝到了家乡的水。
第三件,是张成珍带来的各种土特产。70多岁的张成珍告诉记者,幺爸离家多年,一定很想吃吃家里的土特产,于是,她这次带来了腊肉、香肠、豆瓣酱等,都是她自己做的。“让幺爸尝一尝,回忆一下童年生活。”
最后一件,是达县银铁乡人民政府的聘书。这张由张成珍和达州晚报带来的聘书,聘张光华为达县银铁乡荣誉乡民。他们还代表达县残联将轮椅和拐杖捐赠给老人,此外还有家乡的照片影集和光碟。
镜头三 上墓园他要自己走
当日下午,张光华和家人、社会各界人士、边防部队官兵等来到了腾冲国殇墓园祭奠抗战英烈。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加上行动极其不便,在国殇墓园有台阶的地方,官兵都会抬着老人的轮椅前行。
当张光华来到纪念塔下时,出乎人们意料的一幕出现了:张光华看了看满山坡的纪念碑,说:“我要下轮椅,走上去祭奠!”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最终答应他的要求。
就这样,92岁的张光华在边防官兵的搀扶下,一步一步上台阶……没有休息,他一直爬上了56级台阶。气喘吁吁的他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为了他的身体考虑,最终边防官兵决定将他背上了纪念塔。随后,记者数了数,上纪念塔的台阶有89级,而平日里行动不便的张光华竟走了5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