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木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45279400
本馆由[ kun ]创建于2020年03月15日

旅痕心音逶迤激越

发布时间:2022-03-23 11:29:28      发布人: 180*****502

木 / 斧 / 散 / 文 / 选



旅痕心音逶迤激越
(代序)
徐方强
 木斧,一位行年近九旬,著述等身,德隆望重的文化老人,自选平生所撰散文随笔结集成书。风雨流年,老人本人的心愿,也许主要是回望所来径,留下对风雷激荡的社会生活的感悟,而在遵嘱为老人编辑书稿的萧开秀女士和后学笔者心目中,却是一曲曲壮歌,激励后来者努力登攀;一团团火焰,照亮后来者的登攀山径。
 《木斧散文选》(以下简称《选》)著者选目甚严,从丰赡著述中仅遴选39篇,近7万字。但入选篇目,皆是对这个世界对人的灵魂的召唤的回应。或散发馨香、或涌腾洪波、或启迪心智、或震撼魂灵,蕴涵着著者的睿智,透露出著者的通达,莫不具有传世价值。
《选》中《可爱的小青蛙》《我的花婆婆》两篇,著者深情地记述自己与小青蛙、黄花猫的聚散离合,从怜悯、关爱、呵护这些柔弱的小动物的娓娓倾吐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经历了沧桑岁月的慈祥老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感受到的是善良人性的沁肺馨香,引起的是对万物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的良久思索,及至追问自己的人生行旅配不配当“万物之灵”这个称号。
在浩瀚的宇宙星空,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人虽然只是短暂的光阴过客,但是,人也是宇宙星空的仰望者,也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选》中《共和国60年诗话》《我爱重庆》《诗情武汉》等篇,以及那些缅怀文学前辈和茶侣诗俦的篇章,都是著者的亲身经历。冰心、臧克家、司马文森、严文井、辛笛、巴金、杜谷、公刘、刘岚山、吴奔星、雁翼、何其芳、曾卓、徐迟、碧野、胡天风、田野、吴丈蜀、公木这些渐行渐远的名字,对《左联》等一些渐行渐远的文艺组织和历史故实,都在著者笔下汩汩流淌,有些地方完全是泪墨洒为书。读者从中既能读出岁月流逝,也如面对历史的回音壁,感受到历史脉搏的山呼海啸。
经历过血和火的炼狱洗礼,著者收获的岁月的馈赠,不是萎靡不振,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九死未悔,睿智通达,直面人生,笑对坎坷。《选》中不乏启迪心智的篇章,不乏警策砺志的哲思,有些幽默堪称是神来之笔。譬如,著者“离”而不“休”的原因,读者可从《学会使用生命》中得知是基于这样的认识:“60岁对一位学者来说只是成熟的标帜而不是衰老的标帜,休息一段时间只是为了为攀登下一个高峰作好准备。”又如,著者写自己1990年在北京时,想约老朋友刘岚山喝茶,到他家对他说:“走,到老舍茶馆去,我们以茶代酒,来个煮茶论诗吧!”不输曹刘煮酒论英雄的豪气。联想起诗人郭小川《祝酒歌》中“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朱仙镇交战哟/锤对锤/今儿晚上哟/咱们杯对杯!”之开怀痛饮,用典信手拈来,真是各擅胜场,异曲同工。再如,著者在《笔名趣事》中写道:“这里有个笑话。公木出了一本文学评论集,书名《诗论》,责任编辑署名杨莆,公木收到这本书后很感动,专门写信给我,请我代他向杨莆同志致意。原来他不知道杨莆就是木斧,我也不便明言,只好给他回信,请公木同志代我向张松如同志致意,他便会意了。”这个笑话幽默洒脱,何尝不是一则文坛雅事!此仅一例,读者从著者对沙蕾、苏菲、沙汀、王尔碑等文人诗家的嘤鸣文字中,还可读出那些动荡岁月中著者的心路历程。
关于震撼魂灵,绝非溢美虚赞,而是由《选》中若干篇章平抑不住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气神感受到的。如《从老年说到老年文学》《金色的晚年》《说“老”——六十抒怀》中那些闪光的弥足珍贵的思想火花,与著者“艺术运载思想”“思想留下时代的轨迹”的理念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也是著者对白香山“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宗旨的继承和彰显。著者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形象化的金句:“泪是笑的燃料。”后学笔者认为,著者正是自己服膺的思想理念的锲而不舍的践行者,这也是著者离休后不用扬鞭自奋蹄,研习京剧,贴近丹青,笔耕不懈的原动力。
《选》中附录,余启瑜女士之《亲切·平和·至善——读木斧先生散文〈我的花婆婆〉》,奏高山流水之音,有助读者了解著者的多舛人生、坚劲气节、创作源泉,存真、向善、求美的思想内蕴和文化追求,启迪读者见贤思齐,望风思奋。
天道酬殷酬勤,《选》蕴玉藏珠,笔者鲁钝浅学,虽遵嘱为序,终难尽书之精华于笔端,自忖仅能充代序。“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笔者识小,除向木斧老陈情告罪有负重托,所言亦任由读者平章。
2019年5月23日
(作者系南充市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