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的好汉!——俞逊发先生
陈瑞平
[俞逊发说:“不要凄愁,不要眼泪,既然死是一件和空气、和阳光、和雨水一样自然的事情,就不要去惧怕它的到来。我认为,生命以外还有‘生命’,那就是精神!”]
[一年多前,俞逊发先生游走在死亡线边缘:肝腹水5指,肝癌晚期,肝上三个大的肿瘤中的其中一个破裂大出血,生命垂危。也许因为俞老师豁达坦然面对恶疾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体质,他挺过了30多小时的生死关后,在第一次介入疗法和中药的作用下,奇迹出现了! 死神与俞逊发打了个照面,与他“握手”后却步,然后悄悄离去!然而,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性的恶战,“死神” 随时会迎面迩来,尤其是这段时间,俞老师又已经和“死神”拉了几个回合,至今还在与“死神”顽抗中。]
现在不知道铁骨好汉!——俞逊发先生近况可好!象肝腹水,肝癌这种疾病,中西医都有治疗的方法。也各有疗效。但是要想治愈较严重的肝腹水,肝癌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中医在治疗肝腹水,这方面的用药很灵活,不拘一格,有不少中医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治疗经验。因各位医生对疾病的看法,与整体辩证方法的不同,治病效果也会不一样。肝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肝癌是西医的说法,中医的说法与其有所不同,在中医书上称之为“胀臌”“积聚”“癥瘕”等说法。认为此病多有痼疾引起,因病邪不去,日久生“积”,“积”为某种物质滞留体内,不能化去,变而为之聚、为之“癥瘕”、为之“胀臌”。此经络雍塞,气血瘀结。寒邪伐阳,内伤中气,脏腑元气亏损。真阳无力温养内外经脉百节,运化失职,布津无能。至使清阳不举,浊阴不降,饮邪内停,阻碍中州。痞满肿胀,水湿见甚,溢于肌肤,枢机失运,上下隔离。阴阳失之交合,不能济既。诸节百经失去利滑,阴气日盛,阳气渐衰,元阳渐渐而脱根上浮。医患必须深入明白阴阳之理,病治有法。
随着癌症研究的进展,对癌症的治疗的方法也不断增多。但基本都离不开两个方面,即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清除病灶;用中药、免疫疗法来改变机体内环境,增强抵抗力。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靠医生从外部给患者以物质的治疗方式实现的,大多忽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调整。而“吹笛运气,它特有的“虚胸实腹”,神奇魅力和丰富内涵不仅重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调整,同时强调通过自我精神调节,调动人体生理潜力,起到强身健体作用。因此,癌症患者如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能较好地掌握循环换气吹笛的要领进行锻炼,并与其它疗法相结合,对减轻症状,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焦虑情绪,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是非常有益的。心身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利于机体对癌症的控制和转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吹笛运气健康心身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提到俞逊发老师,我心忧郁!俞逊发老师是我心中最崇拜的老师,我崇拜他不仅是因为他笛艺,更是他的人格魅力!记得夏令营时。我有幸和俞逊发老师与周林生先生同桌就餐,我就坐俞老师身旁。周先生向俞老师介绍我:“这是福建的一个笛友,是位中医。”我们热情的握着手,相互问着好,真诚的交谈。能和当代的笛子大师同桌就餐,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俞老师一点也没有大师的架子,他平易近人,与他攀谈就象是与普通的笛友交谈一样。说来真有缘分,我们同住在西圆宾馆的三楼,而且还是对门。饭后,俞老师还到我房间坐了一会儿。可以说这次“夏令营”和“听雨”我和俞老师最亲近了。我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有空我就到他的房间做客。俞老师对我而言,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俞老师之于病魔又是个坚强的勇士,是个铮铮铁骨的好汉!他既要和疾病斗争又必须和疾病共处。 七月二十四号晚,在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名家,名曲,笛子独奏”音乐会。《姑苏行》,《云雀》这两首曲子我平时听仅仅只是觉的好听而已。唯独这次,俞老师的笛声一响起我就流泪,这泪水既是敬佩的泪水又是感动的泪水。周围的许多观众都和我一样。俞老师抱病演出还能把这两首曲子演奏的如此完美,可见他的笛艺是多么的高超! 晚上回到宾馆休息,我激动的拜访了俞老师。我和他说了许多关于这次“夏令营”和“听雨”的感受。这次活动算是圆满的结束了!我对俞老师老师说:“这次活动的成功你可是是第一大功臣啊!”俞老师却平静的回应说:“这次活动靠的不是个人,而是大家的努力和支持!”他的淡泊名利又一次的打动了我,俞老师为笛子文化,可真是呕心沥血,祝愿俞老师早日战胜病魔,早日康复,重新回到舞台,中国的笛子文化需要俞老师!借助松韵精品笛萧社”主办征文活动的这个机会祝愿俞老师2006年平平安安,好人一生平安!
福建笛友全科医师陈瑞平200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