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的守护神——陈俊贵
2010年05月21日 18:43:04 稿源: 伊犁晚报
自去年12月14日在大雪封山之前,伊犁晚报记者专程赶往乔尔玛烈士陵园探望坚守在那里的天山老兵陈俊贵,到现在,已经时隔整整五个月。在这五个月中,陈俊贵与他的妻子孙丽琴是如何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孤岛”中度过漫长的严冬?如何在茫茫的雪原中度过一个个漆黑寒冷的夜晚?5月18日,借陈俊贵来伊给妻子看病之机,记者前往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采访了陈俊贵夫妇。
依然是那身洗得已经发白的军装,依然是那憨厚的笑容,只是与上一次相见时相比,陈俊贵夫妇的白头发更多了,一时间,我有些恍惚,仿佛这一次的离别不是五个月,而是五年。
还记得去年的12月,当渐渐远去的烈士陵园在天际边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当冬季的乔尔玛重新归于寂静,当我们的车不得不一次次奋力从厚厚的积雪中趟出一条去路,我们知道,我们或许将是这个冬季最后踏上乔尔玛的一行人,在此后的几个月中,陈俊贵与他的妻子将独自捱过这个冬季。
在我们离开一周后,乔尔玛迎来了这个冬季的第一场暴风雪,一夜之间,平地上的积雪深达1米。对这一切习以为常的陈俊贵夫妇早有防备。在大雪封山之前,他们已经储备了大量食物与药品。他们唯一需要提防的是,狼群已经下山,并且从雪地留下的足迹来看,它们已经出没于烈士陵园附近。不过,陈俊贵知道,只要在夜间关好门窗,狼群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
此时的他却不知道,一场更大的暴风雪即将来临。大年初五,从清晨开始就刮起了凛冽的寒风,随之而来的还有大如鹅毛的雪花。一天,两天,三天……大雪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而此时屋外的积雪已深达两米,从窗户向外望去,宛如一堵厚厚的雪墙。陈俊贵推了推房门,门已经无法推开。爬出窗户,陈俊贵奋力地铲出一条窄窄的通道。更糟糕的是,这时,他发现通往乔尔玛的电线与电话线已被积雪全部压断。这意味着,乔尔玛已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什么意外,外界根本无法得知他们的消息,他们也无法向外发出求援的信号。
七天后,大雪终于停了,他们的处境却并没有任何的好转。两米多高的积雪,将他们死死地囚禁在小屋附近几百平方米的范围内。所幸的是,粮食和蜡烛还算充足,只是因为大多蔬菜无法储藏,他们的餐桌上除了咸菜,只有土豆、白菜和萝卜。很快,连这三样蔬菜也不得不计划着食用,因为谁也无法预料积雪何时才能够消融,打通外面的世界。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时,皑皑的白雪早已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是束缚着他们的令人窒息的沉重枷锁。“晴天的时候心情还会好一些,一旦遇到下雪天,两个人经常连饭也不想吃。”由于一年中,近半年的时间只能饮用雪水,陈俊贵的一颗牙齿已经有些松动,说话时常常漏风。
除了寂寞,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过冬前储备的香烟很快抽完了,陈俊贵不得不拾起了莫合烟。“至少抽了两公斤,被子上烫得到处都是洞。”陈俊贵说。
更让陈俊贵揪心的是他妻子的身体。“她的胃不好,一直痛。”前几日,在通往乔尔玛的道路打通之后,陈俊贵带着妻子来到了解放军第十一医院。
在检查中,一位曾于去年参观过乔尔玛烈士陵园的医生认出了陈俊贵夫妇。医院领导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决定免去孙丽琴进行各项检查及住院期间的费用。起初,孙丽琴无论如何也不愿住院,因为她担心住院后,烈士陵园无人照看。“身体是大事,有了好身体才能继续守候在那些烈士的身边。”在医生的劝说下,孙丽琴才答应了。
或许在寂静的深山中困得太久,突然来到繁华城市,陈俊贵与妻子都有些难以适应。“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可是又觉得不太习惯,还是在山里面舒服。”仅仅离开两天,陈俊贵已经开始想念长眠于深山之处的战友,惦记着那些在大雪中压坏的墓碑。因为这些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今生今世都难以割舍。(文/摄影 记者卢钟)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