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文 追记父亲
1942年抗日志士王业勤遭陷害被错杀的真相
王业勤,字敏如,乳名王为。生于清末1894年,读过私塾,世袭务农,解放土改贫农成分。历任民国时期大泊子乡长,尹格庄村长。国共合作抗日时期任联合政府尹格庄村副村长。在其任职期间曽利用身份为当地抗日政府做过很多工作。是一位坚定地抗日志士。遗憾的是1942年冬,在除奸反特运动中遭陷害被错杀遇难,英烈早逝,享年48岁。
(一)
王业堪和王业勤是尹格庄村的远房兄弟,年幼无猜,一起长大。后来,王业堪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干部。王业勤世袭务农,是尹格庄村东坦有名的草门篓子大户人家。由于王业勤读过私塾,在旧中国民间,算是有文化的能人,当过乡长,村长,是远近聞名的坊间名流。他们二人,相传老辈祖先由云南北上迁此,姓名关联,称兄道弟,其族亲远近,无从考证。
1938年,根据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尹格庄村成立抗日联合村政府领导抗日。党组织派共产党员王业堪回村担任村长,王业勤被选为副村长。
王业勤虽然是八口之家,但,当时在家的只有王业勤夫妇和三个不到10岁的孩子,其他三个儿子先后离家为生计在外闯荡。长子王炬光在旧军队当兵,二子王锦光携妻儿闯关东在大连谋生。三子王鈾光随二哥在大连做学徒。
那时,王家从村东坦搬到村西坦,家里老小人少,地处背静,西邻通石岛和烟台的公路大道,出入十分方便。自从成立抗日村政府,王家就成为王业堪,王汉光,张世同,王光武,王钦光等这些本村的共产党员和抗日志士仁人经常碰头议事的地方。王妻王林氏,是典型的旧时代小脚女人,文盲,因为经常接触抗日的人和事,不仅对“八路军”,“共产党”,“抗日救国”等新鲜事物耳濡目染,还可以从茫茫字海里认出这些字来。膝下未成年的三个孩子受爱憎分明氛围的熏陶,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自小就懂得好好念书做好人的人生道理。
当时大泊子村是石岛斥山外围地区国军的驻地,驻军连长姓郭,因为搜刮民财,百姓不满,背地里调侃他们是“老刮队”,后俗称“老锅子队”。
分驻尹格庄村的,是由姓岳的副连长和老班长张寿徳带领一众兵痞,据点设在王涤先家。
王涤先是本村的一个村霸,长期和孙姓姘妇在村南小学校东面开了一家赌场烟馆,家里的几个个女子号称养女,实为招妓。本村的二流子恶棍王庶光,不仅是那里的常客,还是王涤先的打手,日本入侵后,投日成为日伪奸细,更加仗势欺人。
1940年冬,日本入侵石岛,驻守的国军,溃败逃散。石岛汉奸汤焕章成立伪政权,石岛周边地区沦陷。老锅子队的郭连长携家眷及残兵败将,龟缩在大泊子村,不敢露面。日伪对各村设立保长实行联保绥靖,隔三差五进行三光政策大扫荡。
尹格庄村地处日占区斥山村的最前沿,其抗日斗争形势格外复杂和严峻。
(二)
日军侵占石岛后,尹格庄村的八路军共产党转入地下活动。村长王业堪到崖头任区长,领导全荣成县抗日斗争,在北部山区和沿海地带打游击。村长由王业堪的干儿子张某接替,安排副村长王业勤兼任日伪保长应付日伪联保遣差,并以日伪保长的身份做掩护与日伪周旋从事地下秘密的反日抗日斗争。
据张世范记叙,王业勤除了填写良民证,组织劳工外,没有向日伪透露任何八路军党组织的机密,很好的保护了党组织免遭破坏。每当日伪扫荡,除了密报给地下党员王钦光外,还组织村民坚壁清野,转移跑鬼子躲灾避难。
不久,日伪奸细王庶光密报日伪当局,王业勤假保长身份败露,使日伪军恨之入骨,发狠要除掉王业勤。在一次扫荡时,没有抓到王业勤,逐对王业勤家进行疯狂报复,极尽打砸抢烧抄之能事,将东厢房房墙推倒,把西厢房王家祖先的牌位,神主,佛龛和供桌板凳扔到院中烧的一干二净,还在正屋到处大小便以发泄仇恨,这些罄竹难书的罪恶,堪比挖祖坟断香火狠毒!当人们跑鬼子回来看到只剩一堆灰烬和一片狼藉时,无不义愤填膺,每个人心中深处留下了永世不忘的国恨家仇!
老锅子队郭连长龟缩大泊子后,岳副连长和张寿徳不敢回去,长期住在王涤先家里,成了无兵无卒的光杆司令,天长日久,坐吃山空,引起王涤先极大不满,逐收买了张寿徳,商定赶走岳的计谋。
194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他们先将岳灌醉,然后骗其护送去斥山投靠日本据点为名,半路绑上大石头沉入殷家葛龙河致死。
夏天大雨过后,沉尸浮起,被众人认出是常驻尹格庄村的岳连副,立即向大泊子老刮队报案。王涤先眼看事情败露,连夜逃去烟台其兄处避难,张寿德逃回老家, 从此不见踪影。第二天,老刮队来到尹格庄村办案扑空,只将其养女抓走扣押在老刮队。姘妇急去烟台找到王涤先。王说,回村找王业勤,他是村长,又是保长,只要能把人保出来,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果然,王业勤把人保了出来,王涤先也平安无事从烟台回到尹格庄村。
为了兑现承诺,王涤先在姘妇的远亲姊妹孙成英家摆下酒席以答谢王业勤。然而,答谢为假,害人为真。他们是不会容忍刚赶走一个姓岳白吃的,又来一个姓王找便宜的事情发生的。于是他们沆瀣一气,设计了一场阴谋除掉王业勤的鸿门宴,做着既为自己解忧,也为日伪帮忙的一箭双雕美梦。由于王业勤早有预料,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使鸿门宴流产没有得逞。
一计不成,又生二计,王涤先和王庶光很快秘谋了一个借刀杀人的计划。他们先是去大泊子老刮队告王业勤通日的状,无果后又打起了向八路军告密的主意。
王庶光说,现在八路军共产党正在开展除奸反特运动,王业勤是日伪保长,就告他是通日的汉奸。接着,王庶光亲自起草文书,告到八路军崖头区政府,区里立即报告港南崖头除奸反特指挥部。
王光武时任除奸反特指挥部公安员,和王业堪一样,他们都是尹格庄村的共产党人,了解王业勤以保长身份作掩护的真实情况,而且知道其家庭也因此遭到了日伪报复。但是错综复杂的对敌斗争,在接报突发密告后,一时真伪难辨左右为难。尤其当时党内王明,康生等人的“宁错杀一千,不错放一个”的极左肃反思潮指导下,不容他们有丝毫的疏漏和马虎,没有进一步调查核实就采取果断行动,连夜派人去尹格庄村抓捕王业勤,带到八河毕家村后海崖,不由分说连同其他6人一起当场处死,埋在一个坑里。
就这样,由于坏人陷害,王业堪,王光武等八路军武工人员错把自己同志当成了敌人,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冤案,酿就了王业勤等抗日志士人头落地的悲惨事故。
这一事故,不仅王业勤冤死他乡,王家也从此因“黑色污点”而“背负黑锅”,造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性灾难。
(三)
王业勤出事后,直到1943年春天,在外闯荡的大儿子王炬光和三儿王铀光才接信回家,哥俩料理了父亲后事,却怎么也搞不明白父亲的死因。明明是联合抗日统一战线的村长,是八路军安排的以日伪保长身份做掩护抗日的志士仁人,怎么会当做汉奸死在自己人手里呢?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们一时无从找到答案。但是,面对家中突如其来的变故,完全崩溃的一家妇幼老小,继续生存是当务之急。
于是,哥俩决定不再外出,老三当即参加了八路军,老大王明远(王炬光改名)留在家乡务农,强撑着养家糊口。在其后的几十年里,王明远因为旧军队的“历史”,家庭“黑污“,和自己随口”乱说“,几经政治运动沉沦,饱受磨难。最后,在穷困潦倒中自我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当时的王素明(王铀光改名),在本村共产党员王钦光的引领下参加了八路军,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随着岁月的增加,当年不足十岁的三姐弟,也逐渐长大成人,历尽抗战胜利,家乡解放,土改分田和1951年随三哥闯关东到了大连等历史经历。即使当时只有几岁的王素文对解放前大门挂“军属光荣牌”、“军属光荣灯”,村里助耕,发放军属救济物资等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尤其对日本鬼子扫荡祖先的罪恶更是铭心不忘。
然而,“黑色污点”株连九族,家庭成员的每个人,按不同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尤其三姐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他们先后融入社会,“黑色污点”凶神恶煞一路伴随着他们,制造了他们凄惨的命运,煎熬的人生。
王素明参军后,了解到当年是王业堪通过单线联系安排王业勤从事地下抗日的,因此,唯有王业堪能够证明王业勤的真实身份。可以说,有王业堪证明,就是“抗日志士”,没有王业堪证明就是“汉奸”。王素明多次联系王业堪取证,因战事等原因,始终没能如愿。后来王业堪不幸牺牲,此事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从此石沉大海。
从大以前的王素明王秀珍夫妇到近时的王昭安,多次找到当时公安员王光武,由于人命关天难以释怀,他始终坚持说是“执行上级命令”不予正面回答,拒绝做出公正的证明。
王素明人事档案的建立是参军后的第二年入党时,1944年末,对父亲的问题向组织做了如实说明和实事求是的交代,因为没有王业堪的直接证人证词,只能写“父亲王业勤1942年冬,日本侵占家乡当日伪保长被八路军处死”并附有详细说明。
抗战期间,王素明当了指导员。解放战争孟良崮战役,挂彩疗伤,因部队转移南下,从此转业回乡。档案也随之转到了地方。
期间,档案内容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改变着,“伪保长”变“汉奸”,“处死”变“正法”。再以后,到了“以阶级斗争为钢”、“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的时代,因为“杀父之仇”,审干档案里有了“只可使用,不可重用”的政治结论。
就这样,王家兄弟姊妹的“人事档案”一个个被株连,成为决定他们一生政治生命沉浮的定向标。
196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素明遇到在江西省公安厅工作的当年尹格庄地下党员,南下干部王钦光,了解到王素明遭到工作单位不公正对待后,逐向工作单位江西冶金设计院领导“反应”他知道的一些情况。从此,王素明夫妇的境况开始好转,双双被“解放”“官复原职”,王素明也增补进了院党委。
因为仅仅是“反映”不是“证明”,尤其不是王业堪的“证明”,仍然起不到洗清“污点”的作用。
在之后的日子里,王素明夫妇根据当时的政治氛围和他们的经验教训,做了权衡利弊的分析,毅然决定打消继续“上访”弄清真相的念头,为的是一旦上访失败,避免戴上“翻案”的帽子,躲过无可承载的“灭顶之灾”。
同时,他们反复交代政治上逐渐成熟的王素文,保护好教育好下一代,对王业勤的死“秘而不宣”,对“伸冤”不可“轻举妄动”!一切”积极面对“。虽然后来王素文利用出差机会走访山东档案馆查阅过敌伪档案,因无果而终,也就逐渐失去了信心,弄清真相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四)
时间是人生的双刃剑,到了21世纪。去世的,退休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相继发生,真相愈加石沉大海。也是因为进入了新时代,给正本清源,清洗王家“黑色污点”带来了契机。
2012年清明节,在王素文的支持下,王昭安积极努力,将王业勤夫妇遗骨合葬在尹格庄村公墓。在答谢村友的宴会中,张世范老先生告诉王素文,“王业勤是遭诬陷被错杀的,我可以出证”。晴天霹雷!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自不费功夫”!天意呀!
同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王素文相约再回尹格庄村,会同王昭和与张世范促膝长谈,就王业勤的问题反复印证,取得了难得的证据。综合尹格庄村史,民间相传等史实,最后形成了上面的文字记述。
与此同时,在取证张世范的另外场合,王昭安于同年5月专访了烟台干休所的王光武。这一次王光武终于良心发现,一改过去“执行上级命令”的口风,非常肯定地说“王业勤不是汉奸,是遭诬陷被错杀的”。
这些惊人一致的背靠背证词,有力的印证了当年的历史事实,可足以清洗王业勤那段人生的“黑色污点”。
如果这一情节的时间点能早出现十年二十年,是在王素明仍然在世的时候,王业勤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时过境迁,不堪回首,令人嚎啕痛哭,悲愤泪下!
无论如何,王业勤终于在沉冤80年后被正义昭雪。从此,他的人生简历可以如此向世人昭示:
王业勤,字敏如,乳名王为。生于清末1894年,读过私塾,世袭务农,解放土改时贫农成分。历任民国时期大泊子乡长,尹格庄村长。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时期任联合政府尹格庄村副村长,根据党组织安排,以日伪保长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抗日斗争。1942年冬,在除奸反特运动中遭诬陷被错杀遇难,英烈早逝,享年48岁。
以此告慰九泉之下的王业勤夫妇,我伟大的父母亲大人!
以此告慰所有的亲人们。
小儿子王素文面南向山东老家尹格庄村
跪拜:爹妈瞑目安息吧。
2022年1月19日,辛丑腊月十七
于丹东市凤城爱德晟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