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波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5847149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15日

人物介绍

发布时间:2010-12-15 09:44:1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二十四岁的波烈在欧伯街5号开设了自己的时装店,尽管店面简陋,但由以后成为他妻子的德尼兹·博莱小姐为他展示的"革命"主题的服装获得各界人士的青睐。波烈的设计开始从矫揉造作的S形中摆脱出来,趋于简洁、轻松。这时期波烈的造型线特点是提高腰节线,衣裙狭长,较少装饰。不过,到1908年前,他的设计尚带有明显的法国革命时期服装的痕迹,因此,他的作品不免引起同僚们的藐视,并被当时法国"艺术与时尚"报称之波烈的低趣味。
  受东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波烈激发了改变欧洲紧身服装的革命思想。这个具有博纳尔和维亚尔的色彩敏感和富有伯恩哈特、迪塞戏剧头脑的聪敏人,很快设计出一组组以东方民族服饰为启迪的新时装。他推出的一种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很快获得巴黎女性的欢迎,他为它命名"孔子".以后又推出以"自由"命名的两件套装亦是吸收了东方服装的剪裁方法.他说:"这时我对传统的束身衣,已有成熟的看法那就是从颈到膝都被束缚的女性躯体,必须要求解脱。"波烈的重要贡献是把妇女从紧身胸衣里解放出来的理想附诸实现,这是他对服装革命的根本思想。波烈的设计再不需要让腰际承受钢丝架的重量,也使紧裹腰身的着法变得不再必要.波烈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的支撑点挪到肩头,近乎古希腊一种宽大的"希顿"装那样,修长的线条与优美的裥褶,给人爽心悦目之感。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年代里,是波烈独具慧眼,一改曲线统治了几百年的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的雏型.波烈曾说:"我致力于减法,而不是加法。"难怪西方服装史学家称他为简化造型的“二十世纪第一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