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复礼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96536
本馆由[ 北京卫戍区 ]创建于2009年11月28日

薛复礼生平

发布时间:2010-12-01 12:44:51      发布人: 北京卫戍区

一、薛复礼生平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辽宁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正军职干部薛复礼同志,於192111月出生于安徽省萧县高岳乡大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现归属淮北市杜集区),193906月参加抗日青年救国会,同年09月任萧县二区宣传队分队长,1939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05月入伍,198208月离职休养。

抗日战争时期,薛复礼同志满怀爱国热情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先后担任皖北萧县二区宣传队分队长,二区高岳乡农救会主任,二区政府保安区员,新四军四师淮泗县大队二连指导员,新四军三师独立旅一团三营副教导员,多次和日伪作战,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参加了著名的林公渡战役,在林公渡口小张庄,他率连队用马刀砍断敌人铁丝网,攻克日伪据点,突破前沿阵地,歼敌200余人,该连荣获攻坚模范连称号,194505月他因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模范干部,受到部队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薛复礼同志先后任东北黄克诚师独立旅一团三营教导员,东北二纵六师十六团三营营长,二纵六师十六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46年参加了东北泡子、六洼、柳条沟、哈尔套战斗;1947年东北夏季攻势,他率领部队参加了怀德攻坚战,担任昌图、泉头战斗的主攻任务,摧毁了国民党王牌新一军九十团的防御阵地,歼敌200余人,受到军、师嘉奖;1947年东北冬季攻势他率全营在彰武南关担任主攻,因战绩突出受到军通报嘉奖,所属七连集体记功一次;辽沈战役攻克锦州时,他奉命指挥部队担任主攻,一举攻克锦州外围敌重要据点一团管区,歼敌700余人;解放沈阳时率部生俘国民党中将司令周福成;平津战役他率部担任主攻天津任务,在部队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提前突破敌人城防,歼敌1000余人,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和平门,全团受到上级表扬并获奖旗一面;194910月在湘西武岗城战斗中,他又率部担任主攻任务,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便攻占全城,歼敌一个团2400余人,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战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薛复礼同志195011月奉命赴朝作战,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三四九团团长,三十九军一一七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一、二、三、四、五次战役,特别是在第四次战役的横城鹤谷里战斗中,出色地完成阻击敌人退却和打援任务,歼灭美李伪军1100多人,三十九军为其全团记功一次。

战争年代,薛复礼同志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指挥果敢,冲锋在前,英勇杀敌,以敢打和善打硬仗、苦仗而著称。先后参加较大的重要战斗70余次,是三十九军的战将之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薛复礼同志先后担任辽东要塞师师长,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为部队和边防建设忘我操劳,有时带病深入部队进行调查研究,帮助指导工作,深受部队指战员的爱戴和地方同志的敬重。他为边防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为军政、军民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中,他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自觉地做到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退出领导岗位后,仍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心军队建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积极写战史、军史,为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薛复礼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他勤奋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革命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完成任务坚决;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胸怀坦荡,顾全大局,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关心部属,爱护干部,团结同志,联系群众,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率先垂范,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始终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

薛复礼同志19550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11月晋升为大校,196508月定行政10级。1955年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独立功勋荣誉章,抗美援朝被朝鲜授予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970916630分,薛复礼同志因病治疗无效,在沈阳逝世,享年76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我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不愧为人民军队的一员战将,一员猛将,他不愧为杜集区这块热土走出去的热血男儿,他是杜集区人民的骄傲。

二、家乡父老乡亲心目中的薛复礼

(一)出身勤劳勇敢家庭,少年便有壮志

192111月,薛复礼出生在我区高岳镇大刘庄村。当时薛家在大刘庄是独门独户,薛复礼父辈老弟兄三人,薛复礼堂兄弟十人,薛复礼排行第三。别看薛家只是独门独户,薛家爷们可都是响当当、硬梆梆的硬汉子,一个个都是彪形大汉,一个个都是火爆脾气,拿起锄头能种地,抓起皮鞭能赶车。薛家爷们种了几十亩地(土改时划为中农),自食其力,家道还算过得去。

那年头兵荒马乱,土匪横行。当地群众称土匪为马子。马子经常抢劫财物,拉冤(绑票)让人拿钱去赎,不赎便撕票,不知多少良家百姓被匪乱闹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薛家为防匪患,老弟兄仨带着孩子们筑了一个土圩子,并买了三杆枪防范。一日,马子一百多人舞刀弄枪杀奔大刘庄,大刘庄被攻破了,马子大肆抢劫。但当马子攻到薛家院时,薛家爷们可不买帐,老哥仨一人一杆枪,举枪便打,小兄弟们帮助大人搬石运砖,守土圩子。近处的马子他们使用石头、砖头砸,远处的马子他们便使枪打。这时的薛复礼虽然年纪幼小,却表现了非凡的勇敢和胆量,帮助父兄打土匪毫无惧色。薛家爷们呐喊奋战,斗志昂扬,应了那句话,上阵还是亲兄弟,打仗还是父子兵!马子久攻不下,抛下几具尸体退却了。多少老百姓惨遭匪患,可薛家爷们奋起抗争,竟然保住了一家老少的性命。事后乡亲们都说,要不是薛家人有胆敢干,马子一旦攻进来,一家老少要杀个干净,那可就惨了!

从此年幼的薛复礼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恶势力,你怕了他,他便欺负你,你敢跟他干,他也就软蛋。以后打日本鬼子、打老蒋、打美国鬼子,薛复礼一腔正气,一身是胆,敢打恶仗,不怕苦、不怕死,在气势上压倒敌人,决不被敌人压倒。

一九三八年,日寇对我国步步入侵,战争蔓延到萧县、濉溪县一带。那年薛复礼十七岁,还是个学生,因为兵乱失学在家。看到鬼子对老百姓烧杀掳掠,薛复礼渴望参加抗日队伍,决心打日本鬼子。薛复礼的舅舅李秉枢那时已是共产党人,正在地方游击队带兵打鬼子(解放后任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和天文台副主任)。在舅舅的影响下,他一九三九年六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青年救国会,同年九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萧县二区宣传队,任分队长,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于同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一年五月加入新四军,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队的一员。从此薛复礼跟着共产党,跟着人民的军队打鬼子、打老蒋、打美帝,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中滚爬,为人民的江山流血汗。

薛复礼乳名叫薛礼,上学读书时才取学名薛复礼。他是从家里带枝自己的短枪参加革命的。他的同学回忆道,薛复礼不止一次给同学说:我这个薛礼要赶上唐朝的大将军薛礼,我要为人民群众打天下,后来他果然为人民群众打天下,并升任了正军级将官,实现了他少年的志向。

(二)作战浑身是胆不怕死,敌人闻之胆寒

1940年-1945年这段时间,敌伪顽的魔爪践踏着淮北这块土地,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领导着人民和人民的军队奋起抗争,和敌人反复争夺这块热土。这时候薛复礼任军某县大队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带领子弟兵和敌人周旋。今天敌伪顽杀过来,明天我军又打过去,反复拉锯式争夺。人民群众称这段为拉锯战。战斗是残酷的,薛复礼提着脑袋干革命,九死一生。一次薛复礼和战士们被鬼子的机枪压在一段田沟里,敌人子弹密集,我军战士不能抬头,一抬头就有被打死的可能。但是时间紧迫,如果不马上摆脱敌人,就有被全歼的危险。薛复礼鼓励战士们:拼命的时候到了,胆小鬼必死无疑,拼命就有可能冲出去!他把两条短枪抓过来,告诉战士们端起刺刀和敌人拼。他不闪不避,猛然跳出田沟,左右手同时发枪,竟一举击毙了敌人的机枪手,乘着敌人机哑了一刹那,薛复礼带着战士们和敌人拼起了刺刀,杀开了一条血路,硬是冲出了敌人的包围。战士们说,没有薛复礼临危不惧,我们这次就要牺牲了。(上一段是薛复礼父亲讲述)

还有一次,薛复礼头戴礼帽,身穿长袍大褂,腰间别把盒子枪,竟坐上鬼子伪军的铁闷子车和鬼子伪军一车从朔里去徐州,在车上鬼子伪军都把他当作自己人。给他说话,他谈笑自若,俨然就是个伪军,刺探了敌人的情报,圆满完成了侦察任务。他上车时大刘庄的一位乡亲鲍××看见他上了鬼子的汽车,可吓坏了,回来对本村的刘云肖说这次薛复礼不能活了。谁知第二天就又见了薛复礼。刘云肖是薛复礼的好同学,又是老表,刘云肖担着心问:听说你上了鬼子的汽车,你不害怕?薛复礼说:怕什么,鬼子是人咱也是人,鬼子有枪,咱的枪也不是吃素的,真要动起手来,我先把鬼子给收拾了!他又安排刘云肖千万别说,一、这是军事秘密;二、又恐父母老人知道了担心受怕,这可以看出薛复礼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同时又对父母的孝心。

薛复礼对敌狠,打仗不怕死,敢于拼刺刀拼老命。当时的敌伪顽军提起薛复礼就胆寒,因为薛复礼身高一米八的大块头,脸上有麻子,敌人叫他薛麻子,又因为他的活动地段在南边,濉溪县、洪泽湖一带,敌人活动在北边,萧县以北,因此敌人又叫他薛蛮子(本地习惯,南蛮子北侉子)。蛮又有非常可怕大胆勇敢的意思。敌人内部发生纠纷赌咒发誓时就说:如果我对不起哥们,就叫我出门碰着薛麻子,或者说:出门碰着薛蛮子,可见敌人多么害怕薛复礼。两军对阵,只要听说是薛复礼的队伍打过来了,敌人就胆寒了。(上一段是薛复礼的同学刘云肖讲述)

薛复礼敢打硬仗,敢打恶仗,越是紧要关头越敢拼命,临危不乱,是一个带兵的将才,是军队的灵魂。他当了部队首长以后,指挥所总是往前挺,有时敌人的炮弹就在他跟前爆炸,炸起的土埋上了他的身子,他从土中爬出来,拍拍身子没事一样,仍然指挥战斗。紧要关头,他带领战士和敌人拼大刀片,拼刺刀,两军相遇勇者胜,敌人被他的无畏气概所慑服。在林公渡战斗中,他带领三名战士首先冲了上去,为全营占领了立脚点。在朝鲜战场上,他身着南朝鲜伪军军官的衣服,在和敌人不期而遇的紧急关头,他沉着冷静,只身向敌人走去,敌人以为他是自己人,他到了敌人近处拔枪就打,有效地消灭了敌人,可以说是一身是胆。他提倡三猛作战,就是猛冲、猛打、猛追,在可能的情况下,抓住战机,尽量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就是保护自己。薛复礼参加重要战斗70余次,多少次枪弹从身边飞过,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他说他没倒下去,就是因为他勇敢不怕死,敌人没打死他,他就把敌人打死。勇敢的人才能打胜仗。在对敌作战中,多少次薛复礼都是打头阵,冒着枪林弹雨为新中国的解放冲锋在前,表现出非凡的大智大勇,他不愧为我军的一员战将,一员猛将。

(三)党的原则,人民的利益大如天,自己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党的长期教育培养下,在人民军队的这个大熔炉中,薛复礼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优秀的军指挥员。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交给了军队。从参加军队到解放,打鬼子打老蒋,他八年没有回一次家。直到全国解放初他回了一次家,朝鲜战争爆发,他又赴朝作战,去打美国鬼子,之后又数十年没回家,七十年代,家乡人在《人民日报》上看见了薛复礼的名字,他正带领部队抗灾救助人民群众,家乡父老虽然见不到薛复礼,但看到薛复礼在为家乡人民争光争气无不奔走相告,看见薛复礼为人民立新功无不欢欣鼓舞。

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但当家中有点大小事的时候,从不因为自己是个大官为家人谋私利。他的老父亲在文化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挨批斗。有人说你儿子当大官了,说一句话你也不会挨斗。老人说:我儿子走的革命路,我不连累儿子。再说,我知道我儿子的脾气,他不会为私事说话的。薛复礼有一群侄子,不少人想到人民军队去当兵,有的侄子跑到东北去找他:你说句话,让我当兵吧,薛复礼脸一沉:想当兵在当地政府办,够格了自然能当兵,不够格自然就不行。我当的是人民军队的副司令员,不是咱姓薛的副司令员。一句话把侄子打发回来。当时侄子们心中服,可看到那些社会上一些干部搞腐败当官不为民作主,只为家人谋私利走后门而被人民唾骂时,侄子们又觉得叔叔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为有这样的好叔叔感到骄傲。

还有一个笑话。薛复礼有个侄子叫薛家华,因为想念叔叔到东北去看望叔叔,满以为叔叔是军队的大官,肯定到那里能吃上好饭好菜,谁知去住了几天,天天大锅菜、家常饭,叔叔吃的有滋有味,侄子说:你天天就吃这样的饭?,我在大刘庄也比你吃得好!谁知薛复礼听了很高兴,问薛家华:咱家乡比这吃得好?薛家华说:谁家不是顿顿几个菜!。薛复礼又说:那就好,那就好。薛家华的意思是叫叔叔多加几个菜,谁知薛复礼说:我吃这就行了,惯了,你嫌吃的不好你就早点回去吧。薛家华哭笑不得,回来一说,家乡父老又对薛复礼敬重几分。如果我们的大小干部都像薛复礼这样,为人民拼命流血在前,享受在后,那该多好啊!

薛复礼为党为人民立功劳,不为一家一姓争高低,廉洁奉公,艰苦奋斗,数十年如一日,直到逝世。薛复礼不愧为杜集区人民的好子弟兵。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敬重老前辈!薛长莲好吗?近况如何?


    写信时间:2012/02/01 09: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