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记者,走南闯北,国内国外,去过不少的地方,却一直与西藏无缘。珠穆朗码,雅鲁藏布,地球之巅,圣地净土,这些书面上对大美西藏的溢美之辞,因为酷爱旅行的内弟的讲述,更是幻化成了真实的诱惑。西藏,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可人生无常,万万想不到的是,我的西藏之行,是那样的一场生死歧路。我的第一次西藏之行,是去接内弟回家。离家时一个活蹦乱跳,身高一米八几的大男人,回来时,却由我双手掬捧着一方盒子。死生契阔,阴阳两隔,这一路的痛,让我时时泪眼模糊了视线。我的西藏之行,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西藏,内弟的意外罹难之地,我的断魂之地,从此我再不会去。
内弟是9月24日踏上七上高原的列车的。当时,内弟的新房刚由姐姐帮着装修完毕,岳父岳母定在9月26日乔迁新居。岳父岳母年近古稀,一生从未消受过这簇新的大房子。妻子和我都想热热闹闹地给岳父岳母搬个家。而此时,内弟却要开始计划了一个多月的七上高原之行,妻子本不大愿意让弟弟此时出门,我呢,和岳母一样,想着平时工作忙碌压力山大的内弟,出去走一走,散散心,蛮不错的,就都没有反对。可谁能想到,此一去竞成了永决。
9月27日与家中通过话之后,内弟就再也没了音信。这种情况,以前不曾有过,因为雪域高原,手机信号不好,但至少会互发短信报个平安。家人都很着急。内弟是标准的驴友,喜爱征服,喜爱冒险,也曾遭遇过危险。但我们往坏的方面想,我们还自我宽慰,不会有事的,弟弟是个老驴友了,这次是第七次上高原了,这次单单行前的谋划,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不会有事的,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这至少说明没出什么大事。但焦急的家人还是想方设法向拉萨市110和西藏公安厅打去了电话。一天,二天,度日如年的时间一天天地挨到了10月11日。这天下午,妻子突然接到了拉萨市堆隆德庆县110指挥中心打来的电话。噩耗传来。弟弟在拉萨出了意外。
人生三痛,包括老年丧子。岳父岳母的天塌了。岳父岳母育有一女一子。慈爱的岳父,热情的岳母,对儿女十分疼爱。真是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这突发的变故让二老情何以堪。妻子只这一个弟弟,平时也是十分亲近。就在几天前,岳母刚发表了一篇博文《三尺陋室有书香》,配的是岳父70年代拍的老照片。照片上,岳母正在给一双小儿女读书讲故事。内弟一边晃着小脑瓜听故事,一边还不忘顽皮地把腿压在小姐姐的腿上。照片犹在,一家人却生死相阻,阴阳两绝。怎不让人肝肠寸断。
惊闻噩耗,我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马上,在最短的时间,赶往拉萨,赶往现场,首先要确认是不是内弟真的出了意外,如果真的是不幸发生了,要在第一时间把内弟接回家中。岳父提出要亲自去拉萨,家人都不同意。岳父七十岁的人了,而且此前曾和内弟去过一次拉萨,高原反应剧烈。不能让老人家冒这个险。妻子坚持要去,要亲眼看一看,几天前还是欢蹦乱跳的弟弟,真的就出了这么大的意外?不相信,也不愿意信。可岳母岳父要人照顾,家里有一大摊子事儿。我提出来我去接内弟回家。一个女婿半个儿,妻子的娘家出了这天大的事儿,我责无旁贷。岳父岳母和妻子却担心我的身体。我的心脏闹过病,心肌缺血。高原反应加在我孱弱的心脏上,怕我承受不了。我要家人不要过于担心。我必须去。内弟我去接回家。最终,我踏上了我的第一次西藏之行,只是甚至不曾告诉我读大学的女儿,以免女儿为我太过担心了。
内弟小妻子三岁。我和妻子恋爱时,内弟还是个高中生。忘记了我们的第一次相见。却无法忘记我和妻子的婚礼当日。内弟是送亲娘家人中抱包袱的那人。按照本地的风俗,抱包袱的人,只有在拿到婆家给的红包后,才肯走下婚车。婚礼嘛,都是第一次,手忙脚乱地,还没等我们婆家人将红包交到内弟手中,他就已经从车上下来了。内弟的善良由此可见一斑。我和内弟都属处女座,这个星座的人,追求完美,比较纠结,性格内向,特别是面对不熟悉的人。可熟络了之后,便会暴露本来面目。我们都同在一家报社工作,彼此有不少相同的朋友和话题,所以我俩在一起,还是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而且,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比如:体育,读书,音乐。我也喜欢旅游,对内弟天马行空般的旅行,我十分艳羡,可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于我而言,旅游是放下当下生活,对异地风景和人物的一种欣赏。而于内弟,旅行更多的则是一种征服和冒险。更何况,内弟的那种驴友生活,比如,内弟每次进藏,从来都是硬座车票,这当然主要不是经济条件的考虑,但我,则绝对无福消受。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和内弟的堂哥一行买到了第二天飞往拉萨的机票。我的第一次西藏之行,却是在带着家人的重托,在家人不愿意相信内弟真的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的复杂心境下开始的。七八个小时的的飞行时间却相隔了生与死的界限,离拉萨越近,我的心就越沉重。在经停重庆时,想到可能马上就要见到内弟,却有可能是死生契阔,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到了,拉萨,经过八小时的飞行,我们抵达了拉萨。天高云淡,空气澄澈,全不像我此时的心情,沉重得阴云密布。下了飞机,我们直奔拉萨市公安局,见到了办案警官。警官介绍,警方是接到中铁八局职工的报案,在拉萨河的一条小河道上发现的遗体。警官拿出了从遗体身上发现的物品,身份证,通讯录。真的是内弟?我们不愿意相信的结果真的就发生在了内弟的身上。据警方对现场的勘察,排除了外力的因素,推测内弟是意外溺水而亡。面对警方的结论,我还是不甘心,我要见到人,我要亲眼证实,发生意外的不是内弟。我提出去看遗体。由于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偌大的拉萨市,只有西山殡仪馆是对汉人开放的,那里距拉萨市区有几十公里的路程。警方联络之后,我们急如星火地打车来到了西山。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终于见到了内弟。真的是内弟,他静静地安卧在那里,面目安详宁静,仿佛不曾经历生与死的痛苦挣扎。自内弟与家人失去联系以来,一直不愿意相信的最坏的结果,真的就发生了。内弟去了。残酷的现实就摆在我的眼前。一个刚刚38岁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在确认了内弟的身份之后,我给家中的妻子打了电话。我不敢直接打给岳父岳母,真的怕二老承受不了这残酷的现实。电话的那头,妻子哭出了声,电话的这头,我几度泪语凝噎。我要妻子婉转地告诉二老这一事实。要妻子坚强地撑起这坍塌了的天。岳父岳母的身体是不是能承受得住这一打击,二老还要靠妻子照顾,内弟的后事还要妻子来操持大局。
七上高原的内弟究竞遭遇了什么?意外究竞是如何发生的?我要弄清楚这一切。拉萨与石家庄远隔千山万水,家人不可能都来到拉萨,我承受着家人的重托,只有弄清楚这一切,我才能给家人一个交待,也才能告慰内弟的在天之灵。接下来的两天里,抱着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严重不适,我和堂哥一路循着内弟的足迹,在拉萨的城里城外奔波着。在堆隆德庆县110指挥中心的帮助下,我们乘坐着警方的越野车,一路风尘一路颠簸,赶到了拉萨河边。藏族警官介绍,拉萨河水是高山冰川融化之后流下来的雪水,10月的拉萨河水冰凉刺骨,人下去之后,几分钟之内便会水脚麻木,即便你水性再好也无济于事。内弟喜欢旅行,喜欢写作,喜欢摄影。摄影作品在游多多网站发表之后,好评如潮。警方推测,内弟很可能是摄影时不慎滑入河中罹难的。善良的内弟每到拉萨,都会前往拉萨市德吉孤儿院,看望那里的孤儿,送去孩子们喜爱的文具和食品。我们也赶到了那里。看到我们手中内弟的照片,孤儿院里的孩子们操着生硬的汉语,对我们举起大拇指,“我见过这叔叔,叔叔来过这里,送我们好吃的”。据孤儿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几天前内弟还曾来过。听闻此言,我内心一惊,内弟发生意外的拉萨河,是内弟去往孤儿院的必经之地,难道是内弟在来去孤儿院的路上发生的意外?我们将特意买来的文具和食品送给了孤儿们。内弟,你的善举,让人感动,我们会代你关心呵护着这些孤儿,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内弟每次进藏,都会住在拉萨市八廊学青年旅社。我们住进了八廊学,特意让店方开了内弟今年春节第六次进藏时曾住过的101房间。房间没有过多的陈设,一床一沙发,十分简单,费用也很便宜。内弟总是这样,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更多的要求,没有更高的奢望。他喜欢喝两口,最常喝的却是小二。对自己简简单单的内弟,对家人和朋友却颇有古人的仗义疏财之气。欢聚时只要有他在往往无需别人买单。姐姐每过生日,作弟弟的都会不吝钱财,送给姐姐喜爱的昂贵进口化妆品。
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磕不完长头的大昭寺,美轮美奂的羊湖。内弟前几次进藏后写下的博客美文曾屡屡提及的这些足迹所及的地方,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都走到了。可我实在无心游览在人们眼里,包括在内弟眼里一生不枉一到的西藏。每到一处,便会想到内弟曾在此流连驻足,如今却已物是人非,怎不教人心痛。
按照老例,故去之人,三天之后送去火化。西藏与河北山水迢迢,我们不可能将内弟的遗体带回家中。这作姐姐的心愿只能化为遗憾了。10月15日,内弟的遗体在西藏拉萨西山殡仪馆火化。我和内弟的堂哥一行,送弟弟最后一程。我们将从河北带去的最好衣服给内弟换上,整理好内弟的仪容。我拉着内弟,不忍松手。悲莫悲兮亲别离。此一松手,我和内弟便只能在记忆里、回忆中和睡梦间相见了。我怎么舍得松手。我为内弟选了西山殡仪馆最好的骨灰盒。双手掬捧着这一方盒子,我止不住泪水长流。我依稀觉得,内弟仿佛就在我的身边,我们一起喝着酒,聊着天,看着足球。
10月16日,是我和内弟返程的日子。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一方盒子放在包中,唯恐惊扰了内弟一般。走了,拉萨,别了,拉萨。我心中暗下决定,拉萨,我第一次来,也是最后一次来。我再不来拉萨,再不来内弟罹难的这断魂之地。
回家的路更长。飞机经停西宁,在西安还要转机。我把内弟的一张照片拿在手里,不停地对内弟说着话:小炜,咱回家了;小炜,咱转机了;小炜,咱到家了。十几个小时的一路长途飞行,10月17日凌晨,内弟终于回到了等候多时的家。
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外一篇)
内弟回家后,家人为内弟举行了隆重却不张扬的葬礼。让我们家人都不曾想到的是,这一场普通人的葬礼,能够有那么多的人赶来表达追思怀念之情。甚至有专程从北京、天津赶来的旧友新知。有的我们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我们也从不曾见过,有这么多的人饱含深情地为一个普通人写如此多的纪念文章。
一个普通的灵魂究竞能走多远?内弟天马行空般的高原之行,让整日困窘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心生向往。内弟历次出行惊心动魄的冒险让早已精神阳萎的职场中人从中像是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游历。也许正缘于此,内弟的经历,内弟的文章,才引发了这般共鸣。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内弟的与人为善,内弟的与世无争,内弟的推己及人,才真的让他的后事备享哀荣。内弟的锦绣才华无须多言。平时的工作,兢兢业业,有目共睹。待人接物,总是已所不欲不施于人。当然,社会复杂远非人们所料。内弟的工作中也曾遭遇了竞聘未果的不公正待遇。作为虚长几岁的我,何尝不是如此。我曾宽慰自己也似宽慰内弟,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生如船,不只有目标,还有风景。正如佛家有语曰:观照。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修炼自己,求得内心的宁静。当然,知易行难。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而对于那些鸡鸣狗盗的宵小之徒,我们根本无须置啄。头上三尺有神明。把她们交给历史和时间罢了。
只身上高原的内弟,在一干芸芸众生的眼里,会认为有些特立独行,天马行空,严重点的甚至会说高原那么危险,这样的冒险是不负责任。更有难以名状的人,无端揣测内弟是主动选择了这条不归之路,有的貌似理解般说,他去了天堂,免得在尘世受罪。这些人的所谓依据,就是内弟写于2011年9月22日的那篇博文
肮脏的都市,
沉沦的世界。
丑陋的面孔,
无助的生命。
七上高原,
逃避?
逃离?
逃脱?
出发,
去那些干净的地方,
荡涤,我们欲行欲远的
本真的灵魂。
我不知道
什么是生活。
我只想
真实的活着
由内弟的离世引发的涟旖至今仍是水波荡漾,这几句诗似乎成了某些人的依据。我相信,这样说的人,可能都没有到过青藏高原。地球之巅,怅远辽阔,天高云淡,人置身其中,只会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一切的烦恼,顷刻间都会化为乌有。我理解,这正是内弟“这一生注定中了你的毒”,为那块神奇的土地魂牵梦绕的重要理由。至于生与死,藏传文化颇有大成。人其实很脆弱,拥有得再多,也终究逃不过生命消逝的宿命。生不是必然,但死是必然。凡人无法逃脱必然,就必须学会坦然面对死亡,这样才会生得更有意义。正像人人耳熟能详的那句诗所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内弟已去,但我相信,他会永远永远地活在自己的锦绣文章里,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在此文章成篇之际,一位我们从不曾谋面的朋友去拉萨。在拉萨河畔,向内弟敬献了花篮。在德吉孤儿院,以内弟的名义捐献了2000元现金。孤儿院的达珍院长在收条上郑重地写下了“愿赵炜先生在天堂安息”。
内弟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