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凡·安东·格奥尔格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6907606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15日

格奥尔格圈

发布时间:2010-12-15 17:10:5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大学中辍的格奥尔格从未寻求也不曾担任过任何藉以谋生的社会职位。他既无家室,也无房产,终生过着无拘无束的漫游和寄宿生活,处于一种精神上的“游牧状态”。可以说,无论在艺术和生活上,他都达到了千百年来无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那种自由、自治的生活。就此而言,格奥尔格无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特立独行的人,一个与现实生活可以说完全“绝缘”的人。但他又绝非那类比比皆是的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离群索居的诗人。对于格奥尔格,那种“独行独唱独嗟哦”的诗人生活是不可想象的——他最需要、也最不缺少的就是朋友,包括他的崇拜者、追随者和学生。就是这些人组成了格奥尔格的“朋友圈”(Frendes-Kreis),史称“格奥尔格圈”(George-Kreis)。
  其实,所谓“格奥尔格圈”,简言之就是他的朋友圈,是他的精神赖以为生的“小社会”,是由络绎不绝的朋友、崇拜者、追随者和学生们自愿以他为核心组成的不止一个的“圈子”(Kreis)。这些圈子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危机也与他相伴一生。事实上,要理解格奥尔格中学毕业以后的生活和创作,就不可能也不应该不讲格奥尔格圈,因为它对格奥尔格的生活和创作的具有决定性意义,以至于格奥尔格的生活和作品之间那种“不可拆解的交织与融合”关系在德国文学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大约在格奥尔格漫游欧洲之后,格奥尔格圈就开始形成。起初的一批朋友大都是他的同龄人,是清一色的世界主义者,具有强烈的欧洲意识。在年龄上,格奥尔格圈内的人主要包括三代:他的同龄人,他的下一辈和第三代。在时间上,格奥尔格圈的存在时间大致从1891到1933年。在数量上,格奥尔格圈的核心成员、外围成员,加上一些与格奥尔格有特殊关系的人,前前后后总共不下百人。从职业和身份上看,其主要成员大都是诗人、作家、学者、教授、艺术家。从国籍上看,他们主要来自德国、奥地利、荷兰、波兰、比利时。这些成员在格奥尔格圈内的时间或长或短,有少数人与格奥尔格保持着终生友谊,只有极少数属于核心成员,也有一些成员后来模仿格奥尔格建立了自己的圈子。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