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韦拔群
央视国际 2006年06月08日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广西,只要提起“拔哥”这个亲切的称呼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拔哥”是当年广西人民对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优秀的共产党员韦拔群的尊称。
韦拔群,1894年生于广西东兰县一个壮族家庭。早年他就读于广西法政学堂,1916年初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之后韦拔群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在五四运动影响下,韦拔群于1920年离开黔军到广州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次年回到东兰,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开展农民运动。他变卖家产,购买枪械,组织起“国民自卫军”,三次攻打东兰县城,赶跑县知事和团总,揭开了右江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
1925年,韦拔群进入“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结识了彭湃、陈延年、阮啸仙等共产党员,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理论。结业后被中央农民部委派为广西农运特派员,回到东兰成立农民协会,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在整个右江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6年春天,韦拔群组织成立了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并担任主任,他领导农民武装与盘踞在当地的军阀、土豪劣绅展开激烈的武装斗争,东兰农民协会迅速发展到7万多人。这年冬天,韦拔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和韦拔群等在百色胜利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右江苏区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韦拔群担任红7军第3纵队司令员、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1930年11月,红7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北上,时任整编后的21师师长的韦拔群,奉命留守右江根据地。他以大局为重,把自己从东兰、凤山带来的第3纵队的1000多名战士,除留下百十名同志外,其余全部拨给主力部队北上。1931年8月,21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右江独立师,韦拔群带领全师指战员转战在万峰错杂、深菁密布的西山丛林,坚持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多次粉碎桂系军阀的进攻和“围剿”。在艰苦险恶的斗争中,韦拔群始终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大家,他号召官兵要象山顶的马缨花一样,顶风傲雪,永不凋谢。
国民党反动派对韦拔群恨之入骨,韦拔群参加革命后,他一家有10多个亲人惨遭反动派杀害,其中包括他的儿子韦述宗,悲痛更加坚定了韦拔群的革命意志,他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1932年10月19日凌晨,在突围转移途中,正生病发烧的韦拔群被叛徒暗杀,时年38岁。邓小平1962年曾为韦拔群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