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甲洲为抗日忍辱负重
富锦中学是三江地区唯一的中等学校。校长是日本翻译,只挂名不管事,全由教导主任张甲洲管理,他总揽了富锦中学的大权后,便以庆幸久旅店为据点,通过交通员霍德舒和抗联独立师联系。半年后,张甲洲晋升为校长。1934年5月,他和刘向书结为革命伴侣后,成了富锦的合法居民,从此满洲省委派来的人,都找他接头,并由他安排工作。
他目光远大,自当上校长之日,就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军事素养,以适应将来抗日斗争的需要。他在中小学成立了童子军,每班挑选12人进行军事训练。他富有鼓动天才,他讲清廷腐败,学生人人切齿;他讲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学生个个愤怒;他讲“五四”和“一二·九”运动,同学们紧握双拳跃跃欲试。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如能继续求学,应到北京去。北京学生历来闹学潮,都是在最前列,北京学生爱国,大家也应当爱国;北京学生反封建,大家也要反封建。”
1935年暑期,他去北平找地下党请示工作。回来时,带回《阿Q正传》、《寄小读者》、《觉悟》、《新潮》、《语丝》、《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这些书刊不但使学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而且有力抵制了日寇的奴化教育。
在富锦卧底期间,他非常讲究斗争艺术和麻痹艺术。为打进日寇的心脏,他连续3个月起早贪黑地学日语,拿到了二等翻译证书,得到了县公署日本参事官横山安启的赏识,成了“好朋友”。后来,他利用这个“朋友”关系,以建校舍之名,叫横山安启批了一批经费,修建了两栋能容纳16个班级的二层楼房作为中学校舍。他对学生们说:“日本人待不长,盖了房子他拿不走。”
他的麻痹艺术也很高超,骗得日本人团团转。见日军进行射击演习,他马上捂起耳朵,假装怕枪响。4月4日是日本人的爱马日,横山安启叫他参加,他假装不会骑,从马这边上去后就故意从马那边掉下来。日本人说:“念书人的完蛋,骑马的不会。”
富锦是日寇统治的腹地,又是抗日游击队活动的中心。他通过交通员和独立师保持联系,并经常为其输送枪支弹药、衣物等军用物资,忍辱负重地为抗日默默工作。
一次,时任北满临时省委书记的冯仲云来信,要他买《康熙字典》和“无线电零件”,暗指武器和电台,他通过积极争取过来的李景荫,在伪军大队搞到一部电台和20多支长短枪,由抗联战士用“搬家车”取走。后来他又策反李景荫,带出87支枪,投奔抗联独立师。
1936年初,他利用县公署教育股长之便,在友道公司给全县中小学生每人做两套制服,收有1万多元。衣服学生都穿上了,但收上来的钱,他一直拖欠着不给友道服装公司,全部买成药品,送到了抗联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