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亚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有爱好”
不过,熟悉她的朋友知道,虽然在北京拼搏多年,袁丽亚始终没有融入这个奋斗了七年的城市。
一位朋友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袁丽亚在北京仅有几个朋友,不是老乡,就是同学。为了生计,她频繁地更换工作和居住地,几个曾经的老板提起她,都说“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白天,她所工作的地区距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仅6公里,掌握着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街头时尚,她穿着最新款的时装样品,向各地商户推销紧俏的商品。然而,夜幕降临,回到两公里外的住处,门一关,北京的繁华与喧嚣,依旧只是北京的。
这处隐藏在众多高级住宅和市场中间的城中村,据说2010年时曾要拆迁,又没了下文。垃圾污水遍地。大约有上千人住在这里,只有一间公用厕所;住户为了扩展空间,都用柜子在门外搭建了简易厨房,本来就狭窄的道路,更加逼仄。
今年春节过后,袁丽亚和朋友一起合租在这里东北角的一个二层小楼上。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摆放着两张床,一个衣柜和一个书桌,桌上的一面梳妆镜已经碎了一半。
住户大多来自安徽,几乎都从事与服装相关的职业,资历久一点的,在商场里租了自己的摊位,年轻人大多开着网店,新来的就在商场里做导购。局促的巷子里,女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准备发的快递,男人们提着装满衣服的黑色塑料袋,穿着制服的快递人员穿梭于其中。
看似亲密,互相之间却鲜有关注。袁丽亚手机电话簿里的号码,近半数已成空号,有的人接到电话后,很久才回忆起“袁丽亚”是谁,大多数并不知道她已经不在人世了。一位曾经熟识的朋友说,大家都很忙,许久都见不到面,根本不了解她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问及袁丽亚的业余爱好,他回答,“她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有爱好”。
袁丽亚的大多数心情藏在手机和微博里。
在她的89条微博里,出现最多的词语是“梦”“伤害”“幸福”或“爱”。她一边感叹幸福离自己太遥远,不知道爱是什么,转而又鼓励自己,“我还有一大家需要我照顾!我应该试着对自己残忍点……”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仅有一条亮色的微博:“嘿嘿,好兴奋一个!和弟弟跑河里捉了好多麻虾回来,我真是太厉害了!呵呵,正愁明天不知道吃什么……”
她的手机里,始终保存着一条短信:“静静地站在某个角落,看着这个世界,看着来往的人群从身边走过,渐行渐远。有的人离开我们,或者将要离开,以及正在离开。所以请你珍惜身边的人。” 熟悉她的朋友们说,袁丽亚有乐观开朗的一面,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她听歌会黯然神伤,听到雨声,就会跑出去淋雨,看着看着电视剧,就会流泪。
2012年11月,她将QQ签名改成:“感觉累就对了,因为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朋友们说,去年年底时,袁丽亚曾与男友闹过别扭,但春节就和好了。今年正月,两家吃了订婚饭,盘算着来年就结婚。
2013年5月2日下午4时许,袁丽亚给男友发了最后几条微信:“这么多天你受苦了,对不起,老婆永远爱你”;“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要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