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徐怀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8760880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23日

静默的怀谦

发布时间:2012-09-18 17:08:4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静默的怀谦

                                         

                                                                                               /风信子

    惊悉徐怀谦昨天远离我们时,我真不相信这是真的!随即打开网页查询,网上消息已经颇多,但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接着拨打怀谦电话,已经处于关机状态。此时,我眼前幻化出怀谦戴着粗大方形黑框眼镜,从全国各地雪片似拥进编辑部的文稿堆里精挑细选贴近生活的精彩稿件,然后眼盯电脑屏幕,精心编排大地副刊版式,而后又忙里偷闲奋笔疾书,直述胸中快意。一时间,这两个画面在我眼前反复切换,直至粗大的方形黑框眼镜虚化放大,罩住了微笑着的怀谦,定格成了我心中的伤痛。

我与怀谦认识时间较短,又几乎不联络,但我阅读怀谦的文章较多,已经几年。我对怀谦文章印象最深的是《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那是他静夜里栖息泰山神憩宾馆,想掬一捧朗月给朋友,可惜送到半路全撒光了,于是约友人出门赏泰山月光。那夜的月光,一定给了怀谦很多不一样的深深思索,所以他说:“月亮应该很老了,见过佛祖、见过孔子、见过很多我景仰的名人的月亮一定很老了,可是它每夜出来,总是那么清清爽爽的,一点都不沧桑。”我想怀谦在繁忙的编务工作之余,常常思索人生,思索生命的本真,才将许多佳作呈献给读者,让我们读后久久思索。

回想我与怀谦的第一次联络,那是20101117日。那天,我接到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一个编辑电话,让我把散文《彩云深处的牵挂》电子版发给徐怀谦主编。在这之前,我曾把这篇文章打印好寄给了《人民日报》文艺部,所以当我接到电话通知索要电子版,我知道我的习作已经通过审核了。在此之前,我不认识徐怀谦主编,当那位编辑给了我徐怀谦主编办公电话及手机号码后,我犹豫再三,还是给徐怀谦发了一条手机信息,说明是他的同事让我把文章电子版发给他,请他把电子邮箱地址发给我。很快,徐怀谦就把电子邮箱地址发给了我,也没有多余一句话。我按照徐怀谦给我的邮箱地址,把我的习作电子版发给徐怀谦。一个月后的1220日,我的习作刊登出来了。我对比刊登出的文章和原稿,怀谦主编除了将文章题目修改成了《格档乡的那顿饭》,还把第一段文字作了修改。文章刊登出来后,我也没有跟徐怀谦联系,毕竟我们从来没有过联络,更未见过面。这之后,我一直没有和怀谦主动联系过。今夜令我无比难过的是昨天怀谦离开我们时,中国散文学会正在广西北海举办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颁奖仪式,而经怀谦修改编发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的我那篇《格档乡的那顿饭》也在获奖之列。怀谦的突然远离和我获冰心散文奖是我同时知道的消息,这让我心悲痛至极!在怀念怀谦的日子里,我打开两年前的电子信件记录,觉得自己当时确有失礼之处:我当时发给怀谦的电子信件,信的正文只有稿件,没有其他多余一个字。整个信件就一篇稿件,没有给徐怀谦说一句稿件之外的话,哪怕是说明性的文字抑或客套话。当时的失礼,如今想给怀谦道歉,却没有机会了!

今年427日,我们直属单位举办一个培训班,除了讲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业务通讯写作,而应邀讲写作的专家就是徐怀谦主编。我没有参加这个培训班,但应邀参加了那天中午的宴请。那天是我和徐怀谦第一次见面,但是见面畅谈甚欢,毕竟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毕竟年龄相差几个月,毕竟都出生在艰苦的农村。席间,我们还谈起了他的故乡高密,谈起了他的同乡作家莫言,以及更多文坛话题。然而,我两谈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名篇佳作《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那天中午赴宴,为了给怀谦敬一杯酒,我特意没有开车去。我们畅谈文学,开怀畅饮,此情此景,如同昨天。也是那天,我们相约今秋,准备去克什克腾旗采风,然而,今后即便成行那天的约定,却因缺少了怀谦的同行,我们每个人心中定会失落许多。

怀谦非常喜欢天地间的天籁之音,这源于他从故乡高密的村庄一路走来,在历经世间无穷繁杂噪音后,心中铭刻的大自然................

......

......

......

 

(22夜望京村初稿,23日和平里修改,24日和平里定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安息!


    写信时间:2012/09/25 17: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