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赵家璧先生百年诞辰
2008年11月21日07:47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姜小玲)赵家璧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昨天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协办,上海鲁迅纪念馆、出版博物馆承办,本市文博界、出版界、学术界、新闻界等上海各界人士100 余人,以及赵家璧家属出席会议,共同缅怀了赵家璧先生的业绩和风范。
赵家璧先生(1908—1997),上海松江人,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享有很高声望的出版家、编辑家。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之后即投身于进步文化事业,20世纪30年代结识鲁迅、茅盾等著名作家,主编过《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一角丛书》、《晨光文学丛书》等大型丛书,为进步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建国后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赵家璧在长达六十余年的编辑出版生涯中,不仅在编辑出版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创作、翻译以及文学研究、编辑出版理论等方面也均有建树,具有广泛的影响。从1927年开始,他先后在《晨曦》、《小说月报》等发表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他的文学特质和思想性格,对民国时期的文学研究有一定的资料价值。特别是他在《现代》月刊和《文学季刊》上翻译的一系列各国小说界权威的作家分别撰写的“现代小说之动向”,将世界文学当时的最新研究及时带入国人的视野。
座谈会上,与会者表示,赵家璧先生令人赞叹的一生,为出版界确立了一个标尺,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出版界,它的光辉更照耀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建设新时代文化和精神文明所必需的。赵家璧先生不为生计所困,不为名利所惑,始终保持一个出版家的敬业精神,执着于出版工作,坚守在编辑岗位,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潜心耕耘、无私奉献。这正是我们当代出版人要发扬光大的一种伟大的职业精神。他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永远是我们后辈出版人的学习榜样。
赵家璧之子赵修仁代表家属向大家鞠躬致谢,他说,父亲如果健在的话,看到这个场面一定会很欣慰。但是,他又会说:不敢当。我只是个编辑,我度过了为了书的一生。
据悉,作为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上海鲁迅纪念馆还同时举办了《赵家璧生平纪念展》,以照片、出版物、生活用品等物件展示出赵家璧先生多姿多彩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鲁迅纪念馆编辑的《赵家璧文集》(1—4卷),收录了赵家璧的著作和译著约150万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施晓燕著《赵家璧画传》,以图片和文字,基本描绘出赵家璧先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