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化宣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9986
本馆由[ vczcwo74 ]创建于2010年01月21日

红色清河人物篇之冯化宣

发布时间:2013-01-04 10:24:36      发布人: 心诚则灵

红色清河人物篇之冯化宣

       特别说明:冯化宣不是清河人,他是和清河相邻的南宫市和生店村人。是他开创了清河县东北部早期的党组织。
冯化宣,字贤阁。1914年出生于南宫县(今南宫市)和生店村。他家是一个自耕自食的书香家庭。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化宣积极参加组织了“学生救国会”、‘读书会”和“反帝同盟”等党的外围组织,发表了《抗日救国论》,推动了南宫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1932年,冯化宣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宫乡师党支部委员。同年冬,创建和生店党支部。1933年以教书为掩护,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方针,秘密发展党员,在南宫、冀县、枣强、清河一带创建党的基层组织。1935年任中共巨(鹿)南(宫)中心县委书记。
       清河县的第一名党员名叫宋春山,东野庄村人。1934年,宋春山去和生店走亲戚,在其表兄王福田的启发下,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于是加入了共产党。然后又发展了本村的宋春景、宋 春香为党员,均由王福田介绍入党。
       大约在1934年四月份,在冯化宣的主持下,建立了清河县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东野庄党支部。宋春景任支部书记。后来又发展了郭松鹤、马建荣等人入党。党支部建立初期,是由威县人韩学勇指导工作。冯化宣、马国瑞(冯之发小、同乡、同学,后任中央纪委)也常来这里落脚。后来由冯化宣全面指导工作。又在西张宽、南赞古、西野庄等发展了一部分党员(未成立党支部)。
       1936年,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南宫清河工作委员会,简称南清工委,主要领导南宫东南部和清河的党委工作。冯化宣兼任南清工委书记。
       不久,刘铁之和宁心力同志分别回到家乡,冯化宣同志按照上级指示和他们取得了联系。后来王发武同志回清河,通过刘铁之接上了党的关系。这三人是清河党组织发展和壮大的关键人物,他们能够在回乡后就和党组织联系上,冯化宣同志功不可没。
       8月,冯化宣主持建立了清河县第二个党支部——冯双庙村党支部。申逢荣(后化名杨青)担任支部书记,申逢桐、冯三江为委员。
后来,冯化宣调走,由刘铁之担任南清工委书记。
      冀南农民游击战争失败后,冯化宣一直在白色恐怖的冀南坚持秘密斗争。为了避开敌人的围捕,他离开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常年奔波于野外,把树林和破庙当成安身之所。      
      七七事变后,任中共冀南特委宣传部长。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致力于恢复党组织,筹建冀南抗日武装,成立500余人的“八路军别动队”。并争取了平乡县时风栖成立的游杂武装“抗日义勇军”。
       1938年1月,在到隆平与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支队联系途中,冯化宣与平乡、广宗的大刀会遭遇发生冲突。危急时刻,他一面派人报告特委,一面指挥突围。他镇定自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大声说道:“我不是土匪,是红军代表,是八路军!”在土匪的乱枪之下,冯化宣同志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可以说,冯化宣是清河最早开创党组织的负责人。虽然他在清河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对清河党组织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