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
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办成中华名校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充分说明校长的办学理念代表着一个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
“把淮阳中学办成河南省知名的中华名校”,是他上任不久联系实际制定的办学目标。他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办名校、出名师、树品牌;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强化赶争第一的竞争意识;在全体师生中树立了“团结协作,我为淮中添光彩,百日岗位比贡献”的团队精神;他的“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习安丘四中的经验,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养成了学生惜时如金的好习惯。对尖子生进行强化训练,对中下生扬长补短,对特长生专门培养,对特困生给予多种形式的资助等。
他在实践着自己的校长诺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事业为重,从大局出发,为师生着想,对淮中负责;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创特色、谋发展、办精品、树品牌;打造豫东乃至全省中学教育基地。”如今他的办学思想、育人标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训,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以德治校,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
在他的领导下,淮阳中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完善了一整套的思想教育体系,学校有健全完善的德育网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
加强纪律,提高素质。通过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内务训练、国防知识教育,使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明显增强,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信念显著增强。
强化德育,寓教于乐。学校组织参观校史展览、请老教师做淮中优良传统报告、田径运动会、“校园科技艺术节”等活动,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勇于拼搏竞争的精神,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学习洪战辉,立志自立自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6年,淮阳中学被周口市教体局评为“体育教育先进单位”、“依法治教先进单位”;被周口市政府表彰为“姓氏文化节先进单位”、“全市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获“全国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补码单位”、“高中国际教育合作学校”、“中国外语教学研究实验基地”、“北师大远程教育示范学校”、“武汉大学优质生员基地”;被河南省教育厅、环保局授予“省绿色环保先进学校”;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五四红旗先进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郑现清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以远大的目光,把学校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在:“用一年时间重塑淮阳中学在全市、全县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二次创业、重振淮中雄风;用三年时间打造精品教育,创建淮中品牌;用五到十年时间把淮阳中学建成师资优良、管理科学、质量一流、特色突出的中华名校。”他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带领百年名校走向新的辉煌!
河南省淮阳中学简介
河南省淮阳中学创建于1903年,始名“陈州府中学堂”。1978年正式定名为河南省淮阳中学,同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河南省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初学校又被省政府评定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学校又于2005年初创办了分校。学校本部现有高中三个年级79 个教学班,在校生8000多人,全体教职员工50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7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级骨干教师40人。淮阳中学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百年名校之一。
百年辛勤耕耘,今日桃李芬芳。翻开淮阳中学灿烂的百年画卷,群英荟萃,成就斐然。原国民政府海军政治部主任、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和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的黄樵松、红军师长严图阁、抗日名将张宗衡、世界登山健将王富洲及石油专家方德彭等,都是该校培养出的杰出人才。建国以来,有几万名学子在这座摇篮里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今天的淮阳中学与时俱进,形成了以德育教学为基本,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与教学相交融,五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格局,教育教学质量直线上升,高考升学率连年迈上新台阶,仅2000年以来,就有27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近万名学生录取到二本以上高等院校,成为豫东教苑里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