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出来的岁月太久远了,91岁的远征军老兵闫吉安都想不起自己哪一年离开的家乡。唯一能确定的是自己的年龄,和身份证显示的1924年10月6日相比,要大6岁。
出来那年,母亲已经去世了,只有父亲还在。
尽管耳朵已经不太好使,年岁也大了,但闫吉安依然能将老家的地址记得很清晰:“四川省宜宾县大塔乡石家坝村陈家嘴社。”
阔别70年,老人再没回去过。“我打电话回过家,两个哥哥已去世,弟弟也不在了,现在老家还有一个大嫂、一个兄弟媳妇,还有侄儿子他们。”
这么多年,老人想念门口那3棵李子树,成熟的时候酸酸甜甜的。还有两间小茅草屋前,是成片的稻田,谷子成熟时稻香四溢。
1942年,闫吉安第一次参加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从缅甸的野人山活着回来后,留在了芒市。闫吉安育有4个女儿。这次回老家,是由最小的女儿、49岁的闫清会带着儿子陪同老人回去。
“实际上,30年前我们就和老家那边通上了信。”闫清会说,信写了一年多,因为孩子小,生活困难,未能回家。
今年,邵立品找到闫吉安时,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依照保存好的地址,寄回去第一封信,就接到了老家打来的电话,说希望老人回去一趟。“当时,我答复老人老了不能回去了,我们小辈的回来看看。”闫清会说,后来邵立品表示,能够帮老人实现这个心愿,但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0天,就决定冒险回一次,算是了了父亲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