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予倩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024
本馆由[ 470167503 ]创建于2009年12月17日

歐陽予倩和金素琴

发布时间:2010-09-17 17:24:40      发布人: 470167503

    最近有人從美國來,據說,當地愛好京劇的僑胞很多。不僅有一些票房性質的京劇組織,而且不少人家的會客室裏,也時常傳出絲竹管弦之音。過去著名京劇女演員如李桂芬、顧正秋、白玉薇都在美國教過戲。那裏愛好京劇的婦女特別多,就是美國新聞處長米勒的夫人,對京劇也著了迷,前年她曾和名票榮梅華合演《四郎探母》。她們大都學唱梅派戲,被梅蘭芳美妙動聽的唱腔所陶醉。其中還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麻臺脫"城,她在那裏也傳授梅派藝術,她就是早年在上海,和戲劇家歐陽予倩合作,以演"改良平劇"著稱,出身於西子湖畔的金素琴。
   
    消息傳來,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
   
    那是在"八一三"滬戰爆發不久,我到了香港。一個秋初的傍晚,歐陽先生突然光臨,他在我當時為外國人看門的德輔道東亞銀行大樓的一間寫字間裏住了一宵。次日清晨,就匆匆離去叫我送他上船。他搭乘一條"廣西"號客輪到桂林去了。那是一個細雨濛濛的早晨,我目送他拎著一個皮箱,拿著一把雨傘走上征途。臨別時,他交給我一封未封口的信,叫我回滬時面交金素琴,信中除告以行蹤外,要她儘快設法去桂林,信末具名"南傑"。
   
    這封信是一九三八年冬,我到上海霞飛路(今淮海路)和合坊三十三號金家,親手交給了她。
 
    金素琴原姓郎,滿族旗人,生長在杭州。她哥哥郎毅安是位牙科醫生,妹妹金素雯,當她已在杭州登臺演戲的時候,才剛剛學戲。後來姐妹同來上海搭班,金素琴嗓音甜潤,扮相秀麗,不久名噪一時,並得到歐陽予倩的賞識。一九三七年抗戰軍興,金氏姐妹都加入了歐陽和周信芳領導的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會平劇組,積極參加抗日活動。後來又一起參加歐陽予倩主持的中華劇團,金素琴先後主演了《梁紅玉》、《新玉堂春》、《漁夫恨》等改良平劇。金素雯則主演了《人面桃花》。一九三八年歐陽予倩被近離滬,中華劇團解散,金素琴應藝華影片公司之約,與王元龍合作,拍攝《楚霸王》影片。那時該片導演王次龍,原來打算請她繼續拍片,但她收到歐陽先生來信後,就計劃早日去桂林了。一九四零年她出面恢復中華劇團,率領全團人馬先到了香港,在利舞臺演出了幾場,就去越南了。其目的是想借道海防轉赴大後方。但不久,日軍突然在海防登陸,交通受阻進退維谷,幾經設法才輾轉到重慶。在重慶期間,她和號稱"重慶梅蘭芳"的楊畹農時常在一起研究梅派藝術。抗戰勝利後,她回到上海又拜梅蘭芳為師,因而她的梅派戲,是有深厚的造詣的。遺憾的是在建國初期,她因為家庭原因去了台灣,從此這位富有才華的梅派演員,就沒有再和觀眾在舞臺上見面了。
   
    其妹素雯一直留在上海,參加上海京劇院,曾和周信芳長期配戲,一九五八年還自編自演了一齣現代戲《送肥記》,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京劇演員。不期在十年動亂中,和她愛人一起,同遭"四人幫"迫害致死,還留下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兒。金氏姐妹骨肉情深,金素琴對她妹妹留下來的孤兒,耿耿於懷,一再託人帶信,她說:"素雯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不久就由友人把這個孩子送到了她的身邊。美國來人說,金素琴非常懷念京劇界的老朋友們,她更嚮往故鄉杭州,她殷切的希望台灣海峽岸的同胞們,能早日團聚,她能望見西子湖畔的秀麗風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