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下层的文字宣传 (发表于《中国青年》第137期 1926年出版)
不管是从事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或是从事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战士,都应当极端重视下层群众革命的力量,构成下层群众的分子,不外是农人工人学生和中小商人,而农工占最重要的地位。假如做国民革命而不顾及这些下层群众的力量,只管在军队里去活动,在政客中去奔波,那不但是劳而无功,而且会祸延天下,害尽苍生!中国十几年来的乌烟瘴气,虽说帝国主义军阀要负大部分责任,但是过去的革命伟人不注意下层群众的力量,不做下层的宣传和组织,只知做单纯的军事运动和政客运动,也不能说“概不负责”!历史的教训,已经替我们站在革命前线的战士指出过去的错误,尤其是国民党改组以后,全国人士始认识下层群众的力量。假如从事工农运动而不注意下层群众的宣传组织,只做些工会农会的招牌运动和少数领袖的交际运动,结果仍旧是空中楼阁,不着实际。中国工农群众到现在还是不能尽如我们所期望的壮大,虽说是种种的客观原因,但是过去从事职工运动农民运动的同志们没有把下层工作做得很好,亦是原因之一
为什么许多忠实的革命青年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到民间去活动而结果还是碰钉大吉呢?这当然因为他们在过去少参加革命的实际工作,没有革命的经验,更少能和实际结合的理论,只凭着一般浪漫的革命热血和几本书本上的革命论文去革命,结果那得不丧然而返?
我们下面先不说下层组织工作的方法,先讲下层宣传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中获得的意见,而且又限于文字宣传的一部分。
我们曾经听到国家主义的先生们,国民党右派理论的导师戴季陶,和各地的遗老遗少,都赞美过中国的文明,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说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说中国是孔孟圣贤的故乡。可是我们在东方典籍的故纸堆里,实在找不出中国文明之所在。可怜中国的工人农人能看普通日报的恐怕还不到百分之一,他们哪里配懂得东方文明!(中国名流博士大学教授新闻记者文学家诗人诗哲的浅薄冒牌捧斗无聊,暂不在本文中详说)。
因为中国下层群众识字分子不普遍,文字宣传的力量便远在口头宣传图画宣传之下。可是我们断不能凭此便否认文字宣传的效力,一则因为图画虽能和文字同样的传播久远,可是不能和文字同样表现一种繁复的理论和事实,只能做片段的单纯的煽动而不能做系统的繁复的宣传。二则因为口头宣传虽能和文字同样做有系统的繁复的宣传和临时的煽动,但是他们的效力只限于此时此地,不能发生较普遍较持久的影响。
这是不消你说的!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做下层的文字宣传”?
做文字宣传没有什么祖传的“秘诀”,没有什么一定的“方式”,只有两点必须注意:一。仔细地认清宣传的对象;二,仔细地锻炼文字的技术。
在做每一篇文字以前,先要问一声:“这是预备给谁看的”?对怎样的人说怎样的话,切记笼统模糊,千篇一律,隔靴搔痒,对牛弹琴。我们必须清楚这个对象的普遍的生活,普遍的苦痛,普遍的需要,普遍的思想、信仰、嗜好,普遍的优点弱点,和通行的土语术语,然后才能针锋相对,百发百中。
譬如在向中国各阶层做民族革命宣传的时候,他的宣传对象明明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一切被压迫的民众。我们不可只谈空话,不着实际,和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本身利益不发生深切的关系的远大的问题。必致引不起他们革命的需要。同样的,在我们向任何群众做宣传的时候,都不能站在他们中间某一部分的特殊利益上说话,或是放大对象讲大道理,必须在这个群中里面找出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心理,对症下药。
对象愈缩小,宣传愈切实,则发生之效力愈大。个人的谈话,其效果远胜群众的宣传,便是这个道理。尤其是不懂官话的农民工,很难接受用普通话写成的文字宣传。必须用本地方言去宣传,才能收效。尤其要把本地的实际问题做宣传的资料,本地的经济背景做宣传的根据,务使做到这些本地人能够看而且喜欢看。
我们知道普通的受了旧社会多年征服的奴隶,他们的脑子不免有七分奴气。他在过去受了旧的统治阶级的蒙蔽、欺骗、威吓、引诱,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站在了反革命的一边。他们的脑中,充满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土地菩萨、玉皇大帝、真命天子、因果报应、风水、命运一类的思想,假如你不耐着性子,一开口便把列宁马克思孙中山说得一大堆,结果必然是莫名其妙或是相惊失色,再也不会看你的大作。假如你不懂他们的心理,马上便要他们“非孝”“革命”“自由恋爱”“破除迷信”“剪辫子”“放足”,结果也是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除去毫无代价的反感恐怖以外,别无所得!因为思想的进步有其一定的过程,不能一步踏上天,操之过急,适得其反
我们知道对一般群众说话与对革命的同志说话又有不同;对小资产阶级说话与对无产阶级说话又有不同,对知识分子说话与对非知识分子说话又是两样。中国的农民与手工业全是小资产阶级。中国的产业工人,也不曾脱尽封建时代小资产阶级的心理,商人学生更不必说。这些小资产阶级又都是最爱“讲客气”的,而是多半不是革命的同志。所以说话如果太“严峻”了,太“武断”了,太“不顺眼”了,太“露骨”了,结果必会引起无名的误解、反感,甚至自己毁坏了自己的工作
但是,我们在文字中所要的是“切实”与“虚心”而不是政客气与滑头气要。要在失实切的文字里,表示你的真实的主张;要在虚心的文学里,反映你主张的合理。这样才能使你的文字,在群众中取得同情而信仰而发生力量。假如说些模棱两可的调和折衷的话,或是说些油腔滑调不负责任的话,纵使不引起群众的厌恶反对,也不能发生丝毫作用
每一篇文字中都要取一种“极诚恳”“极小心”的和他们“商量”的态度,处处流露你是站在他们的阶级利益上说话的朋友,处处表现你是与他们共求解放的朋友;不要叫他们有各种不好的感觉,把你当做是宣传洋教的“二毛子”,把你当做是高谈阔论的“新派学生”,把你当做是捣乱破坏的“乱党”。
次之,我们做文字宣传的时候,最宜注意对象的知识程度,别要“把自己的常识当做别人的常识”,“把知识分子的常识当作工农的常识”,“把自己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当作人人公认的真理”,“把存在知识分子脑中的幻想怀疑认为是工农群众共有的幻想怀疑”。
我们知道中国有许许多多略识之乎的乡下人,绝对不会懂得许多新奇的名词,什么“阶级”“革命”“胜利价值”“唯物史观”……在他们是素未见过的字眼;什么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在他们是新近发明的传奇;火车是圆的还是方的?太阳上有没有菩萨?都是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都市的生活,看见过资本主义的生产,看见过有组织的工农群众的力量;他们从来不懂教科书中所有的这些玩意儿。他们所有的只有三国演义西游记列国志,论语孟子中庸的老套,和在日常生活中所构成的思想。所以我们在文字的技术上必须注意:
一,色彩的调剂 对于落后群众开始做宣传的时候,千万不能用太红的字眼,提出太赤的主张,就是我们认为极平常的字眼与主张,也应当经过慎重的考虑。有的时候,简直可以说些自己认为不称心甚至不对的话,去迁就群众的胃口。自然,在大的方面我们还是拿稳我们的主张。不过在无关宏旨的小节上,却不必摆某某主义的架子,满篇都是本家的口吻。因为做下层的宣传,比不得在新青年向导上做理论的论文。但是我们的原则也并不是一味灰色,我们是要看群众的颜色来定我们的颜色。我们是处处要领导群众往赤的方向跑,但是不能与它想去太远。
二、术语土语的运用 术语的作用本在用最简单的辞类来表示极复杂的意义,但是要术语能够发挥这种效用,必须读者有了解术语的程度,所以对于落后的群众做宣传时候,还是少用术语为是。最好能够想出相当的土语来代替。但是我们我们也不是绝对不用术语,我们应当慢慢地把术语介绍给他们。只有能够了解革命理论中术语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革命的理论。土语功用之大,自不必说,不但易于了解,而且能够使群众对文章发生更强烈的兴趣与情感,增强文字煽动的力量。
三、文字的煽动性 文字煽动性的强弱,是评判文字宣传力的强弱的标准。增进煽动力的方法,就是预先推测群众的心理、群众的情绪,而加以强烈的刺激。文字宜短,长则减少刺激的力量;文字宜浅而精,深奥平凡都不足引起读者的兴趣;文中宜多用问号、感叹号、及警句。若平铺直叙,虽说道理十足,也是枉然。
四、语句的构造 千万不可是长句,欧化的句法、语丝派隽雅冷僻的句法,或是引用新旧的“典”。我们可以把一句长句,拆散成为几个短句,而运用旧小说中的笔法和辞类、欧化的句法及语丝派的语句,在文学上虽各有其地位,可是在下层宣传中是最要不得的东西。还有一点,就是说话不要说的太巧妙太聪明了!不妨装得笨些,因为笨的人断断看不出聪明人的聪明话,而下层群众的头脑往往赶不上穿长衣的先生,所以横敲侧击隐晦曲折的笔法,往往不很合适。
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们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文字技术训练得适合于做下层的宣传工作呢?还不外两个方法:
一,多与下层群众接触、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苦痛、思想……学习他们的语言.
二、多看旧小说,在旧小说中来学习他们的文字,因为我们虽然反对旧小说中所有的思想,可是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文字能够合于下层群众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