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金会制度"的管理模式
鲜有人知道,除了英氏控股集团,坎普拉德和他的家族还创办了两家企业,分别为英特宜家控股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为坎普拉德的小儿子马修斯·坎普拉德,和伊卡罗公司--董事会主席为坎普拉德的大儿子彼得·坎普拉德。
宜家通过品牌授权、宜家基金会、宜家集团运营三权分立的创新模式,编织出"公司与基金会"的交织网络,形成了一个由坎普拉德家族牢牢控制的宜家王国。
宜家的两个基金会分别控制着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其中,斯帝廷·英格卡基金会控制着英氏控股集团,后者是整个宜家"有形业务"(一切看得见的商店、商品等)的母公司,其目标在于妥善支持和管理宜家;而英特罗格基金会控制着英特宜家系统公司,后者拥有宜家的"无形业务",也就是"宜家家居"品牌和零售概念。
每年,英氏控股需要向英特宜家系统公司支付总营业额的3%,"租借"宜家概念。按2015年宜家的销售总额计算,品牌使用费高达近10亿欧元。
在宜家的两个基金会中,斯帝廷·英格卡基金会拥有370亿美元(《经济学人》估算),2006年5月被誉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之一"和"最大的非政府组织",其资金用于投资宜家集团和慈善捐款。由于它的非营利和慈善属性,宜家的适用税率不是行业通用的18%,而只有3.5%,每年可节省数十亿美元。
斯帝廷·英格卡基金会由两部分组成:慈善机构--斯帝廷·宜家基金会,资产管理机构--斯帝廷IMAS基金会。英格卡基金会有五名董事会成员,坎普拉德家族占两个席位,目前由坎普拉德本人及其长子彼得·坎普拉德担任。在英格卡基金会的章程中,明文写到:有两位董事会成员联合授权,就可以制定及修改章程内容。
这种多基金会模式,使得权利掌握在不同机构间,让兄弟都能各自为政,从而避免了对继承权的争夺;同时宜家集团最终归属于基金会,又避免了由于继承人在财务、婚姻等方面出现问题,而影响集团整体的发展。
在创办之初,坎普拉德曾说,"我之所以努力的,不仅仅是宜家的长盛不衰,而且是要使它成为一个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司。"通过双基金会制度,坎普拉德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