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独立女传教士格蕾蒂斯·艾伟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7879774
本馆由[ Phoebe ]创建于2021年04月20日

留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1-04-20 10:36:59      发布人: Phoebe

艾伟德在医院里治疗了一年才出院,而那 100个孩子已去了陕西扶风,那里是最终的目的地。而后,艾伟德在兰州和成都,帮助救助贫困人和麻疯病人,一直到1948年冬,艾伟德的身体又累垮了,司陶卫医生劝她回英国休养。1949年春,47岁的艾伟德终于回到了阔别了18年的英国。令人惊讶的是,父母和兄姐都还健在,在家中,她享受到了重逢的天伦之乐。但想到内战中的中国,她时常为这个她的新国家而忧伤,此时,她从灵魂深处早已离不开这个多难的东方国家。

格蕾蒂丝·艾伟德在中国

格蕾蒂丝·艾伟德在中国

这时,伦敦记者瑞德悟(Hugh Redwood)闻讯后为艾伟德写了一篇专访,从此艾伟德被国际社会发现;英国广播电台(BBC)的记者柏格斯(Alan Burgess)读后又来访问她,写了一本《小妇人》(The Small Woman)。此书出版后,很畅销,电台还将之改编成广播剧。1957年,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同她签约,把她在阳城的经历拍成了电影《六福客栈》,大明星英格丽·褒曼在片中那光彩照人的演绎,使这个小妇人在欧美国家的民众中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小妇人

小妇人

艾伟德在英国修养一段后,一直想重回中国——中国成了她的祖国,英国反而让她找不见感觉了。但出于复杂的政治原因,新中国不允许外籍传教士进入中国,1957年,55岁的艾伟德在中国的南部沿海兜了一个圈子后,入境无望,只好进入香港,在她看来,进入英控的香港也就是踏上了中国土地。当她再度想法回到大陆未成后,就找到了她收养过的一个孤儿,在香港救助大陆难民。因为中国护照在香港的居留签证期限已到,她决定去海峡对岸的台湾,在她坐船离开香港时,遥望着大陆,禁不住泪流满面,感情难以抑制。

1957年艾伟德赴台后,成立了“艾伟德孤儿院”,1959年,美国展望会邀请她到美国作旅行布道。美国听众这才惊奇地发现,她不是电影中那个长身玉立的美丽女星,而是一位矮小苍老的小妇人。接着她又受邀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巡回布道,然后回到英国。英国广播电台(BBC)的电视节目再次报道她,坎特伯里大主教接见她。伊莉莎白女王也邀她去白金汗宫访问,并筹集资金帮助台湾孤儿。

1970年元旦,艾伟患了感冒,却仍然出席妇女祷告会,回到孤儿院后就一病不起。医生诊断是流感转为肺炎。两天后,艾伟德去世。她的死,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反响,但却不为大陆所知。但这不影响她成为20世纪人类值得深刻铭记的历史人物。

如今,她的墓在台北县淡水镇“Christ's College”的校园内。碑文有蒋介石手书“弘道遗爱”。根据她的遗愿,她的头朝大陆,表达了这个中国人对那片土地的眷恋。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