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义人”何凤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2046
本馆由[ tb5l3y1t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何凤山用总领馆车辆亲自护送罗森堡一家人,逃离维也纳

发布时间:2014-01-03 23:38:57      发布人: tb5l3y1t

 一进罗森堡家,何凤山发现男主人已被纳粹带走,家人惊慌失措。正说话间,闯进两个盖世太保。何凤山在沙发上不动,并点燃了一支烟。

  何凤山用流利的德语质问:“我是中国政府驻维也纳的总领事,请你放尊重点,我代表国家执行外交公务。罗森堡先生早两天就办理了中国签证,他的合法权益中国理当保护。我郑重声明请你们停止抄家,从速放人。否则影响邦交关系的后果,将由你们负责。”

  义正词严的交涉,盖世太保悻悻而去。随后,罗森堡先生获释。为防意外,何凤山用总领馆车辆亲自护送一家人,逃离维也纳。

  众多犹太人,正是因为有了何凤山发放的“生命签证”才得以逃出苦海、重见天日。现定居以色列的多伦先生,谈起救命恩人何凤山,老泪纵横。他回忆说:“何凤山与我们家比较熟,他亲自把我护送回家,并对我们说,只要他还有外交官的身份,只要他还住在我们家里,纳粹就不敢伤害我们。为了保护我们,自那以后,何凤山经常到我们家里坐一坐,看一看。”

  不久多伦弟弟被捕,所幸,凭借何凤山亲自办理的中国签证,最终得以获释。1939年,兄弟二人于离开维也纳,来到巴勒斯坦。

  当时6岁的伯纳德,父亲莫里斯是维也纳银行职员。反犹暴行爆发后,纳粹党徒破门而入,将家里洗劫一空,并将莫里斯送到达豪集中营。母亲史特拉凭借刚刚拿到的中国签证,送给纳粹当局查验,父亲得以释放。随后,一家三人转往上海。

  现居加拿大的犹太妇女克劳蒂亚的父母,正是凭着中国签证到达上海,在此产下女儿。她说当时奥地利五十余国领事馆,只有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敢于帮助他们。因此,她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友好感情。

  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格林伯特,早年随父母来到上海。在上海接受音乐启蒙,学习拉小提琴。多少年后,说起这段往事,小提琴家感慨万千,自己的生命与事业,全都是拜何凤山博士义举所赐。

  加拿大克劳斯女士回忆:当年,她的丈夫在中国领事馆外排队等候时,见总领事的车经过大门,就从车窗把签证申请表扔了进去。结果,很快接到电话通知,拿到救命签证。

  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辛格的父母,也是何凤山义举的受益者。他含着泪水,激动地对人们说:“我父母的生命是何凤山博士救下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我一定要把他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至于中国老百姓熟悉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医生,也是拿着何凤山签发的签证才来到中国。1939年,身为左翼人士的罗生特医生,来到上海。后来他参加新四军。成了四野一纵的卫生部长,被称作新四军中的“白求恩”。

  重压之下

  须知纳粹当权,政治气氛极度恐怖,加之国内官方奉行亲德政策,多有掣肘,何凤山承受怎样的政治风险,可以想见。

  数千名犹太人拿到中国总领事馆签证,先后逃离奥地利。纳粹当局按捺不住了,开始寻衅报复。以总领馆租用犹太人房子为由,强行没收房产。

  不得已,何凤山把领事馆搬到城市公园旁边一所公寓里。想不到,外交部分文未给租借费用,全由何凤山自掏腰包。即使如此,何凤山仍一刻不停,继续向犹太人签发“生命签证”。

  在驻德大使陈杰眼中,维持中德邦交兹事体大,万万不能与希特勒唱反调。正因如此,他多次指示何凤山,大幅压缩对犹太人发放签证。

  而何凤山以外交部训令对犹太人请求签证入境者不予拒绝为由,拒不受命。原来行政院长孔祥熙,一度公开对犹太人遭遇表示同情,并建议开辟海南岛容纳犹太难民。

  只是最高领袖蒋介石欣赏纳粹政权,接受德国军事援助,聘用德国军事顾问。前往德国受训的蒋纬国,参与德国入侵奥地利的军事行动。南京政府对犹太人的政策,一夕生变。

  审时度势,何凤山唯诺称是,言称等待国内指示;暗中加快发放签证。此时,正是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高峰期,每天都有几百犹太人被杀害,近千人被送进集中营。

  作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中国人,能见死不救吗?不停签吧,肯定要得罪顶头上司,自己的乌纱、饭碗难保。思想矛盾之际,何凤山记起中国一句古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眼下多发一张签证,就能多救一个犹太人的性命,能把千百个犹太人救出虎口,自己的乌纱丢了,饭碗砸了,又算得了什么。“做好事要做到底,继续签证,能多救一个,就多一条生命。”他勉励领馆员工,“大胆签发,上面追查,责任由我负。”

  恰在此时,有小人诬陷何凤山出卖签证、贪赃枉法云云。大为光火的陈杰,立即派参事丁文渊前往调查。经过详细稽核,丁文渊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他百思不得其解,问:“为何外界传言签证有弊?”何凤山君子坦荡荡:“这是莫须有的罪名,若签证限制甚严,贿卖之事还可以说得过去,既然只要申请人提出申请,皆可以得到签证,人家何须花钱贿买?”一席话,掷地有声。

  丁去后不久,尽管查无问题,具体承办签证的副领事周其库,莫名其妙被革去职务。此后,何凤山又遭军统调查。见调查一无所获,特务恼羞成怒,将手枪对准何凤山脑袋,气急败坏地大叫:“让我查出来我就崩了你!”何凤山微微一笑:“在下胆小怕事,为官尊上,保证绝无此事!”那人刚走,他便对部下低语:“我一个脑袋能换几千条生命,值!”

  与亲德政策格格不入的何凤山,后被外交部记过一次。不久,借故调离维也纳,奉召回国。国民党退到台湾,何凤山逐渐被冷落,二战中那段违令发放签证的历史无人提及。

  1973年,外交生涯长达40年的何凤山,黯然退休。台湾当局以无法说清驻奥期间200美元为由,指控其贪污,并悍然剥夺其养老金。

  义举尘封六十载

  1997年9月28日,历任驻奥地利、埃及、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大使的何凤山在美去世,享年97岁。台湾当局无动于衷,未派代表出席葬礼。倒是中国大陆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特意送上花圈,以示敬意。

  女儿何曼礼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讣告,提及父亲曾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美国犹太历史学家索尔,立即致电何曼礼,询问此事。随后,他找到当年犹太人及其后裔,并觅得何凤山亲笔签证。至此,这段尘封一甲子的历史浮出历史水面,赢得举世关注。

  向来低调的何凤山,很少提起当年救助犹太人义举。何曼礼深情回忆:“父亲与他同年代的中国同胞一样,为百年来中国曾经饱受外国帝国主义的羞辱和迫害而深感义愤,立志不让这种羞辱继续下去。所以,父亲特别同情任何受到欺凌和迫害的人们。这也就是他单纯的帮助犹太难民的理由。”

  她骄傲地表示:“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非常慷慨、大度,他认为帮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做这种事也是应该的。”

  何凤山从未将救助犹太难民视为壮举,之所以不愿提及,是因为他觉得中国不是有一句“善欲人见,便非真善”谚语吗?“倘若救助在苦难中的人,是人自然而然该做的事,为什么还需要特别向别人提起或寻求表扬呢?”

  对此,一位犹太幸存者感动不已:“有些人虽然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然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2000年4月中旬,江泽民主席访问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恳切表达他对何凤山的感激之情。以色列前驻华大使海逸达感慨道:“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接纳了犹太人。”深入人心的中国儒家、道家文化使仁爱、互助超越了民族和宗教的界限。

  2001年,联合国总部举办名为《生命签证:正义与高贵的外交官》的纪念展。在这次纪念展上,展出了二战期间,各国外交官拯救犹太难民的英勇事迹,何凤山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外交官。

  因拯救犹太人数量最多,何凤山照片放置在正中央,最为抢眼。犹太人基金会颁奖表彰何凤山等10余位外交官,何曼礼代表已故父亲接受这份荣誉。一位犹太女子在其父签证前紧紧拥抱何曼礼,激动地说:“看见你,我好像看见了我父亲。”何曼礼也动情表示:“看见你,我也好像看见了我父亲。”

  欧洲历史学家认为,何凤山救助的欧洲犹太人比其他任何人救得都多。义举经媒体披露,国际社会反响强烈,以色列人尤其感动。

  近年来,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和以色列文化协会,分别在中国上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美国旧金山,为何凤山修建纪念碑。维也纳市政府在原中国总领事馆的旧址前用德文和英文镌刻着何凤山的动人事迹。

  犹记得,十余年前,耶路撒冷举行隆重的“国际义人———何凤山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石碑上刻着“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以色列总理沙龙在纪念碑前发自内心赞美:“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2007年9月25日,何凤山骨灰运回湖南老家安葬。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刻着先生的诗句:“大造生才非偶然,英雄立志岂徒然。而今愿集精与力,万里前程猛着鞭。”

  余秋雨特意为其撰写墓志铭:公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狂潮肆虐欧洲,数百万犹太人惨遭迫害。无辜平民死中求生寻找逃奔之路,多国政府慑于淫威拒收犹太难民。在此漫天黑暗间,维也纳一处屋宇灯火犹亮,一位东方外交官争分夺秒发放签证,帮助犹太难民逃到上海和其他地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