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义人”何凤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2046
本馆由[ tb5l3y1t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何凤山在奥期间结识了白克三姐妹

发布时间:2014-01-03 23:33:20      发布人: jackson
2012年5月4日,美国前众议员代表团一行赴湖南省益阳市博物馆参观,在得知何凤山拯救犹太人事迹后,均被何凤山的义举所感动。

  何凤山1901年出生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叶家河村,1938年至1940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97年逝于美国旧金山。他在任职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种族灭绝政策,勇敢地向犹太人发放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2000年7月,以色列政府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并在耶路撒冷纪念碑上为其刻下“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生命签证”  

  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1937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久,希特勒命各国驻奥使馆,一律改为总领事馆。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总领事。

  纳粹分子大肆煽动反犹狂潮,犹太店铺被捣毁,大批犹太人送入集中营。面对灭顶之灾,欧洲犹太人决计出走,希望借此躲避纳粹魔爪。但是,取得一张出国签证难若登天。

  当时,肯接纳犹太人的国家少之又少,而且签证条件极为苛刻。一位奥地利犹太幸存者回忆当年的绝望心情:“签证!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有关签证的消息中,我们醒来,就被签证问题缠绕。我们时时刻刻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们能去哪里?白天,我们努力获得必要的证件、意见、印戳。晚上,在床上,我们做梦,梦里是长长的队伍,官员!签证!签证!”

  1938年7月13日在法国埃维昂召开了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与会32个国家都强调种种困难,拒绝伸出援手。于是,素有世界自由港之称的上海,成为各国犹太人首选目的地。奥地利中国总领事馆就成了犹太人获取“生死签证”的最后希望。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被推到历史风口浪尖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向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了援手。

  17岁的犹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曾先后奔走近50个国家驻维也纳总领馆而一无所获。绝望中的他,最后来到中国总领馆。出乎他意料的是,20份签证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到了。捧着这一大叠生死攸关的生命签证,想到全家逃离虎口美梦成真,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1937年5月到任,至1940年5月离职,何凤山到底给犹太人签发过多少拯救生命的签证已难精确考证,一位犹太幸存者提供的护照原件表明,他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为238号,另一份7月20日的护照则显示,签证号已超过1200号。

  据此计算,何凤山签发的护照至少有数千份。平均每月派发500多份,有时甚至达到900份。当时一艘轮船往返7趟,载着3600名欧洲犹太难民,来到东方避难天堂上海。

  那时,持有中国领事馆签证的犹太人,不仅能合法离开维也纳,危急时刻还能将中国签证作为护身符,拯救自己的生命。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国际大都市,顶峰时达3万多人,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冒险犯难

  与犹太人非亲非故的何凤山,为何敢于顶住重重压力、冒险犯难,发放大批签证呢?

  何凤山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写道:“自从奥地利被德国兼并后,恶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便变本加厉,奥地利犹太人的命运非常悲惨,迫害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当时美国一些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始紧急救助犹太人,我一直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帮助犹太人,大量犹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来。”他说:“看到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之前,何凤山在奥期间结识了白克三姐妹。白是维也纳大学博士,丈夫是奥地利教育部督学,他们对中国历史与哲学有浓厚的兴趣。白克大姐是企业家,二姐是影星。何凤山经常应三姐妹之邀去度周末,成了无所不谈的莫逆之交。

  何凤山11岁的儿子何曼德,特别喜欢这几位洋阿姨,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受益匪浅。曼德后来考入清华和哈佛大学,并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约翰·恩德斯教授的得意门生,日后成为“干扰素”研究先驱之一,莫不得益于此。

  对白克姐妹给曼德的教育,何凤山心存感激。他回忆:“曼德此时所受教育及指导,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至今记忆犹新。”可叹纳粹上台,白克大姐舍不得出卖工厂,须臾间,成了600万犹太冤魂中的一名。其中原因,仅是她身上有着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

  成千上万类似白克家庭的悲惨命运,让何凤山拍案而起,不顾生命与政治风险,勇施援手,冒险一搏。

  在纳粹看来,众多外国总领事中,只有中国总领事何凤山从不买账。令纳粹格外恼火的是,何凤山不仅公开与犹太人保持来往,而且还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保护。驻维也纳美孚石油公司经理罗森堡一家人,就是在何凤山亲自护送下,逃到国外。

  那天清晨,何凤山约定为罗森堡送行。没想到这天所有奥地利的犹太人都突遭软禁。罗森堡打电话暗示何凤山不必前来。历来信守诺言的何凤山,尽管危险重重,依然按时前往。
2012年5月4日,美国前众议员代表团一行赴湖南省益阳市博物馆参观,在得知何凤山拯救犹太人事迹后,均被何凤山的义举所感动。

  何凤山1901年出生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叶家河村,1938年至1940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97年逝于美国旧金山。他在任职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种族灭绝政策,勇敢地向犹太人发放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2000年7月,以色列政府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并在耶路撒冷纪念碑上为其刻下“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生命签证”  

  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1937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久,希特勒命各国驻奥使馆,一律改为总领事馆。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总领事。

  纳粹分子大肆煽动反犹狂潮,犹太店铺被捣毁,大批犹太人送入集中营。面对灭顶之灾,欧洲犹太人决计出走,希望借此躲避纳粹魔爪。但是,取得一张出国签证难若登天。

  当时,肯接纳犹太人的国家少之又少,而且签证条件极为苛刻。一位奥地利犹太幸存者回忆当年的绝望心情:“签证!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有关签证的消息中,我们醒来,就被签证问题缠绕。我们时时刻刻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们能去哪里?白天,我们努力获得必要的证件、意见、印戳。晚上,在床上,我们做梦,梦里是长长的队伍,官员!签证!签证!”

  1938年7月13日在法国埃维昂召开了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与会32个国家都强调种种困难,拒绝伸出援手。于是,素有世界自由港之称的上海,成为各国犹太人首选目的地。奥地利中国总领事馆就成了犹太人获取“生死签证”的最后希望。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被推到历史风口浪尖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向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了援手。

  17岁的犹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曾先后奔走近50个国家驻维也纳总领馆而一无所获。绝望中的他,最后来到中国总领馆。出乎他意料的是,20份签证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到了。捧着这一大叠生死攸关的生命签证,想到全家逃离虎口美梦成真,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1937年5月到任,至1940年5月离职,何凤山到底给犹太人签发过多少拯救生命的签证已难精确考证,一位犹太幸存者提供的护照原件表明,他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为238号,另一份7月20日的护照则显示,签证号已超过1200号。

  据此计算,何凤山签发的护照至少有数千份。平均每月派发500多份,有时甚至达到900份。当时一艘轮船往返7趟,载着3600名欧洲犹太难民,来到东方避难天堂上海。

  那时,持有中国领事馆签证的犹太人,不仅能合法离开维也纳,危急时刻还能将中国签证作为护身符,拯救自己的生命。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国际大都市,顶峰时达3万多人,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冒险犯难

  与犹太人非亲非故的何凤山,为何敢于顶住重重压力、冒险犯难,发放大批签证呢?

  何凤山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写道:“自从奥地利被德国兼并后,恶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便变本加厉,奥地利犹太人的命运非常悲惨,迫害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当时美国一些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始紧急救助犹太人,我一直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帮助犹太人,大量犹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来。”他说:“看到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之前,何凤山在奥期间结识了白克三姐妹。白是维也纳大学博士,丈夫是奥地利教育部督学,他们对中国历史与哲学有浓厚的兴趣。白克大姐是企业家,二姐是影星。何凤山经常应三姐妹之邀去度周末,成了无所不谈的莫逆之交。

  何凤山11岁的儿子何曼德,特别喜欢这几位洋阿姨,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受益匪浅。曼德后来考入清华和哈佛大学,并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约翰·恩德斯教授的得意门生,日后成为“干扰素”研究先驱之一,莫不得益于此。

  对白克姐妹给曼德的教育,何凤山心存感激。他回忆:“曼德此时所受教育及指导,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至今记忆犹新。”可叹纳粹上台,白克大姐舍不得出卖工厂,须臾间,成了600万犹太冤魂中的一名。其中原因,仅是她身上有着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

  成千上万类似白克家庭的悲惨命运,让何凤山拍案而起,不顾生命与政治风险,勇施援手,冒险一搏。

  在纳粹看来,众多外国总领事中,只有中国总领事何凤山从不买账。令纳粹格外恼火的是,何凤山不仅公开与犹太人保持来往,而且还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保护。驻维也纳美孚石油公司经理罗森堡一家人,就是在何凤山亲自护送下,逃到国外。

  那天清晨,何凤山约定为罗森堡送行。没想到这天所有奥地利的犹太人都突遭软禁。罗森堡打电话暗示何凤山不必前来。历来信守诺言的何凤山,尽管危险重重,依然按时前往。
2012年5月4日,美国前众议员代表团一行赴湖南省益阳市博物馆参观,在得知何凤山拯救犹太人事迹后,均被何凤山的义举所感动。

  何凤山1901年出生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叶家河村,1938年至1940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97年逝于美国旧金山。他在任职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种族灭绝政策,勇敢地向犹太人发放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2000年7月,以色列政府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并在耶路撒冷纪念碑上为其刻下“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生命签证”  

  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1937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久,希特勒命各国驻奥使馆,一律改为总领事馆。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总领事。

  纳粹分子大肆煽动反犹狂潮,犹太店铺被捣毁,大批犹太人送入集中营。面对灭顶之灾,欧洲犹太人决计出走,希望借此躲避纳粹魔爪。但是,取得一张出国签证难若登天。

  当时,肯接纳犹太人的国家少之又少,而且签证条件极为苛刻。一位奥地利犹太幸存者回忆当年的绝望心情:“签证!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有关签证的消息中,我们醒来,就被签证问题缠绕。我们时时刻刻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们能去哪里?白天,我们努力获得必要的证件、意见、印戳。晚上,在床上,我们做梦,梦里是长长的队伍,官员!签证!签证!”

  1938年7月13日在法国埃维昂召开了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与会32个国家都强调种种困难,拒绝伸出援手。于是,素有世界自由港之称的上海,成为各国犹太人首选目的地。奥地利中国总领事馆就成了犹太人获取“生死签证”的最后希望。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被推到历史风口浪尖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向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了援手。

  17岁的犹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曾先后奔走近50个国家驻维也纳总领馆而一无所获。绝望中的他,最后来到中国总领馆。出乎他意料的是,20份签证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到了。捧着这一大叠生死攸关的生命签证,想到全家逃离虎口美梦成真,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1937年5月到任,至1940年5月离职,何凤山到底给犹太人签发过多少拯救生命的签证已难精确考证,一位犹太幸存者提供的护照原件表明,他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为238号,另一份7月20日的护照则显示,签证号已超过1200号。

  据此计算,何凤山签发的护照至少有数千份。平均每月派发500多份,有时甚至达到900份。当时一艘轮船往返7趟,载着3600名欧洲犹太难民,来到东方避难天堂上海。

  那时,持有中国领事馆签证的犹太人,不仅能合法离开维也纳,危急时刻还能将中国签证作为护身符,拯救自己的生命。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国际大都市,顶峰时达3万多人,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冒险犯难

  与犹太人非亲非故的何凤山,为何敢于顶住重重压力、冒险犯难,发放大批签证呢?

  何凤山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写道:“自从奥地利被德国兼并后,恶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便变本加厉,奥地利犹太人的命运非常悲惨,迫害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当时美国一些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始紧急救助犹太人,我一直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帮助犹太人,大量犹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来。”他说:“看到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之前,何凤山在奥期间结识了白克三姐妹。白是维也纳大学博士,丈夫是奥地利教育部督学,他们对中国历史与哲学有浓厚的兴趣。白克大姐是企业家,二姐是影星。何凤山经常应三姐妹之邀去度周末,成了无所不谈的莫逆之交。

  何凤山11岁的儿子何曼德,特别喜欢这几位洋阿姨,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受益匪浅。曼德后来考入清华和哈佛大学,并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约翰·恩德斯教授的得意门生,日后成为“干扰素”研究先驱之一,莫不得益于此。

  对白克姐妹给曼德的教育,何凤山心存感激。他回忆:“曼德此时所受教育及指导,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至今记忆犹新。”可叹纳粹上台,白克大姐舍不得出卖工厂,须臾间,成了600万犹太冤魂中的一名。其中原因,仅是她身上有着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

  成千上万类似白克家庭的悲惨命运,让何凤山拍案而起,不顾生命与政治风险,勇施援手,冒险一搏。

  在纳粹看来,众多外国总领事中,只有中国总领事何凤山从不买账。令纳粹格外恼火的是,何凤山不仅公开与犹太人保持来往,而且还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保护。驻维也纳美孚石油公司经理罗森堡一家人,就是在何凤山亲自护送下,逃到国外。

  那天清晨,何凤山约定为罗森堡送行。没想到这天所有奥地利的犹太人都突遭软禁。罗森堡打电话暗示何凤山不必前来。历来信守诺言的何凤山,尽管危险重重,依然按时前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