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博士纪念墓地
2008年5月21日,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系列活动,纪念二战期间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博士拯救数千犹太人的英雄主义行动。当天下午和傍晚,美国国会分别在参议院拉塞尔办公楼大厅和国会大厦曼斯菲尔德大厅举行了“何凤山博士生平和何凤山博士二战期间拯救犹太人图片展”及招待会,共展出近5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
2008年6月11日,美国政丨府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上海举办纪念何凤山博士的活动。
2008年11月6日,维也纳市政丨府在原中国总领事馆的旧址(Johannesgasse 22, 1010 Wien)前举行了何凤山博士纪念牌揭幕仪式,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临时代办王顺卿、美国驻奥地利大使吉拉得?迪卡罗、维也纳以色列文化协会会长、维也纳市政丨府代表等出席了纪念牌揭幕仪式并先后发表了致词。由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和维也纳以色列文化协会捐资制作的两块铜质纪念牌分别镶嵌在大门的两边。上面用德文和英文镌刻着何凤山博士的动人事迹。
2008年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和以色列文化协会还分别在中国上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美国旧金山为何凤山博士修建了纪念碑和纪念牌。
社会各界对何凤山先生的评价
以色列政丨府在耶路撒冷举行了隆重的“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石碑上刻着“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何凤山的纪念碑前说;“在他的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从而感到了我们自身的渺小”。
沙龙在纪念碑前说;“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1999年初冬,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丨鹏在访问耶路撒冷大屠丨杀纪念馆时说:仁慈正义不分国界,我们中国也曾有人救过犹太人。李丨鹏所说的这个中国人来自于湖南益阳,他是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博士(1901一1997)。
2000年4月中旬,江丨泽民\主席访问以色列时,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恳切地向江丨主席表达了他对何凤山的感激之情。
以色列新任驻华大使安泰毅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说,“在犹太人的传统里,人的生命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我们有一句名言说,救人一命就像拯救了一个世界。而何先生救了成百上千人,我们估计这个数字在两千左右。”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公使莫义澜先生称,何凤山是一位为犹太人的黑夜点燃光亮的人。
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米勒先生致词称,对何先生的义举深表感激和崇敬。
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表示,何凤山是千千万万无私救助犹太人的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正义、善良的美德。70年前,当许多国家向犹太人关闭大门的时候,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博士冒着生命危险,向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签发了“生命签证”,使他们得以躲过纳粹的大屠丨杀,来到中国。仅上海一地就收留了来自德占区的3万多犹太人。
周文重表示,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举办的这一活动,使得很多美国人得以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当时很多国家对犹太人关闭大门的时候,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博士顶住压力,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向数千名犹太人签发了“生命签证”,使他们躲过纳粹的大屠丨杀。何凤山博士是千千万万无私救助犹太人的中国人民的集中代表,他的义举体现了中国人民正义、善良的美德。
一位幸存者引用哲人的话称颂何凤山:“有些人虽然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然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你父亲高贵的心灵、慷慨的精神,让我们所有人受益匪浅,暴力没有摧毁他的良知,他的义举值得所有人尊重。”在以色列何凤山义举纪念牌前,以色列学生代表拉米向何凤山的女儿何曼礼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
由索尔、何曼礼及其它众多人士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业已发现曾获得何签证的14个家庭,其成员包括哈里?菲尔德勒及其堂兄埃里克?哥特斯塔伯。“我们确信何博士至少救了2000名犹太人,”索尔说。截至目前为止,已发现5份签证,最大序号是1938年10月27日签发的第1906号。
何凤山到底向多少犹太人发放了签证,至今尚无准确数字,只是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至少是几千份。一位幸存者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码为 200 多号,另一位7月20 日的签证号码为1200 多号,而汉斯·克劳斯的签证日期为 1938 年10 月27日,号码为 1906 号。1938 年纳粹的“ 11 月大屠杀”之后,申请签证的就更多了。到 1939 年 9 月,70 %的奥地利犹太人已外逃,我国上海收容的犹太人就达1 .8 万人。由此推算,所发签证至少是几千份。古巴等地还有一本书中说,有4000 名维也纳犹太人拿着到上海的签证逃到了巴勒斯坦。
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壮举,直到他过世后才公诸于世,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从1937 年到1939 年,上海被日本占领,犹太人进入上海无需签证,研究人员难以想到驻欧洲的中国外交官能有此等壮举。二是二战结束后中国陷入内战,以后又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关于中国人救助犹太难民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开展起来。1995 年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的学者访问德奥两国时才得知,虽然当年入境上海不需签证,但犹太人没有到上海的签证就不可能离开奥地利。三是何凤山一生淡泊名利,并不认为救助犹太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自己很少对人提起。他同女儿何曼礼谈及此事时就说:“我对犹太人的处境深感同情,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我感到帮助他们义不容辞。”他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对这件事也只花了很少笔墨。书中写道:“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
大家必须要知道的还有:犹太人在中国做了什么.
第一次鸦丨片战争后,犹太沙逊家族在上海设立分行,作为从事在华鸦丨片走私的中心。第二次鸦丨片战争后,每箱鸦丨片在通商口岸交纳三十两进口税后,即可通行无阻。沙逊家族因此加大了对华鸦丨片贸易的力度,到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末,沙逊家族对华鸦丨片贸易额已占总量的20%,仅落后于英国怡和洋行。1872年后,沙逊家族除了老沙逊洋行继续在上海从事鸦丨片贸易外,由已故大卫·沙逊的次子伊利亚斯·沙逊自立门户创立的新沙逊洋行也在上海设立分行,积极开拓鸦丨片买卖业务,逐渐后来居上,超过了老沙逊洋行。到1873年,沙逊家族由此一举成为上海最大的鸦丨片商。到本世纪初,有帐可查的与新沙逊洋行保持经常批发代销关系的上海鸦丨片商号有安和(Anwoo)等50多家。新老沙逊洋行每年进口的鸦丨片数量平均达5,000多箱。有人估计从1840到1914年,沙逊家族通过鸦1997年9月28 日,96 岁高龄的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女儿何曼礼在讣告中提到父亲在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曾向犹太人发过签证。讣告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后,在美国的犹太裔历史学家艾立克·索尔即打电话向何曼礼询问此事。接着,这位历史学家找到了何凤山亲笔签证的一些犹太幸存者及其后裔,找到了当年的签证。以后,犹太人在举办纳粹大屠杀展览时,都把何凤山放在显著位置,世界各国不少媒体也相继对他进行了报道。索尔教授说,两年前,在犹太人圈子里,没人知道何博士的名字。而现在,几乎接触到的每一个犹太人,都在讲述何博士的故事。
1999 年,由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和犹太人大屠杀问题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协办的一个名为“犹太人在上海”的系列活动中,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帮助数千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壮举被公诸于世。2000 年 1 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一个名为“生命签证”的展览,介绍二战期间各国外交官救助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实物和资料,最先介绍的就是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之后,这段尘封了60 年的历史终于大白于天下片获得的利润高达140,593,780两,平均每年利润也接近二百万两。
“国际义人”称号授予仪式之后,何凤山的儿女来到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的“义人园”。自 1963 年以来,已有1.7 万名义人的名字刻在园里各国的石壁上。在一堵刻着“中国”的石壁前,何氏兄妹轻轻地揭开一小块黑丝绒布,花束装饰下是何凤山三个字,兄妹俩人久久地抚摸着父亲的名字。
实际上,那些被救的犹太人谁也忘不了何凤山的救命之恩。不少被救者已不在人世,但恩人何凤山的名字仍珍藏在他们后人的心中。
现居加拿大的犹太裔妇女克劳蒂亚的父母凭着何凤山发的签证,到达上海后生下她。她说,当时在奥地利有 50 多国的外交官,只有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敢于帮助他们。因此,她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
现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海因茨·格林伯格随父母逃到上海时还只有 6 岁。他在上海接受了音乐启蒙,学会了拉小提琴。他对何凤山帮助他们一家到上海避难十分感激。他认为,他的生命和事业都是何凤山给的。
加拿大的克劳斯回忆道,当年,她的丈夫在中国领馆外排队等候时,见总领事的车经过大门,就从车窗把签证申请表扔了进去。他很快接到电话通知,拿到了救命签证。一位被救者的女儿在父亲的签证前与何凤山的女儿何曼礼含泪拥抱,激动地说:“看见你,我好像看见了我爸爸。”何曼礼也说:“看见你,我也好像看见了父亲。”
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现任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辛格的父母也是何凤山救的。他含着泪水,激动地对历史学家索尔说:“我的父母是何博士救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我一定要把他介绍给全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