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428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1日

邵力子-政治生涯

发布时间:2010-12-24 11:18:50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中举。三十一年入上海震旦公学求学,后转入复旦公学,结识于右任,成莫逆之交。三十二年秋随于右任赴日本考察新闻。三十三年春回国在上海协助于右任等办《神州日报》,进行反清宣传。同年再次随于右任赴日,在东京会见孙中山。三十四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因鼓吹革命,3个月即被查封,不久改名《民吁日报》,仅42天被迫停刊。次年至陕西高等学堂任教,亦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被当局驱逐。后回上海与于右任等创办《民立报》,旋又遭禁停刊。民国二年(1913)任复旦公学国文教员。五年与叶楚伦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报导“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八年6月辟《觉悟》副刊,自任主编,宣传新思想,对新文化运动起重要促进作用。是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民国九年(1920)与陈独秀等组织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会,下半年转入共产主义小组,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一年10月与于右任等筹办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之上海大学,历任副校长、代理校长。十三年2月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秘书,次年夏赴广州,历任黄埔军校秘书长、政治部主任、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十五年8月根据党组织决定退出中国共产党,代表国民党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七届执委扩大会议,会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十六年5月回国。十七年2月起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国公学校长兼复旦实验中学主任、国民会议代表、国民政府委员,甘肃、陕西省政府委员兼主席。二十五年,“西安事变”后,被免职。二十六年7月起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期间与蒋介石、张冲组成国民党代表团,同中共代表团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在庐山会谈,奠定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基础。后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苏文化协会副会长、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二十九年任驻苏联大使。回国后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宪法促进委员会秘书长。三十四年参加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与王世杰、张群、张治中作为国民党代表与共产党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会谈。三十五年(1946)1月代表国民党参加中国政治协商会议,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次年,任国民政府委员、社会经济研究会委员、国民大会筹委会委员。三十八年2月以私人资格随李宗仁组织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赴北平,在石家庄会见毛泽东、周恩来。4月参加以张治中为首之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在北平与周恩来为首之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谈判,通过《国内和平协定》细则草案。后因国民党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失败,邵遂与张治中等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并先后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力主节制生育、控制人口,更致力于第三次国共合作,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被誉为“和平老人”。1967年12月25日卒于北京。
  邵力子热爱故乡,对家乡公益事业多所贡献。30年代初,远在兰州任甘肃省主席时,听到绍兴尚无一所完全中学,当即出银币1000元,派人与朱仲华、金汤侯等地方士绅商谈,于民国二十一年6月创办“私立绍兴中学”,并亲书“卧薪尝胆”四字作为校训,以培训爱乡报国之才。次年春回乡探亲,目睹乡村中迷信盛行,教育落后,又出资兴修“明强”、“运川”两所小学。三十三年冬,奉母灵柩回乡安葬富盛金家岭,当了解该村无一农家子弟入学时,则决定利用坟庄房屋,出资办起“棠阴小学”,还购置渡船,接送邻村农民孩子入学。出资支持编印出版《绍兴县志资料》。拳拳之心,感人肺腑,深受家乡人民怀念。《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