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428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1日

邵力子-和平老人

发布时间:2010-12-24 11:19:45      发布人: 天堂天使
     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举国上下,群情激愤,抗日怒潮涌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邵力子主张停止内战,唤起民众,准备抗战。
  1933年春天,邵力子在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其时爱国将领杨虎城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他与杨将军实行军政分治,主要注意发展农林水利事业,开荒造林,兴修水利;并着力发展交通文化事业,力求造福民众,同杨虎城相处很好。后来张学良将军率东北军进驻陕西,他赞同张、杨两将军的抗日主张,对蒋介石的“剿共”做法,深感忧虑;对张、杨两将军同蒋介石的矛盾尽力缓和,以期和衷共济,并且,他还要求部属注意与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工作人员和睦相处,以团结合作、共同对敌为首要任务。
  西安事变爆发,邵力子同其他在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亦同蒋介石一起被拘禁。事变第二天,蒋介石要求同邵力子谈话,邵力子乘机劝导蒋介石说:“事已如此,委员长应经国家人民为重,他们(指张学良、杨虎城)的要求,似乎也可以考虑。”因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软禁在奉化溪口时,邵力子和张同住在溪口,名义上为帮助张学良读书,实际上要邵力子力对西安事变补过,是一种变相处分。随后,他就被正式免去陕西省政府主席职务。
  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号召全民团结抗日,接着又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了国共两党合作的三项基本政治纲领,主张国共合作,一对外。邵力子作为国民党代表参与国共两党庐山会谈,协商合作抗日。他认为国难日益深重,国家危在旦夕,必须大力赞助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
  1938年,邵力子在其《望国民向前迈进》一文中,着重指出中国胜利之路,是“彻底抗战,终不屈服”,表明了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主张。同年初。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在汗口举行成立大会,他当选为理事会主席。在会上发表演说时,他针对国民党内的卖国投降活动,着力阐明,要将“和平运动”的译名改为“反侵略运动”,向全世界严正表明我国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以免少数别有用心之人的曲解。在邵力子的主持下,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为揭露日军暴行,进行反侵略宣传,争取国际上对我抗日战争的援助等,做了大量的工作。邵力子一向主张中苏友好。抗日战争时,他更力主和苏联结成联盟。1940年初,他抱着增强中苏邦交、促进国共合作、以利抗日战争的目的,出使苏联。在驻苏大使任期内,经过他的努力,苏联援华的军械物资源源运行国内。皖南事变及苏德战发爆发后,邵力子坚持认为“中苏邦交应不断增进”。并通过做报告、写文章等各种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介绍苏联情况,对推动中苏文化交流,加深中国人民对苏联的了解,加强人民外交起了积极作用。
  邵力子在担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期间,他力主对国共争端应用政治方法解决,以期两党继续合作,一致对外,团结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1945年8月至9月间,毛泽东、周恩来等到重庆开和平谈判。邵力子作为国民党代表之一,参与了和谈。他认为毛泽东到重庆来,“是最有诚意的表现”。他虽为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之一,但致力于《双十协定》的签订,因而获得“和平老人”的美称。
  1946年初,在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第五次会议上,他发表演说,大力赞扬孙中山先生的联共政策,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希望国共两党在和谐中解决问题。显然,他是谋求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团结合作,携手并进,建设祖国。可是蒋介石的种种做法,使他大失所望。因此,在南京单方面如开伪国大时,他拒绝担任大会秘书长的职务,拒绝参加伪国大的选举。
  1949年初的国和共谈,邵力子一本初衷,和章士钊、张治中等起了很大的的促进作用。1948年末,蒋介石眼见大势已去,于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1月21日宣告下野。次日,代总统李宗仁就任,即决定邵力子、张治中等5人为代表,并以邵力子为首席代表,准备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正式谈判之前,在邵力子的协助下,李宗仁组织“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以章士钊等3人为代表团成员前往北平,并要邵力子以私人资格一同前往,同中共先就有关和平问题交换意见。2月14日,邵力子与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抵平。在2月20日中共举行的招待会上,邵力子发表演说:“江南人民切盼和平,并且宁选北平式的和平,不选天津式的和平。”经过初步商谈,取得中共谅解,为正式谈判开辟了道路。3月中旬,南京政府和平谈代表团组成,原定以邵力子为首席代表,他一再坚辞,遂改派张治中为首席代表,飞往北平举行谈判。和谈中,南京方面代表大部分不愿接受“惩治战犯”这条,惟邵力子例外。谈判结果虽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方面不肯签字,谈判遂告失败。邵力子毅然决定留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开幕式上,他庄严地表示:誓以至诚为实现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和政协一切决议而努力。热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忠诚合作。一方面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下,积极参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方面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随时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做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早在1954年,他就及时地提出“计划生育”的主张,即为突出一例。
  1956年,邵力子任民革中央社会联系工作委员会主任,联系晚清、北洋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上层人士,经过学习,启发自觉,并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为社会服务,很多人思想认识有了提高,爱国观念有了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邵力子对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始终特别关怀,一贯尽心尽力。不顾耄耄高年,衰弱之躯,经常撰写文章,发表谈话,通过电台广播、国内外报刊以及其他各种方式,对台湾当局与在台及海外的老朋友、老同志、老部下,进行争取工作和宣传工作,向他介绍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早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鞠躬尽瘁,死面后已。
  邵力子的一生,为谋求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止,坚持到底,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促进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而奔走折冲,不遣余力,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而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大家之所以称他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战士,坚持国共合作的“和平老人”;公认他是国民党中民主和进步人士表率,实在不是偶然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