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阜:忆刘飞将军
忆刘飞将军
作者:陈阜
我第一次见到传闻已久的刘飞将军,是在1947年初春的鲁南战场上,他在指挥部队攻击敌人第二十六师的重要阵地卞庄。骑在马上的将军显得一副英武粗犷的气概。第二年,他到华野第一纵队任副司令员。我们见到他的机会就更多了,这才发现他这位参加过史无前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素以钢毅勇猛著称的将军,对我们这些“小青年”竟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在淮海战役中,他负责指挥我们整个纵队。在攻击窑湾的作战会议上,他对敌情的判断,对主攻方向的利弊分析,对兵力的部署,是那么的简单明白。战斗发起后,又善于采纳下级指挥员的积极建议。在深夜战况紧张时,他在向野战军首长作出“天亮之前一定歼灭敌人”的保证时,是那么地坚定自信。
窑湾战斗获全胜,还创造了一个纵队歼灭敌人一个军的战例。接着,我们纵队奉命攻击狼山、鼓山阵地,拖住敌人邱清泉兵团,使其不能去增援正被我主力围攻中的黄伯韬兵团。刘飞将军把他的指挥所设在离前沿阵地只有五、六华里的一个小村庄里,在一个简单的掩蔽部里直接观察前沿部队的战斗,在敌人炮弹爆炸的气浪中,沉着地指挥。毫无疑问,高级指挥员的这种沉着坚毅,对部队是最有力的鼓舞。
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为了困死敌人杜聿明集团,我们各路部队奉命战场休整练兵二十天。纵队指挥所的夜晚,也活跃了起来,而刘飞将军和陈时夫副政委的围棋对阵,最能吸引大家。这时,我们这些棋边“必”语的小参谋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参谋”,大家围在两旁,为自己的“主帅助战。尽管我们吵吵嚷嚷,指手划脚,刘飞将军毫不介意,有时还风趣地说一句:“就听你们参谋的话,这一子就下在这里!”他一高兴,就叫警卫员去拿急救他老胃病的“妙药”——油炸脆麻花。这玩意在当时是“高档货”,而我们常常把它一扫而光。
最使我难忘的是在渡江战役中的几件事。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整编,我们华野第一纵队整编为三野第二十军,刘飞将军任军长。在战役前的一次会议上,他向师团干部传达野战军首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在战役发起前一天,我们军先在扬中登陆,吸引镇江、江阴的敌人来增援,为左右邻兄弟部队突破长江创造有利条件。”这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了全局利益,局部将要付出重大代价。大家感到即光荣又高兴,又有点担心。这时,刘飞将军以平静的语调说了这样一句话:“同志们,想一想,有哪个兄弟部队比我们更熟悉长江?”这一句话里,有着多少意思蕴涵啊!大家都清楚,我们这个军的前身,抗日战争时期就是从江南挺进江北,演出过“东进序曲”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指战员们曾经多少次饮马长江,多少次唱过“长江是我们的,我们千百次自由地来去……”的战歌。
渡江战役发起的当晚,诸葛亮的“神灵”帮了倒忙,江上刮起了一阵阵的东南风。我们军在三江营的右翼师,遇上了顶风,船只拖不出港,在永安洲由东向西登陆扬中的左翼师,又因顺风太猛,两个突击营偏离了预定的登陆点,情况极其严重。军指挥所寂静无声。刘飞将军举着蜡烛,看着墙上的军用地图,在思考着决心。“把预备队调到永安洲去,天亮之前,一定要在扬中再登上去四个团!”这是将军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性作出的决定。
第二天早晨,长江江面倒又是出奇的平静。一夜没有合过眼的刘飞将军,毫无一点倦意,坐在南渡的船上,指点着杨中岸上的绿色树丛,“江南好风光啊!”我们这些青年人,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支“长江是我们的,我们千百次……”的歌来。将军也在用浓重的湖北口音在轻轻地哼着,和大家分享着胜利的喜悦。
当我们军指挥所在杨中老郎街架起电台,天线中就收到前面三个师已经分别占领了丹阳、陵口、吕城车站的捷报。刘飞将军接着又指挥部队直插“宁杭国道”,以后又率领三野二十军参加了解放上海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