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长子杨拯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6031
本馆由[ 3~jaj51 ]创建于2010年01月28日

西安事变漏消息,曾有飞机来救蒋

发布时间:2012-02-05 22:51:55      发布人: jackson

      1956年12月15日,张学良回忆说:“关于停止剿匪,团结抗日,杨深表同情。……迨至良从洛阳返来,心情十分懊丧,对杨谈及蒋公难以容纳余等之意见,该时良对蒋公发有怨言,并问计于杨,彼有何高策,可以停止内战,敦促蒋公领导实行抗日之目的。杨反问良,是否真有抗日决心?良誓志以对,杨遂言待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良闻之愕然。

1王菊人,《记西安事变前后的几件事》,《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第156页。

2张责问“这样专制,这样摧残爱国人士,和袁世凯、张宗昌有什么区别”。蒋严厉表示:“我是革命政府,我这样做就是革命!”“匪不剿完,决不抗日。”在阅兵时,蒋甚至声色俱厉地声称:“主张容共者,比之殷汝耕不如!”蒋的顽固态度使张学良“有如凉水浇头”,对蒋绝望。回到西安后谈起有关情况,向杨问计,有何方法可以停止内战。

杨虎城武力扣蒋的想法让张学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沉默不语的张学良让杨虎城以为碰了钉子,不由地警觉起来了。“余张学良随即安慰说:

非卖友求荣之辈,请勿担心!不过汝之策,在余有不能之者。”

后来,张学良说:假如自己当时与何成浚或张群共处,就不会有西安事变发生。杨虎城在西安事变筹划中所发挥作用可见一斑。

12月11日晚,杨虎城与孙蔚如、赵寿山、李兴中、孔从洲等对当晚的军事行动做了最后的部署,他说:“我们准备好,等张学良副司令来共同确定,与临潼统一行动。”

在部署完后,一边等张学良一边谈“兵谏”后可能出现的情势。杨虎城说:“我们为了抗日,先得停止内战,除捉他逼他,没有别的停止内战的办法。只要把蒋介石捉来,他预定的一切军事部署都会落空,内战自然就停止了。不抗日,蒋介石没路走。我们除抗日外,也没路走。

那时候,谁不抗日,百姓更会反对谁,举国一致抗日的局面自然会形成。”

杨虎城又说:“这回事情,政治上是成功的(指主张抗日),军事上可能失败(指十七路军这个部队),我们的抗日主张会得到全国人民的同情,只是在军事上,我们处于蒋介石部队的东、西钳制中,我们的部队,一时集中不起来,一旦要打仗,对我们是不利的。蒋跑了,或者把蒋打死,立刻会有战事。”

杨瀚说:“我祖父那时就非常注重老百姓的力量。当时还有人问他:‘把蒋介石捉了,其他实力派不响应怎么办?’祖父说:‘实力派不响应,我们照样单独干。我们干的是老百姓愿意干的事,百姓一定会响应我们,老百姓的力量比任何实力派的力量都大得多。’”

在11日晚12时许,张学良率领东北军11名重要将领来到新城杨虎城办公处,兴冲冲地问杨虎城准备好了没有。杨虎城说:“我们准备好了,专等你来以后下命令。”

12日凌晨四时许,东北军卫队一营营长王玉瓒,率领该营原来担任蒋介石外围警卫部队来到了临潼“华清池”。因为“华清池”的大门由他们守卫,所以进大门没有任何麻烦;当接近二道门时,蒋介石的一个卫士来回走动。王玉瓒举起手枪,连打三枪,命令战士开始进攻。

西安事变漏消息,曾有飞机来救蒋

转过廊柱、跃上池塘、登上五间厅平台,王玉瓒便看到第三间卧室虚掩着房门。

王玉瓒快速闯入,可是蒋介石的踪迹全无。

这时是1936年12月12日凌晨四时许。

原来突然响起的枪声让蒋介石警觉起来,趁着卫兵与王玉瓒和孙铭九带领的五六十人交火之际,蒋介石匆忙逃跑。

杨瀚说:“他们发现蒋介石的假牙还在桌子上,被子还有余温,汽车数量也没有减少,就估计跑不了多远。”

15公里外的西安新城大楼里,杨虎城获悉消息后当即下令搜骊山,并命令十七路军卫士大队长白志钧带他的卫兵乘一部小汽车及两部卡车,沿西安到临潼的公路向临潼方向搜寻。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