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高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6567403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01日

岩头事件

发布时间:2011-06-01 23:09:3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路线。1930年11月上旬,中共浙南特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改组,曹珍(石瑞芳)代理特委书记,王国桢到红一团加强领导。后来中共中央和中共江南省委又派李超时到浙南巡视,决定撤消中共浙南特委,恢复中共温州中心县委。1931年5月,雷高升、王国桢到上海向中共中央军委汇报浙南的军事斗争情况。6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两人回到浙南,重新组织武装。王国桢召开中共温州中心县委会议,贯彻中共中央指示。为了反击国民党组织决定进行"八一示威",一夜之间在瑞安至平阳塘河之间桥柱上贴满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宣传标语,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恐慌,派叛徒组织特务队,跟踪追捕我党人员,王国桢于10月16日在瑞安飞云江渡口被捕,12月10日在温州英勇牺牲。这对雷高升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932年2月,亲密战士陈卓如在驮山由于叛徒出卖被捕牺牲,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932年1月,国民党"温台剿匪指挥部"成立,国民党135旅旅长李杰三任指挥官,集中浙保四、五两团和当地民团共2000多人,将雷高升领导的红一团余部围困在人烟稀少,且极度贫穷的小横坑一带山林中。在"进剿"难以取胜的情况下,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和省保安处多次开会,研究对策,终于想出了"剿抚兼施"的办法。对雷高升部,特意密令驻永嘉浙保四团朱炳熙团长设计诱捕,并派李杰三旅到温州剿捕。

    开头朱炳熙派出几个与雷高升熟悉的部下,上下劝雷高升自新投降,许以事成后任团部独立分队长职务,雷高升不为所动。第二次派特务连连长姚炳文上山劝说,雷高升仍不肯下山。第三次派第三营营长朱启佑上山劝说,雷高升诈许40人"投降",请朱团长派部队于某时某地来接收。雷高升的意图是想利用机会来骗取敌人而予以消灭。而朱炳熙派七、八、九三个连的兵力去收枪,双方发生激烈战斗,各有损伤。雷高升率部仍回永仙边界坚持战斗。国民党对雷部红军无可奈何。

    雷高升部队驻扎在永嘉北部的小横坑,山高谷深,山场宽广,树林茂密,道路崎岖,敌人"进剿"时红军与之"捉迷藏",将敌人弄得晕头转向,一筹莫展。但是这里人烟稀少,群众生活贫困,红军给养遇到极大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度过难关,雷高升组织红军一方面自己动手,垒石为墙,砍树为梁,编茅建舍,躲避风雨,采集野果野菜充饥。同时,雷高升派人到表山将大地主郑九旺抓来做人质。不数日,郑九旺家备好银元,装在一担盐箩里,派外甥谢寿康送到小横坑赎人。谢寿康嗜赌,在半路上把一担银元都输掉了,无法交帐,只得溜之大吉。这就害苦了郑九旺和红军。红军断了财源,寒冬腊月,无衣无食,从此陷入绝境,无奈之下,只得又遣散部分红军。

    1932年春,国民党当局调集浙保四团和地方武装2000余人,进一步向小横坑一带红军据点逼近,包围圈越来越小,将雷高升部围困在方圆不到200公里的穷山沟里。敌人炮火直轰红军据点,虽然如此,敌人要"剿灭"雷高升部也非易事。在此情况下,浙保四团朱炳熙与国民党永嘉县县长张感尘对雷部设计诱捕。他们一方面派侦探通过雷高升父亲的朋友陈某的关系,轮番劝说雷高升投诚,雷高升不为所动。接着敌人又利用地方绅士周子庠与雷高升的师生关系,派周子庠和周仲波等进山劝降。雷高升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为了红军的生存问题,他考虑是否将计就计,先行假投降,度过难关,然后伺机东山再起。4月中旬,周子庠约定时间,请雷高升到五尺面谈。周子庠转达朱炳熙的许诺:只要雷部肯弃暗投明,为党国出力,政府既往不咎,并根据雷部官兵具体情况分别予以授职,按例拨付装备给养和薪金。

    雷高升提出接受改编的条件:一、红军部队不分散,不混编,保持单独编制;二、不进城,不调遣,仍驻扎楠溪岩头;三、不歧视不克扣,军饷按例拨给。周子庠将雷部所提条件转报朱炳熙和张感尘。朱、张明知雷高升意图,将计就计,假戏真做,于是答应全部条件,当即取消对雷高升的通缉令,许诺将雷高升部编为永嘉巡缉队,驻守岩头维持地方治安,军饷由政府按例发给,与本部人员一视同仁。当即委任周子庠为永嘉巡缉队少校队长,雷高升为上尉副队长,戴家业、陈云岐、汤克中、卓平西、徐德风、李文希等分别为分队长、排长、特务长、司书侯差等职,刊发铃记,拨给伙食,以释其疑。此后,雷高升带李希文、卓平西、胡黄金、汤克中等九名助手亲赴温州城区,与朱团长、张县长直接谈判,朱炳熙、张感尘和国民党永嘉县党部非常"热情","设宴款待"雷高升一行,并当场表示拨给320支枪、24箱子弹、400袋大米和一批军装,到时候运抵沙头交接。先发大米12袋、军装120套、水壶60个,交付李文希运沙头。并当场拿出大洋若干元,交雷高升带回。

    5月10日(四月初五),雷高升回到永仙边境驻地,召集小队长以上红军骨干和部分红军战士开会,通报了一生情况。会上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争论非常激烈,许多人认为国民党不可信,这是阴谋,要警惕,如果贸然下山,国民党一翻脸,就没有回旋余地。金永洪也认为国民党不可轻信,不可落山。有的出于对雷高升的尊重和信任,认为老雷主意总不会错。雷高升对同志们提出各种意见,进行反复考虑,权衡利弊。

    于是雷高升将愿意下山的大约70来人编成五个分队,分别由胡进更、周碎娒、戴学木、郑小六任队长,将一些较好的武器埋藏在一个秘密的山洞。同时,雷高升派人送信到青田峰山给章华,章华立即带人前来汇合。雷高升于是率部从大岙乡百丈坑出发,经潘坑、表山到五尺。5月22日部队到达岩头。

    这时,朱炳熙、张感尘将设计诱捕的部署呈报省保安处和省政府,省保安处和省政府即电令:"就地解决,毋得漏网,以杜后患。"并派员携带电台到永嘉岩头坐镇协助和监督。朱炳熙和张感尘商量,拟定两个方案:第一,召雷部头目来团领饷,当即扣押,再将其部属围杀;第二,直截了当地将雷部集中枪杀。比较之下,第一方案恐头目到不齐,造成被动,决定采取第二个方案。于是朱炳熙派出第三营第七连,于5月22日开赴岩头,由三营营长朱启佑具体执行,以"检点验收"为名,将雷部集中消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