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高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6567403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01日

浙南红军名将

发布时间:2011-06-01 23:09:0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30年3月初,胡公冕按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回永嘉和金贯真一起负责组建红军。胡到楠溪后,集中了雷高升、胡协和、谢文侯三支武装共计400余人,编为三个支队。在黄皮成立了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胡公冕任总指挥,王国桢、李振声负责政治工作,支队长分别由雷高升、胡协和、谢文侯担任。

    为了与浙南武装回合,以"赤化浙江",并"与江西红军联系起来,打成一片",浙南红军游击队在胡公冕率领下,攻打了反动势力较薄弱的处州(今丽水)城。雷高升当时也率部参战。1930年3月19日凌晨3时,红军游击队攻入处州城。但由于红军对城内敌人兵力估计不足,谢文侯又拥兵自重,不听指挥,部队入城后便乱了部署。红军在不利形势下与敌人巷战了四个小时,牺牲了七个分队长。后来天下起雨来,红军的主要武器火药枪被淋湿,无法开火,胡公冕、雷高升等乃下令撤离。

    红军开始攻城时,守敌因不知红军实力,惊骇万分,一触即溃。后来他们看到红军人数不多,武器又多是大刀、长矛,当红军撤离时,守敌500余人倾城而出,疯狂追击,在缙云县黄坛追上了红军。这时,谢文侯已擅自率部离去,红军只剩下雷高升、胡协和共60余人枪。但他们毫不畏怯,以一当十,与敌人展开激战,击毙敌连长一名,士兵23人,整整战斗了一天,终于将敌击退。此战红军先抢占了有利地形,进行伏击,因此无一伤亡。

    雷高升、王国桢等回来不久,3月26日,带领21人去平阳江南(今属苍南县)一带打游击。他们在瑞安、平阳县委的支持、协助下,沿途袭击了国民党公安分局和盐局缉私队,在半个多月时间内,就缴枪65支,子弹2490发。后来他们又返回西楠溪。这时,留在西楠溪的李振声已重新组织了一支农民武装,虽然武器大多是火药枪,但成员都是政治觉悟较高的青年农民。雷、李两部会合后,人数已逾300,实力在西楠溪其他各部队之上。

    5月初,西楠溪红军游击队攻下枫林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在枫林正式宣布成立红十三军第一团,团长由雷高升担任,政治委员为金国祥。军部组成人员是: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即柴水香)。西楠溪大小30多支红军游击队共约3000余人,改编为红十三军第一团,下辖三个大队。嗣后,瑞安、黄岩、仙居、青田、缙云等地的部分红军游击队也编入红一团。

    红一团成立后,为了扩大游击区域,补充武器和给养,并策应闽北农民暴动,决定向南出击,攻打平阳县城。5月15日,胡公冕、雷高升率领900多人从永嘉表山出发,途径青田平桥时,击溃了国民党浙江省保安队两个连的进攻,后又袭击了瑞安县陶山镇警察所。红军每到一所,即摧毁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和政权,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动员群众打土豪,将没收的粮食、浮财分给贫苦农民。农民纷纷要求加入红军,即使没有武器也愿徒手跟随。5月24日上午9时,红一团在平阳、瑞安赤卫队2000多人的配合下,攻打平阳县城。当时"正值朝市嚣阗之际",平阳守敌毫无戒备,四面城门大开,各路红军冲入城内,一时枪声四起。从西门入城的红军和赤卫队迅速占领了国民党县政府和警察所。从北门入城的主力雷高升部,由于向导领错了路,延误了战机,所以省保安队能从容扑来,强占城垣,居高射击;敌城区巡辑队又从南门入城夹击,红军腹背受敌,伤亡剧增。激战至午后三时,红军被迫且战且退。敌军亦不敢追赶。雷高升出城后,发现尚有数百名赤卫队员和红军战士被困在城内,又亲率敢死队队员,冒着弹雨,重新入城,救出了这些被困的同志。

    平阳之战,红军和赤卫队牺牲192人,伤数百人。战后,红军战士大部散去。胡公冕和雷高升率领100余众退往瑞安大峃(今属文成),重整部队。同时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宣传赤色纲领。三天后,他们又回到永嘉驻地。胡公冕赴上海向中共中央军委汇报,部队由陈文杰、雷高升指挥。

    6月22日,浙南党的代表大会闭幕,中共浙南特委正式成立。雷高升积极贯彻党代表大会关于加强红军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和扩大红军的决议,很快地将红一团扩展到3000余人,并攻下了李茅十三地,镇压了团练头子,红军声威复振。

    8月下旬,红一团在永嘉下嵊扩编为师,雷高升任师长,同时部署攻打缙云县城。为了迷惑敌军,扬言要再攻处州。

    8月30日,雷高升和陈文杰率领红军900余人,从永(嘉)缙(云)边的上董出发,翌日凌晨抵缙云城郊。缙云城群山环拱,城南横着一条好溪,溪上架有一座铁索桥和一座石板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军这时已用机枪封锁进城的通道。雷高升一面组织18名敢死队员,从铁索桥上强攻,一面令战士将鞭炮放入煤油箱中燃响,一时似乎机枪声大作,声势颇壮。在激战中,敌机枪手被击毙,红军喊声震天,奋勇冲进城内。国民党县长郑禧仓皇弃城逃跑。红军占领缙云城后,召开民众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同时打开监狱门,释放被抓群众,烧毁县政府的文契,将没收的食盐、布匹、钱物等分给穷人。缙云之战,红军缴获步枪50余支,驳壳枪20支,机枪两挺,子弹九担。不久,敌援军从四面八方向缙云袭来。红军占领缙云三天后,回师楠溪。

    9月9日,雷高升又乘胜袭击瓯渠。瓯渠距温州城30公里,筑有碉堡。原来,西溪所有的土豪劣绅都视此地为安乐乡,携契据借约及贵重物件和全家男女老小,移居于此。瓯渠守敌一个连慑于红军攻克缙云的声威,不战而逃,红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瓯渠。他们没收了地主豪绅的大量浮财,烧毁了地主的房屋,然后返回表山。

    红军连克缙云、瓯渠,声势大振。温州国民党军闻报,"骇得不知所云",立即宣布温州全城戒严,城内"无论日夜,禁止演剧、燃放爆竹"。对浙南红军的两次大捷,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及时地作了报道。

    9月21日,红一师一部向台州进发,他们在胡公冕和雷高升率领下,会合黄岩的戴元谱部,攻打乌岩镇和黄岩县城。红军占领乌岩之后,国民党黄岩县长会同浙保五团倾巢出动。敌众我寡,红军队伍被打散。这一时期,国民党不断增兵浙南,"清剿"红军各部,浙南的豪绅地主也组织民团袭击红军,红一师的兵力损失不少。10月中旬,雷高升率红一师一部到达青田峰山,与张学东部会合。在青田北山白岩,他们又遭到国民党浙保四团和当地民团的袭击,牺牲了27人,青田籍士兵大多走散。雷高升率部到达瑞安高楼大京时,又遭敌包围,他率数百人冲出重围,折回永嘉,张学东则率部返回峰山。在敌人优势兵力"围剿"下,部队损失惨重,军部决定分散打游击。

    是年冬,西楠溪红军尚存雷高升部200余人,100余支枪;廿四垅部70余人,50余支枪;章旺部40余人,30余支枪。敌人集中兵力"围剿"西南溪。当地工作基础虽好,但给养十分困难,雷高升认为瑞安工作尚有基础,于是引军进入瑞安山区打游击。沿途不断遭受敌军尾追堵截,到达瑞安西区时,只剩40余人枪。

    这时,中共江南省委巡视员来到温州,指示撤消中共浙南特委,成立中共温州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为了"建立和巩固西楠溪红军根据地,仍决定让雷高升返回西南溪工作"。雷高升接到中心县委的指示,和王国桢一起准备回西楠溪。动身时,听说中心县委书记曹珍被捕,许多党组织遭到破坏。1930年12月,温州临时党务会议决定由王国桢任中共温州临时中心县委书记,雷高升任军事委员。雷高升到达西南溪时,那里的革命斗争已被敌人残酷的镇压下去,群众被屠杀约千人,房子被焚烧捣毁5000座以上,有的整乡整村成为焦土。

    1931年5月17日,王国桢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执行了"立三路线",到处组织暴动,而导致今天的严重失败。同志被国民党屠杀了700余人,我们最坚决的的干部如王金娒、金贯真、柴水香、潘心殷等,均于此时牺牲了。现在,革命战士被囚禁在黑暗的牢狱里,还有1000余人。各地党组织被摧毁殆尽,红军游击队得不到党的正确领导,也四分五裂,数年来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结晶,都完了。雷高升也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浙南革命带来巨大损失而痛心疾首,但对浙南革命斗争的前途仍充满信心。他们在报告的最后部分说:我们认为浙南革命的失败,是暂时受到的挫折,只要我们百倍努力,运用正确的策略,经过相当时间,必然能发动群众,向国民党进行更大、更剧烈的斗争。

    1931年6月,雷高升、王国桢在上海时,中共中央曾打算调他们两人离开浙南,去别地工作,但王、雷两人考虑到浙南的工作十分重要,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可替代他们,所以仍希望回去,等到浙南工作恢复以后离开。这样,雷高升和王国桢奉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肩负着重振浙南革命武装的重任,又回到了西楠溪。当时雷高升的妻子正在上海养病,为了不使妻子悬念,雷高升瞒过她,秘密潜回浙南。妻子发觉后,写信责问他,他回信说:"家庭重要,楠溪的革命大家庭更重要。自己既挑起了这副担子,就防不下了,既然干起来了,岂能半途而废!"

    雷高升回到浙南后,回合了永嘉五潄的胡衍真(号青鸡)、胡黄金,溪口的戴家业,港头的周启佑,石染的章华等旧部,并联合黄岩的戴元谱,永康的楼其团,仙居的金永洪等部,又活跃在永(嘉)青(田)仙(居)边界的崇山峻岭中。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雷高升采取避实击虚、与敌周旋的战术,使敌人的进攻屡屡扑空,而相机而动。8月5日,他率部攻下了溪下,国民党浙江省保安队第四团尾追不舍。他将敌诱至仙居吴坑山谷中,又会合了仙居金永洪部,共300余人,出敌不意,突然将敌包围。敌团长朱炳熙慌忙率部突围,在丢掉数具官兵尸体后,才得脱逃。在雷高升的率领下,红一师的游击范围不断扩大。敌人惊呼浙南"匪党越聚越多,势颇猖獗",纷纷"电催总部迅赐增兵防剿"。

    在敌人重兵"清剿"下,红一团在雷高升率领下,为了突出敌人的包围,并与福建红军取得联系,决定再次南征。1930年10月10日,雷高升在青田黄垟乡峰山,集中二营、三营和补充营1000余名红军,次日从峰山出发,经万山、平桥到东源宿营。遭遇省防军一个连来袭,红军奋起反击,将其击溃。红军续进在船寮击退小股民团拦截。红军南渡瓯江,经万盖、高市水碓基到三官石、东源头露宿。12日向巨浦、北山前进,13日到达白岩召开群众大会,雷高升在会上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号召群众组织起来,与国民党斗,与地主豪绅斗。16日上午,地主林佐青急忙将红军情况报告国民党青田县政府。17日,驻青田省防军四团三营、青田县保卫团加上永嘉县应坑陈华民团、瓯渠保卫团等敌军将红军团团包围。雷高升指挥红军奋力反击,战斗非常激烈,当场牺牲红军70余人。突围后,雷高升、张学东带领部分红军渡过小溪,向岭根撤退。在岭根击退前来拦截的九都民团,然后向景宁县大顺转移。第二天又转回岭根,在铁沙济村驻扎。为了稳定军心,雷高升率部向瑞安转移。进入高楼、大京时,又遭到国民党省防军袭击,红军再受严重损失。突围后,雷高升带领部分红军回到永嘉坚持游击战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