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锵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770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3日

铮铮铁骨 风范永存——林锵云同志传略

发布时间:2010-12-01 14:36:54      发布人: 天堂天使

       林锵云,又名馄池、昌文,1894年2月-生于广东省新会县沙岗乡大来里的一个工人家庭,少时读私塾,14岁便到香港当学徒。后来在外国轮船上做工,饱偿了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开始同情和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于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领导工农开展革命斗争

  1922年1月,林锵云参加了香港海员大罢工,认识到工人阶级只有团结起来进行革命,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以后他更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革命理论和觉悟不断提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他积极组织香港的洋务工人参加省港大罢工。后回到广州,被选为工人代表,出席了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并在罢工委员会举办的宣传学校学习,结业后担任罢工委员会演讲第一分队队长,到东莞、台山、开平等县农村发动农民支援罢工斗争,做出明显成绩。1926年夏,他又从事农民运动,任国民党南海县党部农民部干事。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到南海县九江教育发动农民参加农运,先后组织建立起10多个村乡农民协会。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他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便返回广州,找到邓发同志,被派到洋务工会中共支部工作。广州起义前夕,他串连了一批工人参加"十人团"和工人赤卫队。接着,他接受党的指派,参加调查广州市各区区署的警察和枪支数目。起义时,他在工人赤卫队中队负责政治工作,率队攻击广州市公安局对面的保安队驻地,将几百人的保安队全部缴械,并将缴获的重要文件、物品送到起义军司令部,后被留在司令部经理处工作。起义失败后,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翌年2月到香港,找到党组织,担任洋乡工会中共支部书记。

  1928年春夏之交,林锵云奉命返回南海县,在工作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着手恢复党的组织,先后担任中共南海县委书记、佛山市委常委等职。他找到失散的40多名共产党员,恢复重建了一批党支部,领导他们在白色恐怖下进行革命活动。

  1928年秋,林锵云被省委留在香港工作。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同港英当局串通一气,大肆逮捕屠杀共产量党员。他在这一恶劣的环境下,深入各处帮助建立一批中共支部或小组,教育一些党员克服消极悲观情绪,量使一部分党组织活动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得以开展。由于活动经费不足,他经常到饭店买些剩饭充饥,有时连剩饭也吃不上,仍坚持为党工作。1929年初,他担任广东省济难会救济部长,早出晚归慰问和救济被捕同志的家属,又筹款请律师营救出一些同志。后来他又担任香港工代会党团书记、中共九龙地委书记等职,经常到海员、洋务工人中去了解情况,组织工人参加秘密的斗争。1930年5月,他在香港的英国海军俱乐部当服务生时,以合法职业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使俱乐部成为香港海员、洋务工人活动基地之一。由于上级"左"倾错误的指导,他们发动的罢工遭到失败,参加罢工的工人全部被开除,加上中共香港市委机关被破坏,他又与党组织失掉联系。不久,因叛徒告密他由警察的围捕时跳墙撤离而脱险。

  脱险后,林锵云在香港有两个多月找不到党的关系,于是又去上海找党的组织。1931年春,他在上海与全国海员工会取得联系,先后担任全国海员工会特派员、全国总工会南方特派员等职,负责发展港澳地区的工人运动。是年12月上旬,他在香港海员工会布置纪念广州起义工作时,遭英国密探搜捕并关押50多天,后被港英当局无理驱逐出境。

  林锵云于1932年2月到上海,在全国海员工会负责太平洋航线海员的工作,不畏艰难危险,积极开展海员工作。翌年5月7日,他去轮船给海员送书报时,不幸被敌人拘捕,先后关押在国民党上海公安局、南京宪兵司令部。他被关押期间,坐水牢,受电刑,宁死不屈。敌人无奈,于8月间判他无期徒刑,将其先,后囚于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苏州陆军军人监狱。在狱中,他积极参加反迫害斗争,绝食斗争时遭敌人皮鞭抽打,坚决拒食,迫使敌人答应改善伙食和恢复放风。他在狱中认真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用手指沾水在地上练字,一连坚持三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上海沦陷,南京被围,他们这些"要犯"被国民党当局用船转移到安徽省高淳县农村,他和一些难友乘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看守们自顾不暇之机,砸开脚镣,获得了自由。后辗转到了武汉,于1938年1月找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终于回到党的怀抱。

  创建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百

  1938年5月,林锵云回到阔别10年的南海县,担任中共南(海)顺(德)工委委员。他在城乡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发展党的组织,教育党员准备武装抗日。1938年10月,日军大举进攻广东,10月下旬,南海、顺德、番属等县大部地方被日军侵占。林锵云即在顺德着手建立游击队,1939年2月于顺德大良组成顺德抗日游击队,他是游击队的领导者。在武器给养十分困难,日伪军不断"扫荡气国民党等各派势力霸占一方的情况下,他带领游击队坚持在番顺敌后,依靠群众,在大良等地袭击日伪军,不断获胜。1940年6月,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成立,他任中心县委委员,10月又兼任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中队长。他和中心县委成员、广游二支队负责人谢立全、谢斌、刘向东等同志一起,在敌后番禹涌边、顺德西海等地边整训部队、边战斗、边发动群众,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斗争,建立了西海抗日基地,予日伪军严重打击。1941年10月17日,伪军第四十旅等共2000余人,分三路进攻西海。他和谢立全、刘向东等率领独立第一中队等共250人,还有一部分民兵,多点阻击、反击进犯西海的伪军。经过近10个小时的战斗L,伪军遭到沉重打击,狼狈逃窜。是战歼敌1个团、击溃2个团,毙俘400余人,缴获各种枪械450多支(挺),被誉为"西海大捷"。1942年夏,国民党顽固派在珠江地区掀起反共逆流,暗杀广游二支队司令吴勤,进攻广游二支队。吴勤牺牲后,林锵云任代司令,在中心县委领导下,他和谢斌、刘向东等同志一起,率队粉碎顽军、伪军的联合"扫荡气围攻。他始终坚持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杨忠等一批进步的地方实力派,争取了一部分中间力量共同抗战。1943年春,在部队开辟与扩大抗日游击区时,他任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指挥,在禹南指挥全区部队打击日伪军。是时,日伪军多次"清剿"禹南等抗日游击区,又逢连年天灾,部队的吃穿等极端困难。他对部队经常进行人生观、理想前途、艰苦奋斗等教育;和战士同吃、同训练;设法到敌占城镇市桥购买药品,派员采制中草药,为干部、战士治疗和预防疾病,把平时省下来的鸡蛋等给病号吃。他十分关心体贴部属,慈祥可亲,干部战士亲切地称他"林叔飞"。

  为深入发展全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9月,林锵云和指挥部的领导及机关转移到中山县五桂刊山区。他参与领导多次重要战斗,在中山县取得打破日军"十路围攻"、"四路围攻"的胜利,在横门等战斗中不断获胜,建成了中山敌后抗日根据地。1944年,1月11日部队又在南番顺打开抗战新局面。与此同时,他十分重视部队的后勤及交通等工作,使部队建设得到全面发展。1944年10月1日,他任中区纵队司令员,10月中旬与政治委员罗范群等领导一起,率机关和主力大队挺进粤中,在粤中地区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是年12月他返回五桂山区,1945年1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梁嘉等领导一起,积极组织部队执行中共中央创建五岭根据地的战略任务。5月,当珠江纵队一部即将挺进西江时,他去东江罗浮山开会,7月被选为中共广东区委委员。为迎接八路军南下支队,共同创建五岭战略根据地,8月,广东区委决定成立粤北指挥部,他和王作尧、杨康华为负责人,率领部队1100余人从博罗县北上,至始兴、南雄一带。后因抗战胜利,南下支队北返,他们在粤一北地区领导部队和中共地方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争取和平,反对内战。

  致力工会和民政工作

  品为了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方针,林锵云等珠江纵队部分指战员于1946年6月以东江纵队名义参加北撤,7月到达山东烟台。他不久患病在烟台住院,10月国民党进攻烟台时,他带领100多名伤病员转移。接着,他到华东党校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城工部工作。1948年8月,他以两广解放区职工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兼组织部长。1949年4月,他作为全国总工会代表团成员,出席世界工联在意大利召开的代表会议。11月,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亚澳工会代表会议。

  1949年底,林锵云调回广东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省总工会主席等职,还被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他始终坚持配合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会工作,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发动各工会教育工人起骨干作用,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积极贯彻工会工作以生产为中心的方针,教育工人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劳动,努力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关心广大工人的生活福利,积极组织创办工人疗养院、工人医院、工人文化宫等,使工会工作做到生产、教育、福利三位一体。至1957年,全省已建立产业工会14个,省属市、县工会110个,会员达100万人。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曾帮助黄埔港解决进出口物资压港的问题,使该港连续几年超额完成装卸任务。

  林锵云在1957年后,担任广东省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副省长等职,主要负责民政工作。他认真贯彻党的优抚政策,抓好经常性的拥军优属工作,并主持了全省评划老区的工作。他经常深入老区了解情况,慰问烈属、军属,60多岁时还步行走访中山县五桂山区,帮助老区人民解决生产、建房等困难。他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得到老区人民的称赞。

  林锵云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生,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却遭到林彪反党集团的残酷迫害。1967年11月22日,他被"隔离审查气爱人张仕娥也被抓走。他被关押期间,对强加给他的罪名和诬陷,始终据理解释、驳斥,坚持党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他由于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于1970年10月2日含冤去世。

  1979年12月12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隆重举行追悼会,对他革命的一生作出了正确的评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