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7855
本馆由[ o8aqx ]创建于2010年01月15日

党内理论实践家吴亮平

发布时间:2010-09-30 11:54:17      发布人: o8aqx
吴亮平 (1908-1986),又名黎平、理屏,出生于奉化市忠义乡吴家埠村 (今属莼湖镇)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1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南洋中学,1922年跳级考入厦门大学,专攻经济学,1924年转至上海大夏大学,开始阅读瞿秋白 《俄乡纪程》等进步书刊。1925年11月,经共产党人恽代英的推荐,吴亮平和蔡和森、王稼祥、张闻天、王明等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革命的烘炉中。他勤奋学习,很快掌握了俄文,并精通英文、德文,成为中山大学最早的中国教员,并开始进行马列主义书籍的译述工作。 ']E~F$ ]  
  吴亮平是中共党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他就与张闻天合作翻译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列宁的 《国家与革命》等,自己则独立翻译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些译稿曾以秘密的方式传回中国,得到翻印。不过,吴亮平在翻译事业上的最大贡献还是首次独立地翻译了《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代表作之一,全书近30万字,内容丰富,涵盖多个领域,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1930年11月这本中文译著由上海江南书店出版,不久,在北平等地翻印,很快流传全国。1931年毛泽东率领红军打下福建漳州时,从战利品中发现吴亮平翻译的 《反杜林论》,如获至宝,一直带在身边,认真学习研究。1932年吴亮平进入中央苏区江西瑞金,认识了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高兴,赞扬国内首译 《反杜林论》的吴亮平 "功盖群儒,其功劳不下于大禹治水"。此后,多次请吴到自己住处,一起讨论《反杜林论》中的理论问题。长征到达延安后,吴亮平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将 《反杜林论》整部译本重新审校一遍,于1940年在延安由解放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次校订本。 oC@lL@6d <  
  吴亮平在翻译事业上另一有口皆碑的大事,是为毛泽东和斯诺当翻译,这在我国翻译史上极不寻常。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华·斯诺,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红区采访的西方记者,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竭力排除各种阻挠,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采访和如实报道,并根据这次采访所写的大量通讯,汇编成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此书译本在上海出版,为适应当时环境,书名改为 《西行漫记》。书中记录了斯诺与毛泽东的几十次对话,都是由吴亮平担任现场翻译。 《西行漫记》一书的出版,使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传播到国民党统治区和国外,从而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e6}Qb  
  除了翻译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外,吴亮平还是党内重要的政治活动家,指导和参与了左联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 (社联)的筹备工作。吴亮平不仅富有高超组织活动的才能,而且还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1930年,吴亮平利用一些进步刊物,积极参与了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这次论战实际上是五四以来政治思想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思潮之间的一次重要论战。吴亮平在 《中国土地问题》等文中,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与此同时,吴亮平还利用自己的特长,编写理论书籍,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编写的 《社会主义史》由江南书社出版,全国解放后曾经被列为 "新中国大学丛书"。他还撰写了一本 《辩证唯物论与唯物史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的思潮。这两本书的发行,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9mkn2<"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