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平为《西行漫记》纠谬
《西行漫记》这部名闻中外的专著,历来是被当作信史来读的。其中会有失实瑕疵,当初真没料到。
初见吴老,我说:“我已经不是初次认识你了。读《西行漫记》时我就认识了你。”听我这么一说,吴老笑答:“啊,你是根据斯诺对我的描写来认识我的。那里面有些地方不很确切!”
吴亮平是在一九三六年担任陕甘宁中央局宣传部长时,跟前来根据地访问的美国记者斯诺相识,并结成朋友的。后来,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特地写下了“年轻的苏维埃干部”吴亮平的身世。这段身世是:“他是蒋介石在浙江的故乡奉化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几年以前,因为他那显然有野心的父亲要叫他和蒋总司令的一个亲戚订婚,他就从家里逃出。吴是上海大夏大学的毕业生。在上海,帕特?吉文斯曾经逮捕他,使他在华德路监牢里关了两年。”就这段描写,吴亮平风趣地说:“我的父亲早就去世了,轮不到土改划成份。不过,如果要划成份,我看他决不是一个大地主,他早年在沈钧儒任校长的浙江法政学校读书。毕业后当过宁波第四师范讲习所所长。他没有土地,更谈不上有土地出租了。一直到北伐战争开始,他才离乡,到广东投身于国民革命,中间当过县长。但他不懂贿赂、应酬之类的官场诀窍,所以,只做一任,就丢了官。这以后,就一直失业在乡下了。”
“那么,要跟蒋介石的亲戚订婚的事有没有?”我好奇地问。
“有是有,不过情况正好相反。我父亲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在官场上吃不开,但社会地位还是有一点的,尤其在乡下。所以我父亲的一个朋友、亦即蒋介石的那个远房亲,曾提出要把他的女儿与我订婚。父亲是同意的,但我却不同意。不过,他也没强求我同意,因为他实在不是真的有什么''''野心''''。”
顿了一顿,吴老又说:“我离开家庭后,读书、革命,父亲都是支持的嘛。一九三0年,我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被捕,父亲还特地从乡下赶出来,替我找律师、打官司呢!顺带说一下,我这次被捕,直接抓我的也不是外国人。那是我在回家的路上,恰好在英租界地面碰上我在大夏大学时的一个同学,当时已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他一眼认出了我,竟冲上来扭住我的衣襟,呼喊英国巡捕。我就被捕了。”
《西行漫记》还记述了吴亮平为毛泽东与斯诺翻译谈话的经过。吴老认为大体准确,但也作了一点辨正。“在斯诺与毛主席整整几个晚上的谈话中,都是我做了翻译。毛主席谈自己的生平,以前没谈过,这是第一次,以后,似乎也再没有这样详细地谈过。谈话时,我把毛主席的话,作了简单记录,并译成英文,斯诺随听随记,谈话后,斯诺据此写成文章,经黄华同志译出中文,交毛主席审阅。毛主席作了几点改动,经黄华同志照改后送还斯诺。斯诺书中说,是我帮助把中文稿再译成英文稿,这不对了。你想想看,原先已经有英文稿了嘛,没有必要再译嘛。”
有趣的是,吴老给《西行漫记》中有关自己的部分纠谬,似乎也是“以前没谈过,这是第一次,以后,似乎也再没有这样详细地谈过”。而我呢,无意中挑起话题,竟然有幸赶上,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