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之:五指熬兵力挫群雄
正当我军斗志昂扬地与敌四十六军庭战的刘刻,广东区党委派人来海南传达党中央关于琼崖纵队北撤山东的指示(即“北撤”指示)。吴克之得知后.心想事关大局,首先必须严守纪律,在特委和纵队部作出部署之前,没有向下传达,稳定了部队情绪。同年8月,广东区党委又派人来传达关于琼崖纵队撤拄越南的指示(即“南撤”指示)。特委及时将坚持琼岛斗争不宜“南撤”的意见电报中央。lo月30日,党中央给琼崖特委回电明确指出:“你们意见很对,你们应当坚决斗争,扩大军队,扩大解放区……。你们应以占领整个海南岛为目标,将来再向南路发展。你们《坚持自卫反击再决议》是正确的。”特委接到党中央的指示后,立即召开会议作了传达,吴克之对此深受鼓舞和教育,对粉碎敌人的“清剿”更加充满信心。他和其他领导继续指挥第一支队在琼文地区大举出击、歼灭进犯之敌。不久由于国民党军队在华东战场上连吃败仗.放四十六军被调往山东。至此敌四十六军的“清剿”计划宣告破产。
1946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又从大陆调来四个保安总队,加上原在琼崖的保六、保七总队,共六个保安总队约有一万五千人,对我解放区进行所谓“重点进攻”、“分期清剿”。第一期“清剿”的锋芒直指活动在琼文地区的第一支队,妄图首先摧毁琼文解放区,消灭第一支队,然后向其他地区进发。反共干将蔡劲军亲自担任“剿共”总指挥。面对上述情况,吴克之认为:敌四十六军调走后,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形势发展对我军十分有利。于是他提出“敌进我退,放驻我扰”、“以分散对敌人之集中,以集中对敌之分散”的作战原则.率领第一支队跳出放“清剿区”,挺进敌后,积极寻找战机歼击敌人,打了一系列胜仗。1946年11月8日,他指挥部队在琼山的三江至美兰公路的竹子山伏击从海口开往三江的敌军车和三江出援之敌,激战一小时,毙伤敌五十多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二十余支。13日,敌保六总队长杨开东亲自率领一个大队五个中队的兵力向咸来乡进犯,寻找第一支队主力决战。吴克之采取集中主力伏击歼敌一部的战术,在罗射、美梁村伏击敌人,毙敌五十多名。第二天,敌人卷土重来,发动一千余人向咸来的乘坡岭进犯,吴克之指探部队英勇反击,又毙伤敌数十名。为避开敌主力的锋芒,吴克之当机立断,挥师转战文昌游击区打击敌人,先后在东岭、北温村击退敌人的进攻,歼敌三十多名。1947年1月,又诱歼大致坡之敌,缴获枪支一批。同时组织短枪队化装袭击琼山县城,缴获轻机枪两挺。2月,又接连攻克文昌的铺前、近号、烟敦及琼山的演丰等敌据点。
为了配合第三支队粉碎敌人向万宁县的六连岭和定安县的内洞山两个根据地的进攻,3月,琼崖特委和凉崖纵队部决定吴克之统一指挥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的主力共七个中队在琼东、乐会一带主动打击敌人,歼敌有生力量。吴克之遵照上级指示,率领部队在沙甫岭伏击敌军车,并诱歼长坡、加积出援之敌。这次战斗仅用半小时,共毙伤敌中队长以下官兵一百一十多人,俘敌十多人,缴获轻机枪五挺、掷弹筒三个,步枪数十支。敌人吃了败仗,被迫停止对我内洞山根据地的进攻。沙甫岭战斗后,吴克之挥师东进琼文,先后攻克文目的文教、东郊、白延、水北、冯坡、钢前等墟镊,歼敌三百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一百余支。接着挺进琼也,在南白村、博洽铺两次伏击敌人,共毙伤俘敌四十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二十余支。至此,蔡劲军对琼文地区的重点清剿被我军打退。
1947年5月,在琼崖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吴克之被选为中共琼崖区委员会委员,同时根据中央军委二月指示,增补李振亚和吴克之为琼纵副司令员。同年10月,琼崖独立纵队首次全军代表大会上,吴克之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他在大会上作了《典型战斗总结》的报告。他指出:我们部队从打小仗到打大仗,从简单的战斗到复杂的战斗,从游击战到运动战,从小部队作战到大部队作战,都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正确的军事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比较符合琼崖革命发展的规律和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所以取得了革命战争的重大胜利。今后我们琼纵要在打游击战的基础上,逐渐向打运动战的方向发展。他这一报告,符合实际情况,是战斗经验的总结,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会议期间还宣布了中央军委关于将“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的决定。据此,大会决定把琼崖纵队支队建制扩编为一、三、五三个总队。吴克之被任命为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三总队总队长和政委。
大会闭幕后,吴克之认真贯彻军代会精神,积极响应琼崖纵队政治部关于开展歼敌缴枪竞赛运动的号召,率领第三总队在琼东北至琼东南地区展开军事行动,采取伏击、袭击、“攻城打按”等战术,大举出击敌人,再次挫败韩双英的所谓重点防御,相机进攻的“清剿”计划。活动于琼文地区的三总第八支队共歼敌一O七人,缴敌轻机五挺,长短枪九十多支。第九支队在万宁、陵水地区歼敌一百多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六十余支。第七支队化装袭击乐会县的北整、围攻定安的石安培、大岭脚、琼山的山溪桥等战斗取得了胜利,共歼敌一百余人,缴获武器一批。这些战斗胜利,扬碎了敌人对琼文、乐万解放区的进攻,为配合琼崖纵队主力进军白沙、保亭、乐东,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期间,部队战斗频繁,吴克之一面指挥部队打仗,一面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除抓战时政治工作外,还根据琼崖区党委和琼纵政治部的指示,领导第三总队开展以“六查”(即查阶级、查思想、查立场、查作风、查工作、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位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组织纪律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大增强了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团结,为部队开展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夺取自卫斗争的新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8年,人民解放军各路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声势治大的反攻。琼崖区党委和琼纵总部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分析了琼崖自卫战争的新形势,也决定发动了秋季军事攻势。9月28口,担任秋季进攻前线总指挥兼政委的琼崖纵队副司令员李振亚在万宁县的牛漏战斗中光荣牺牲后,琼崖区党委任命吴克之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兼政委,继续指挥前线部队作战。吴克之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出敌不意,攻其不备.指挥部队从万宁转战安定,一举攻克石壁、岭门、乌坡、枫木等据点,然后立即挥师东进,突然攻击乐会县的重镇中原(今属琼海县),直逼加积。11月12日的中原之战,是一次攻坚战。该据点有敌人约一百五十多名,配备轻机枪三挺,设有坚固的碉堡、战壕、铁丝网等防御工事。当晚我突击队乘敌不备,突然发起攻击。敌人束手无策,只好龟缩在碉楼里顽抗。我爆破组临危不俱,用炸药毁了敌人的碉堡,毙伤俘敌三十余名,缴获轻机关枪一挺,步枪十五支。
1949年3月6日开始的春季军事攻势,是琼崖纵队作战史上一次最大的战役,琼崖区党委任命吴克之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兼政委。他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的“集中优势兵九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及党中央对琼崖纵队作战的指示,指挥琼纵三个总队的六个团兵力,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琼西南地区发起进攻。首战澄迈县的好保墟告捷,打响了春攻的第一仗。3月10日东进临高县海岸截击敌保三总队,歼敌一百余人。8月16日,他运用四面合围战术,攻打新州。新州是国民党倍县政府所在地,也是琼西沿海的重镇。这里驻有儋县政府、县政督中队、县义勇大队和敌四七五团一个炮兵连共三百多人。儋县的“地头蛇、县副指挥兼义勇大队长陈德尝曾以新州为大本营,疯狂地进行“清乡副共”。这座县城的四周构筑围墙、城门、碉堡等,敌人依命坚固的工事.严密防守.为了打好这一仗,吴克之糟心组织和亲自指挥。他主持团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发扬军事民主,分析判断敌情,制定作战方案。当天晚上,我军突击队通过内应,秘密进入新州县政府大院,突然发起攻击,敌人慌忙退守碉堡。吴克之亲临前沿阵地观察地形和敌人火力,直接指挥战斗,白天进攻受阻,就转为夜袭击,炸不掉敌人碉堡,就来一个“火炉烧猪”(即用于柴草木围堆起来点火燃烧),把敌人烧得哭爹喊娘,无处藏身。经过一天两夜的激战,攻克新州,计毙伤俘敌官兵三百六十五人,缴获迫攻炮两门,重轻机关枪七挺和一批武器装备。同时还攻克了王五、新英、光村三个据点。在战斗中,他很重视动员组织民兵和群众支前参战。围攻那大外围的南辰敌据点时,他依靠当地党和政府,发动了五百多民兵和群众配合主力作战,在南辰据点的外围挖战壕,筑工事,垒沙袋,把放入包围起来,成为瓮个之鳖。经过三昼夜的战斗,全歼守政,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4月19日,吴克之挥师南进,围攻石碌矿山(今昌江县)。这个矿山在日军占领琼崖时开采的一个铁矿,也是琼西南地区的一个重镇,国民党白沙县政府所在地。防守这个据点的敌军有四百多人,地形复杂,工亨坚固,易守难攻。吴克之对敌人采取军事和政治相结合的办法对敌发起进攻。是日拂晓,我军发起攻击,很快就扫清了矿山外围之敌,占领了制高点,把敌人团团包围起来。但敌人拒不投降,凭仗碉垒与我军对峙,吴克之得知被围困的敌白沙县长赵克刚是我第三总队工兵连政治指导员赵子平的亲生父亲,便决定利用赵子平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人。他和赵子平一起在前沿阵地喊话,敦促赵克刚一伙不要继续与人民为敌,赴快放下武器争取宽大处理。赵克刚听了亲生儿子的喊话,受到我军“放下武器,一个不杀”的政策感召,终于决定弃暗投明,带着一百多名官兵,一个接一个举手走了出来。随着,石碌外围的水民和宝桥两个据点也被我军歼灭。
吴克之发扬我军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战斗一结束,立即挥师南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接连攻克报板、东方、广霸、热水、海尾、吕化、昌化港、乌烈、沙地、通天、明山等十多个墟镇据点,迫使感城守敌弃城逃跑。至此除北黎据点外,昌江、感恩地区全部得到解放。春季攻势的最后一仗是围攻崖县九所(今属乐东县)战斗。九所是榆林、三亚至八所港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没有国民党乐东县流亡政府,榆林要塞守备司令部所属的两个中队,县自卫大队及义勇队共三百余人。吴克之对这次战斗采取“攻城打援”战术,力求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他用三个团的兵力,从东、西,北三面包围据点.用三个团的兵力(含预备队)埋伏位于九所林东的黄金山、龙虾蛤一带,歼灭畅林出援之敌。6日上午,榆林之敌出动一个营在梅东附近的六九蛤构筑工事待机出援九所。我打援部队立即隐蔽迂回运动断敌退路。经过一番激战,歼敌一个连。这次战斗共计毙伤俘敌二百七十多名,缴获重、轻机枪十七挺,八二追击炮两门,长短枪一五一支。春季攻势历时三个月,转战半个海南岛。据不完全统计,我军共歼敌二千二百九十多名,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解放了儋县、昌江、感恩县城和石碌矿山、广坝电站等二十座城镇,攻陷敌人据点二十八个,扩大了琼崖解放区。
1949年6月38日,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在白沙县毛贵乡召开“春攻”庆功大会暨反攻誓师大会,冯白驹在会上号召琼纵发扬成绩,再接再励,连续作战,争取夏攻的更大胜利。7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琼崖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琼崖纵队党委,由冯白驹兼书记,黄康、吴克之为副书记。同时,琼崖区党委决定集中三个总队的全部力量,由吴克之担任前线总指挥,指挥部队对敌人发起夏夏攻势。正在这时,国民党军队二十一兵团所辖的三十二军从山东的青岛败退琼岛。冯白驹针对敌情发生急剧变化,急令前线指挥部停止夏季攻势。
同年8月至12月,吴克之协助冯白驹指挥部队,挫败了敌人以五个师的兵力,分东、北、南三路向我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发动的进攻。12月下旬,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接到中央军委关于接应野战军渡海登陆的命令。从此,吴克之集中精力协助冯白驹做好接应大军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1950年3月初至4月底吴克之和其他领导人率领部队接应和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突破了敌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吹嘘的所谓“伯陵防线”,歼敌三万三千多人,于5月1日解放了海南岛。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指挥琼崖纵队追歼国民党逃散的残兵和地方土匪约一万余人,维护了社会安定,巩田了海南的国防。7月,琼崖纵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吴克之任副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