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总想要跳出花盆的盆栽
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一个残疾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什么是幸福?
漪然说,这个问题她曾想过很久。
后来总结出,幸福就是可以选择。比如,假日里父母的一句问话,今天想怎么过?她可以选择在家,或者去公园的草地上。
但大多数的日子,她无从选择。往往一觉醒来,全家已经进入运转,她需要快速地咽下早饭,不拖累父母迟到,然后在暗暗的屋子看书、阅读,等待着父母和弟弟的归来。
独立,是漪然最想要的幸福。她甚至讨厌去动物园,“不是不喜欢动物,只是不喜欢笼子”。
漪然曾尝试过独立。她说自己是总想要跳出花盆的盆栽。
弟弟上大学,她在家宣布,要求父母帮她买一间家附近的一楼小屋,她要独立去住。她还专门去看了房子,想得很充分,要求从客厅到院子建一条坡道,她好自己转轮椅进出;还要求洗浴处和床靠近,她可以顺利爬过去……
绝食、发脾气,多管齐下,父母终于妥协。
但最终的结果是,全家一起搬到楼下,因为父母说,家里再也没钱了,原来住的房子得出租,所以还是得和她住在一起。
真正搬到楼下,实际情形与想象中也相去甚远。客厅到院子处的不锈钢轨道,轮椅无法越过,一旦轧过,轨道就会损坏;洗浴的地方也不满意,高高低低……
“到头来,我还是要依靠他们的帮助过活!”
她从来没有如此期盼过自己是行动自由的。她甚至有一次梦见自己在游泳,四肢都可以使劲儿,每一寸肌肤都能够感觉到水的冰凉,结果醒来,失望至极。
父母包办了她的吃饭、洗漱,决定她的睡觉时间。她那时唯一能控制的,是什么时候上厕所,以及上网。
强烈的挣脱感在她接触到网络之后,得到缓解。不过没多久,她就在QQ群里和好朋友制定了一次计划周全的离家出走。
但最终,她临阵放弃。她说是胆小,但应该也有不舍。
后面的故事更为人所熟知。她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建立了小书房网站,接着,又发起了已经遍布20多个城市的“公益小书房”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漪然说自己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现实的,一个幻想的。
既然现实中的她,无法实现自由,那就在幻想王国中,坐着轮椅飞翔,纵横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