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涛等领导人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彰显对那段历史重视!
在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65年周年纪念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特意前往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
我们注意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雄伟,松柏苍翠,秋菊绽放。纪念馆前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大型雕塑“卢沟醒狮”巍然耸立。纪念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横幅。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大门两侧,威武的陆海空三军礼兵持枪伫立。
上午10时,敬献花蓝开始,参加敬献花篮的各界人士,排着整齐的队列面向纪念馆肃立。在军乐队的伴奏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激越旋律在纪念馆上空久久回荡。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首都各界群众分别敬献的7个花篮一字排开,摆放在纪念馆前平台上。花篮的红色缎带上写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军乐队奏起深情的《献花曲》,14名礼兵托起7个花篮,正步缓缓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厅,将花篮摆放到象征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型浮雕《铜墙铁壁》前。
胡锦涛等领导同志缓步登上台阶,走进纪念馆正厅,在花篮前驻足凝视。胡锦涛神情庄重地走上前去,仔细整理花篮上的红色缎带。随后,全场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默哀。
伟大胜利彪炳史册,光辉精神照耀千秋。这庄重肃穆的敬献花篮仪式,抒发了对抗战英烈的深切缅怀和无比敬仰之情,表达了人们继承英烈遗志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决心,也宣示了中国人民致力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坚定信念。
敬献花篮仪式结束后,胡锦涛等领导和各界群众代表走进展厅,参观“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这900多件文物、600多幅图片和大量雕塑、模型,全面反映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程,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深远意义和历史启示。
抗日主题展览从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照片、卢沟桥战斗场景沙盘,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头骨、日军实施细菌战化学战图片,有力的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中爱国学生游行浮雕、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电文、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策略的瓦窑堡会议会址图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的大幅照片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作用。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油画、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模拟景观、新四军挺进抗日前线的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地雷战地道战复原场景、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镌刻着姓名和事迹的抗战英烈环廊、海外华侨捐款捐物一览表等,表现了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疆场、共赴国难的英勇壮举。那一幅幅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示意图、美国飞虎队驼峰航线模拟景观、白求恩大夫为前线将士做手术的图片等,展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并肩作战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感人情景。尤其战败日军向中国呈递投降书的巨幅油画、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复原场景非常引人关注。这些既有图,又有解说的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英勇斗争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瞬间。
胡锦涛在参观时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尤其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从而进一步凝聚全民族力量,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胡锦涛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抗战的伟大意义,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对抗战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明确指出了我们当前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他号召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些声振寰宇,激荡人心,大气磅礴,催人奋进的讲话,如战鼓咚咚,在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之心。我们们一定要响应胡锦涛伟大号召,积极投身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洪流中,为强国富民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赵虎启 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