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9283458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0月26日

民国公子张伯驹和乱世名妓潘素相爱相守五十年

发布时间:2019-04-25 08:47:34      发布人: Jackson



张伯驹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他是袁世凯的表侄,北洋军阀元老、中国盐业银行创办人张镇芳的儿子,名副其实的京城大少。虽出身官宦世家,张伯驹却不喜军政、厌恶功名,是个只谈风月的雅士,生得玉树临风、眉眼风流,诗书戏曲、古玩丹青无一不晓,俨然一翩翩浊世佳公子。


那一年张伯驹到上海“走花界”,一见潘素便已钟情,当场挥笔写就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潘素便是张伯驹心中出塞的昭君,遗世而独立,这寥寥几笔也恰好写入潘素的心坎,她对张伯驹一见倾心,一对才子佳人便这样情定终生。


那是1935年的上海,那一年她20岁,他37岁。


美好的故事总是伴随着曲折,这对才子佳人的故事激怒了已与潘素有婚约的国民党中将臧卓,他听说此事后一怒之下将潘素软禁在上海西华路的一品香酒店里,不许她与张伯驹见面。


张伯驹从北平来上海,人生地不熟急得团团转,而潘素则坐在暗无天日的酒店房间里每日以泪洗面。这并没有打消两个人之间浓烈的爱意,张伯驹向好友孙曜东求助,两人在静安寺租了一套别墅,又趁天黑开车来到一品香酒馆,买通了臧卓守门的卫兵,成功救出了潘素。


不久之后,张伯驹带潘素离开上海,在她的家乡苏州迎娶了她。至此,那位名动上海滩的名妓潘妃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洗尽铅华、与张伯驹扶持一生的著名女画家潘素。

潘素自小学画,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天赋极高。都说文人相轻,但张伯驹在发现潘素绘画上的天分后反而大加赞赏,他是那个真正懂她的人,他也愿做她的伯乐,去洗净那些蒙在明珠上的灰尘。


他带她访遍名山大川、寻尽鸿儒雅士,在他的引荐下,潘素21岁便拜名师学画花鸟。最后就连张大千都曾赞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他们常常一人作画,一人题字。她的画,素雅空灵中透着温和宁静;他的字,潇洒飘逸中显露出闲散风雅。一个是天赋异禀的女画家,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贵公子。这样的两个人,真真是天生一对。


相守


他已落魄不堪,她却不离不弃


张伯驹在娶潘素之前,家中已有三房妻妾,他是包办婚姻的牺牲者,却也想做一个反抗者,因此年少时他的风流曾为上流社会所称道,但在遇见潘素之后,一切风流韵事都与他绝了缘。


张伯驹的后半生经历坎坷,落魄不堪,之前的几位妻妾都陆续与他离婚,唯有潘素选择留在他身边,与他相伴一生。


局势动荡,为了不让国宝古董流落海外,张伯驹倾家荡产以高额拍价收购这些古玩,身边的亲人好友都指责他是败家子,唯有潘素理解他、支持他。1941年,汪伪政府的一位师长看上了张家收藏的珍奇字画,便绑架了张伯驹并放话给潘素,说不拿出三百万赎金就休想赎人。潘素知晓那些藏品对张伯驹的意义,她一件藏品都不肯变卖,而是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四处奔走求助,终于凑齐20根金条赎回张伯驹。


1967年之后,张伯驹这个曾经的贵气公子变成了落魄老叟,潘素却仍然不离不弃,通过替人画书签赚钱养家。


1975年,在张伯驹年近耄耋,与爱妻潘素小别,到定居西安的女儿家里暂住,即便是短暂的分别,他对她还是情深款款,写了首《鹊桥仙》给她: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


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


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


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


那时候他们的婚姻已将近四十年,却仍相濡以沫,爱意不减当年。七年后,他去世。再过十年,她也随之而去。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