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2-03-07 22:38:20
发布人:
qyk0722
前两天有朋友告诉我,戚成纯在异国求学时突然病逝。当时虽已是深夜,但我仍立马到网上去查阅相关信息,看到确凿的噩耗和亲朋好友的悼念文章除了十分震惊外,还有随之而来的悲伤与哀戚。一个充满阳光的年轻生命怎么会突然说去就去了呢。 我是戚成纯父亲的同事。虽然知道他的儿子很优秀,但真正接触只有过三次。然而就是这三次却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戚成纯还在梅山读高中和他母亲一起在南京生活。我正好有个回梅山出差的任务,戚成纯父亲便托我去他家取些东西。当我和戚成纯母亲电话约好过去时,戚成纯立即放下手上的作业跟他妈一起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不仅给我端来茶水,还主动坐下来和我聊起家常以及他爸爸在上海的工作。一个中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客人从多个话题切入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本以为,一个孩子在家里遇到父母的客人能主动出来打个招呼就不错了,要是再能递个茶水就是相当好了。而戚成纯尽管和我素不相识,初次见面就能像邻居那样和我聊上半天的话。他那憨厚永远面带微笑的表情,真让人感到舒服。事后,我跟戚成纯父亲说起,你的儿子真是有礼貌、很阳光,并以此还教育过我自己的孩子。 第二次接触是戚成纯已到上海就读于华东理工,我们单位利用周末组织了一次到杭州旅游的活动。由于可以带家属,我选择了陪伴八十多岁的父亲,而戚成纯随父母一同参加。在整个旅游的过程中,戚成纯阳光男孩的形象给更多的叔叔、伯伯和阿姨留下好的印象。一路上,他并不只是粘着自己的父母,而是以很自然的状态融入到由多个家庭组成的大集体之中。他能主动和我们每一位打招呼,亲亲热热和大家一起交流。对我年迈的父亲更是会细心搀扶多加关照,为此在活动结束时我父亲还特意提出要和他一起照个相。如今我父亲虽然忘性很大,但对这次短暂的相处却能清晰地回忆出当时的情景。 第三次也是我和戚成纯的最后一次接触。这是在我们单位一次年会的聚餐上,他落落大方地参加叔叔、伯伯、阿姨聚会时所发起的各项活动。在整个会餐上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的亲和力全然没有独生子女所普遍会有的自我特征。 戚成纯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悄然离世,但他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存在每一位与他相识过的人们的脑海里。我们在悼念他的同时,也衷心期望他的父母能节哀顺变、坚强和保重。衷心希望所有年轻的朋友在追求事业和理想的进程中关注健康;珍惜生命。 金 挺 201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