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全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004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谢姓开国将军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1-10-30 23:12:40      发布人: 天堂天使

谢富治上将
谢富治(1909-197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工人纠察队,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任宣传队队长、连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红9军26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川陕省委组织部部长。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训处主任、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385旅政治委员,太岳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太岳纵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8纵队司令员,1947年与陈赓司令员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陈谢兵团),强渡黄河,进军豫西。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政治委员。曾参加渡江、解放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川东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云南军区、昆明军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委办事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参与林彪、江青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8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原《悼词》。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宣判时,因谢富治已经死亡,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1955年曾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依法剥夺谢富治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3月26日因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3岁。

谢有法中将
谢有法(1917-1995),江西省兴国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六师16团2连文书,军委直属队后方政治部宣传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9兵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基本建设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顾问。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年龄最的中将(时年38岁)。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谢良少将
谢良(1915-1991),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第8师炮兵连政治委员,第24团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红5军团第13师37团政治委员,西路军第5军第2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在甘肃山丹县战斗中负伤截去左腿。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留守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时,立一等功。后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6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炮兵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位独脚英雄,于1991年11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附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唯一的独脚将军
用一位作家的话说,谢良将军是位多次走入地狱的人,但他次次返了回来,靠的仅是那一只腿。在西路军一次战斗过后,警卫员突然发现谢良腿部有鲜血,在这以前,谢良竟没发现自己负伤。原来,他脚上早就中了一枪,只是情势紧迫,没有觉得。几天过后,因无法治疗,眼见化脓,子弹却无法取出。万般无奈,他让人用一把大剪刀,活生生将逐渐变黑的脚趾剪掉——就这样,后来连脚掌也失掉了。
1939年毛泽东得知谢良失去左腿,关切地说:“才20多岁嘛,很年轻,腿没了,怎么办?上苏联去治。”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批准他去苏联治腿伤。在去苏联途经乌鲁木齐时,正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谢良滞留新疆,后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坐了4年牢。在狱中他自学了《辩证唯物主义》、《联共党史》、《资本论》等著作,还利用《俄华字典》自学了俄文,写了30万字学习笔记,为他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自学准备,谢良开始了创作。在狱中他完成了处女作《在新疆女监狱中的斗争片断》。开始他写了几万字,但被狱卒搜去烧掉,这样四易其稿,最后终于在解放区华北新华书店出版,还翻译出版了《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等许多论著。
此后,几十年如一日,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坚持写作。至今他已出版了《边城女囚》、《铁流后卫》、《五颗红星》、《独脚将军传奇》等七部小说。回忆录。其中《铁流后卫》曾一版再版,发行数十万册,并被译成朝鲜文于1983年出版。1980年谢良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挂将军衔的作家。故有“将军作家”和“独脚将军”之美称。

谢明少将
谢明(1915-1985),江西省于都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于都县桥头区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于都县古龙冈区委书记,少共国际师第45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1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2支队6大队政治处主任,第5大队政治委员,第4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政治部主任,热西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热西地委书记,热西军分区司令员,热河军区独立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2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政治委员,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政治学院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4月21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谢锐少将
谢锐(1914-1987),江西省弋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0军33师59团担任青年干事,红10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铅山县少先队队部部长,1934年底被团县委撤职,调任闽北分区少先队部干事。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任金资贵特区委书记,闽北独立师第4纵队1支队政治委员。挺出外线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立足于群众,时刻不忘做好群众工作,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军事清剿,在资光贵一带坚持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排长、连长、宣传队队长、营政治教导员,第2师6旅18团营长,第5旅14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2师5旅13团团长,第5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7纵21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25军75师师长。渡江战役时,我军占领南京后,25军奉命东进追击逃敌。25军74师师长张怀忠率领部队越过芳山镇,在湾沚镇与逃敌遭遇,74师冒雨打退敌20军多次进攻,关闭了敌军南逃之门。谢锐手下的一个团与敌接触,得知敌军为20军全部、99军一部和一个保安旅。谢税率75师以最快的速度直插敌侧后,与74师将敌合围,首创一个军歼敌一个军辉煌战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参谋长,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任装甲兵学院副院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5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73岁。

谢斌少将
谢斌(1914-——),原名谢海龙,江西省吉安市人。1930年9月在吉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4军第2师5团战土、班长、排长,红1军团第2师特务连连长,红15军团第73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第73师217团参谋长、团长,红15军团教导营营长,第73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冬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队长兼军事教员、支队长,抗大第3分校大队长。1940年春调广东珠江三角洲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后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珠江三角洲的沙湾、西海、林头、南荫、翠微、横门、乌头山和**伪军对中山地区的四路、十路围攻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5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8师副师长,第9师师长,第三野战军7兵团第22军66师师长。参加了洛阳、开封、睢杞、济南、淮海、渡江、进军浙江等战役。在济南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一等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上海航空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参谋长,华东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第5军军长,福州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83年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云晖少将
谢云晖(-2002),四川省冕宁县人,大学时代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参与发起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新四军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青年科科长,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第5分校训练部副部长,抗大苏中大队政治委员,抗大第9分校政治主任,新四军第6师16旅48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第1师3旅8团政治委员,第8纵队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皖南、苏南、苏中等地坚持抗日和反顽斗争,参加了郭村保卫战、黄桥战役、盐阜反扫荡和天目山战役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第8纵队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8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第23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参加了苏中、涟水、鲁南、枣庄、莱芜、孟良崮、濮阳、豫东、济南、渡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干部部副部长、第9兵团政治部代主任,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从朝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解放一江山岛及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1960年任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1970年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1月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谢正荣少将
谢正荣(1918-197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0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3师230团排长,红28军第81师通信连连长,红军大学步兵科第2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五台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5大队营政治教导员,第6大队营长,第4团副团长,第4纵队11旅31团团长,第11旅副旅长,第19兵团64军191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64军191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191师师长,在朝鲜升任64军副军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第64军军长、第50军军长,1969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省国防工办党组书记兼主任,主持修建成昆铁路。1971年8月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在中共十一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77年12月4日逝世,终年59岁。

谢正浩少将
谢正浩(1914-1992),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时期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3军第9师26团排长、第1师2团连长,红1军团防空大队副大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关中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771团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教导旅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6军16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副参谋长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副参谋长,铁道公安部队参谋长,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副参谋长,回国后,任海军旅顺基地参谋长、副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海军学院高级班。任东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1965年参与指挥崇武以东海战,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永昌”号炮舰,击伤“永泰”号猎潜舰。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9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著有《谢正浩将军著作集》。

谢立全少将
谢立全(1917-1973),江西省兴国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司号员,红21军123团连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5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美国记者斯诺把他采访的通讯编着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2月中译本在上海出版。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而改名为《西行漫记》。《西行漫记》的封面是一位英姿焕发的红军号兵,迎着朝阳,吹奏前进的号角。吹号的就是谢立全。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中共中央派谢立全和谢斌参与组建珠江三角洲抗日武装,1940年6月,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成立,统一领导南番中顺地区党的组织和抗日武装。8月,广东省委将谢立全和谢斌分配到中心县委,负责军事工作,以五桂山为根据地,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大队,并建立了民主政权。任广州市郊游击第2支队副司令员,珠江部队副司令员,中路游击队指挥部副指挥,中区抗纵队副司令员,广东人民抗日军参谋长。国民党的一些部队也同共产党结合,组成一支“抗日歼伪,保卫家乡”的游击队伍。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同日军共进行了140多次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30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5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3年10月30日逝世,终年56岁。著有《珠江怒潮》、《挺进粤中》等。

谢甫生少将
谢甫生(1902-1985),湖北省大悟县人。1921年以后就读于武汉中学,在董必武、陈潭秋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影响下,研读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927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河南、陕西、湖北、天津、上海从事兵运、情报联络工作。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置个人身家于不顾,往返奔走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传递情报,负责联络。及时准确地向党中央提供重要军事情报,为保卫第三国际驻远东代表的安全做出了贡献。1938年参加了冀东暴动。冀东暴动是中共河北省委和冀热边特委在冀东8县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4纵队参谋长和挺进军参谋主任,晋察冀分局社会部派遣科科长,负责对东北日军的情报工作。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16军分区参谋长,本溪地区与南满军区参谋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第29执行小组组长,辽东军区副参谋长,第3纵队参谋长,1948年任独立5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第5舰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主任,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海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海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58年离开军队,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1963年离任回国,1964年担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9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谢忠良少将
谢忠良(1913-1983),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到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学习,编在工兵连第二期,这个学校的校长兼政委是刘伯承,工兵连的指导员是邓小平的妻子阿金。谢忠良当时文化水平很低,学坑道作业时,连“垂直掘进”和“水平掘进”都不懂,计算流速时,45米除以38秒也算不出来。学校十分刻苦,不仅学会了识字,还掌握了坑道作业、操舟架桥、门桥漕行、河川测量等知识。刘伯承对工兵连十分关心,亲自给谢忠良讲过射击学的课程,还交代学校照顾工兵连,工兵连的菜金每天比步兵连、炮兵连和政治连高三分钱,碰到晚上作业,还有夜餐。1932年6月在红校毕业,成了一名工兵。以后在战斗部队当了连长、营长、特务大队大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被派到新四军任军部参谋,军部教导队工兵主任教员,军参谋处侦察科长。皖南事变时,项英、周子昆和军部作战科长李志高、侦察科长谢忠良等隐蔽在蜜蜂洞。项英、周子昆、项英的副官刘厚总、周子昆的警卫员住在一起。刘厚总杀害了项英、周子昆。谢忠良听到枪声后赶到现场,掩埋了项英、周子昆。后担任新四军第2支队参谋长,第7师55团团长,浙东纵队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3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先遣纵队1支队支队队长,先遣纵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干回了老本行。后任福州军区工程兵主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6月28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谢国仪少将
谢国仪(1907-2000),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28年参加赣西南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特务营班长,江西兴国县西江村自卫队队长,红3军团第6师16团连长,第4师11团连长,军委警卫营营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抗大第2分校直属支队支队长,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5团副团长,团长,雁北军区第5军分区广灵县区队队长。带领部队开展反蚕食斗争,发展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副司令员,河北军区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军区编练指挥部司令员,华北军区补充团集训指挥部部长,北京军区司令部动员处处长,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山西省军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5月24日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93岁。

谢锡玉少将
谢锡玉(1916-1995),江西省莲花县人。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通科招待所代所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第3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兼政治教导员,陇海南进支队第3团政治委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5纵队3支队8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2纵6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1军6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涟水、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第4混成旅政治部主任,空4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4师政治委员。回国后,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空3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广州军区空军汕头指挥所政治委员,空7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9月6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9岁。

谢胜坤少将
谢胜坤(1911-2005),江西省万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5师14团战士、班长、司务长,红军合作总社采办科长,红军学校教导团供给处处长,红3军团团供给处主任,红1军团师供给部粮秣科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陕北反击战、东征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兵站第二科科长,新四军第4师供给部部长,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反摩擦和巩固豫皖抗日根据地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6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筹备委员会代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4月6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

谢振华少将
谢振华(1916-——),江西省崇义县上堡乡甲子村人。1929年参加当地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3军团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第5师14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二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委员,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0年任新四军三师组织部长兼敌工部长。1941年任团长兼政治委员。1945年任苏北淮海军分区政委兼华中军区新10旅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12纵队副政治委员兼35旅政治委员,找第12纵队司令员,第30军军长,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一、二总队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兼军区党委书记。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10月39岁时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家祥少将
谢家祥(1914-——),江西省瑞金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任红9军团3师9团技术书记、连政治指导员、军委警卫营特派员,总政治部锄奸部干事,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1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教导大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任热辽纵队22旅65团政治委员,第22旅政治部主任,第8纵23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45军134师政治委员。23师是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原红9军团老部队)为基础,加上热河军区警卫团等部队组建成冀察热辽军区独立16旅,后编为23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54军政治部主任。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回国后,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任第54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1970年到1975年任成都军区第4政委。1969年12月,中央决定刘结挺、张西挺停职,接受批判,并增补谢家祥、谢正荣为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4年调回军队。1971年到1979年,还担任了四川省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是邱会作所说的“九大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咱们8纵就出了10个。”之一。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福林少将
谢福林(1917-1976),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宣传队队长,红15军团7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宣教股股长,冀鲁豫支队第3大队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新3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第5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7纵19旅政治委员,浙江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陇海、
济南、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副政治委员,第21军副政治委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政治委员。回国后,1957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61年任黑龙江省军区政委,1969年任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76年4月26日逝世,终年59岁。

谢镗忠少将
谢镗忠(1918-1989),江西省赣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团第3师8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32军教导队代政治委员、第96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359旅718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警备第1旅1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第30旅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6旅、17旅政治委员和独立第1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1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2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海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部部长、文化部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2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71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先辈们的伟业,我们该缅怀和继承


    写信时间:2011/11/08 23: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