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扛不起二人转传承的大旗
2008年01月25日 09:41:53 | 来源: 浙江在线 | [进入论坛] |
民间表演艺术家赵本山,日前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承担起传承东北二人转的重任。同时入选的还有辽宁省黑山县李秀媛、吉林省王中堂、黑龙江省海伦市赵晓波和石桂芹。(新华网1.24)
举办二人转艺术大赛挖掘优秀二人转人才,拍摄《刘老根》让二人转全国闻名,打造《刘老根大舞台》开拓二人转演出市场,二人转之所以这么火,赵本山功不可没。与推荐名单上的王中堂、李秀媛、赵晓波等二人转艺人相比,赵本山的名气最大,影响最大,成为二人转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似乎也是板上钉钉,可赵本山真能扛起二人转传承的大旗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呢?按照有关规定,传承人要全面掌握相关技艺或者掌握全部过程,而且有较高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有相当影响,有代表性的作品传世。这也就是说,“非遗”的传承人首先要从事的是本行当,而且有一定成就。传统京剧类的梅葆玖、尚长荣、昆曲大师张继青、评剧一代宗师筱俊亭,这些老艺术家可谓名副其实。赵本山虽然一再说自己是二人转演员,二人转是自己的根,为二人转的传播也做了不少贡献,可他并没有什么有代表性的作品传世。从这一点上看,赵本山只不过是二人转艺术的传播者并非继承者,让他来为二人转代言显然有些名不副实。
从《摔三弦》之后,作为二人转演员的赵本山已然远去。作为“小品演员”的赵本山远比“二人转演员”的赵本山有名,而在人们的印象之中,赵本山也只是一个小品演员,二人转只不过成了他的副业,在有些时候为他锦上添花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赵本山对二人转的贡献在于让二人转走上了正规剧院,走向电视,登上了大雅之堂。从黄色二人转到绿色二人转,赵本山的努力值得赞赏。但是他和他的弟子们把二人转艺术也引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二人转的小品化。看看《刘老根大舞台》上的二人转演出,无论歌曲还是情景剧,都没有脱离开赵本山小品的影子。而赵本山本人除了用二人转的曲调唱唱《刘老根》、耍耍手绢之外,似乎没有亲自演出过什么二人转的经典曲目。
把二人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拯救那些濒临失传的老戏,老剧。尤其像“四梁四柱”、《双锁山》、《华容道》》、《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这样的传统曲目。正如一部分老艺人所言,赵本山的二人转并不是大家关注的需要抢救的二人转,虽然他是二人转艺人出身,但是他所会的段子甚至比不上他的一些徒弟。
如果没有小品,赵本山或许会成为二人转的领军人物。而现在,演小品,拍电视剧,办公司,多栖的赵本山为二人转所做的一切更像是怀旧和感恩,因为没有二人转的根底,就没有如今的四面威风的“小品王”。可非要让他扛起二人转传承的大旗,那看重的无非就是他的名气罢了。赵本山是“小品王”,但他并不是二人转大师,他也扛不起二人转传承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