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2107767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3月18日

求学生涯

发布时间:2011-03-18 11:19:2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康熙五十二年(1713),钱载始至曾叔祖钱纶光家,拜见钱纶光妻陈书,“始见太夫人画”,陈书“画尤工,山水、人物、花草皆清迥高秀,力追古作者”。陈书的画艺给钱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雍正七年(1729)钱载参加乡试落榜后,始临摹陈书画,并自出新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云:“(钱载)工花木兰竹,得南楼老人(指陈书)传,以水墨名家著……余藏有墨笔玉兰大帧,简淡古雅,不假雕饰。”指出钱载画法源于陈书,具有“简淡古雅、不假雕饰”的特点。陈书尤重钱载,曾命载授其孙钱汝鼎、钱汝诚书。
  钱载七岁时,从舅朱修永送其至章家学塾读书,次年转至彭家学塾,塾师为曹檟。曹檟通五经,主理学。钱载在曹檟的教育下,很早就接触了理学。康熙五十七年(1718),载父钱炌自京师归,亲授载学业。钱炌深受陆奎勋、朱彝尊的影响:“大夫学举业于陆堂陆先生,讲经学于竹垞朱先生。”在钱炌言传身教下,陆奎勋、朱彝尊思想对钱载有所影响。钱炌还经常提及范仲淹置义田以赡族人之事:“康熙戊戌(1718)大夫归自京师,油灯夜坐,始闻与先夫人愿仿文正范公义田赡族,自后常常言之。”钱载此后亦认识到了添置义田的作用:“前此轮直,既岁收,所入三股均分。岁凶则有米者让无米者。后此其仍择贤,两岁一更。先纳国租,后分家米。岁丰,即人多难足,亦米少,必均矣。”设义田可“纳国租”,亦可助无米者,可谓益国益家。雍正五年(1727)钱载拜师桑调元。桑调元主理学的思想对钱载有较大的影响。
  雍正三年(1725),钱载与朱沛然、陈向中、祝维诰、王又曾定交。其经常集会,曾合五家诗钞为一集曰《南郭新诗》。钱载还与汪孟鋗、汪仲鈖兄弟、万光泰、朱休度、诸锦、金德瑛等交往,谈诗治学,形成诗歌创作上有共同创作倾向的流派—秀水派。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