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2107767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3月18日

仕宦生涯

发布时间:2011-03-18 11:18:3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雍正十年(1732),钱载娶同郡安桥张氏为妻。三年后,浙江总督程元章保举钱载参加来年博学鸿词科,次年钱载北上京师应试,不中。载为一介书生,无营生能力,家境日窘,为减轻家庭负担,载曾至德清授课。家庭重担全落在其母朱夫人身上,因劳累成疾,朱夫人卒于乾隆六年(1741),六年后,父丧。父丧百日,载入京师拜见从叔祖钱陈群,陈群为钱纶光子。不久随陈群南下至南昌,始识蒋士铨,从此结下深厚友情。乾隆十四年(1749),载同蒋溥随驾出塞,归后介福、嵇璜荐载以经学补教习。次年,载考取八旗教习。
  乾隆十七年(1752)三月,载中顺天乡试。八月参加会试,庭对中二甲第一名,改庶吉士,年四十五,实属不易。对此,钱陈群在《喜闻从孙载南宫捷音即次诚儿韵》有言:“琢成楮叶廿年迟,著论韩公伸纸时(自注:今年钦命题即廿年前载中副车题也,与退之《不二过论》题相类)朵殿争看和氏璧,琼筵笑插菊花枝。云边独鸟终先到,涧底寒松受晚知。华国文章从此大,二厅风月属经师。”对钱载中进士前的境况和钱载的才能做了肯定。总的来说,钱载的仕途生涯是比较顺利的。乾隆对其比较优渥。钱载曾多次充乡试、会试考官,曾奉命祭告陕西、四川岳渎及历代帝王陵。官至礼部侍郎。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原品休致。
  但是,钱载仕途生涯也时有波折。最著名的一次是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钱载祭告陕西、四川岳渎及历代帝王陵归来后,奏考尧陵应在平阳,不应在濮州。此论一出,引起轩然大波。“经大学士、九卿议驳” 后,钱载依旧坚持上奏,其在《再陈尧陵摺》中言:“切臣遵旨次第查考尧陵,考得平阳之尧陵属实,濮州之尧陵属虚。敬谨具摺覆奏。奉旨:大学士、九卿会同该部议奏,钦此。礼部主稿议驳,覆奏奉旨依议,钦此。臣自应默息,何敢复陈。但臣原奏只辨尧陵之有无,并未尝敢一字涉及改祀之处,然即此一事之议,礼教攸关。臣敬谨再奏……”
  但钱载的奏折再一次遭到严斥:“钱载本系晚达,且其事只是考古,是以不加深究。”并给出了大量理由驳斥钱载之说。钱载本意只是“辨尧陵之有无,并未尝敢一字涉及改祀之处”,正如乾隆所斥那样,“其事只是考古”,那乾隆何以如此大动干戈?因为“乾隆元年,以山东巡抚岳濬奏,自东平改祀濮州”,如果依钱载言,那么说明以前乾隆所祭尧陵为误,因此钱载此说被斥难免。此为其一;其二,乾隆从维护统治出发,对于因此事可能引发的危机作了详细考虑:“若遇朝廷政治,亦似此哓哓不已,朕必重治其罪。即如明季诸臣,每因遇事纷呶,盈庭聚讼,假公济私,始则各成门户,继且分树党援,以致无益于国政,而国事日非,不可不引为炯戒!”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