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伟:我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
尤其伟,字逸农,1899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书香世家。其父为前清秀才,淡泊仕途,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业余做些小的科学实验。尤其伟从小耳濡目染,逐渐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向往。
1920年7月,尤其伟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2年南京高师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尤其伟由专习生物而转学昆虫。1924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同时补读大学病虫害系课程。在校期间,他不仅努力钻研书本理论,还注意联系实际。1922年和1923年,曾参加南京、苏州蚊蝇驱除工作,锻炼了实干能力。他参加了我国最早的昆虫学术团体“六足学会”。在张巨伯、邹树文、胡经甫、张景欧等教授带领下,或每周、半月集会一次,切磋学术问题;或采集、收藏标本,进行研究,丰富了知识。
1922年,江苏省昆虫局在东南大学农科扶持下成立。草创阶段亟需人才,尤其伟被指定在该局兼任技术员,从事飞蝗研究。1926年和1928年,苏北两次蝗害猖獗,他分赴南京郊区及海州、宝应、高邮、南通一带指导治蝗,工作卓有成效。1928年暑假,东南大学改为中央大学,尤其伟升任讲师,开设棉作害虫课,同时兼任江苏省昆虫局技师。同年3月,他公费赴日本考察昆虫学,收获颇丰。
那时,我国的昆虫学事业正处在发展初期,昆虫研究机构在一些地方先后成立。1929年1月,尤其伟应同窗好友杨惟义之约,前往南昌筹备江西省昆虫局。该局成立后,杨惟义任局长,尤其伟任技正。在一年多时间里,他从事仓库害虫研究,培训业务骨干,组织采集标本,举办昆虫展览,为该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30年8月,尤其伟经业师张景欧介绍受聘于广东中山大学,先后任该校农学院昆虫学助教授、副教授和指导教授。同时兼任广东省农林局昆虫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主编昆虫学术刊物《虫》。3年中,除教课和指导学生研究,还从事水稻剃枝虫(即粘虫)和地螱的研究。
1933年8月,尤其伟在江苏南通学院任教授。南通是著名的粮棉产区,他在教学之余,结合生产需要,进行棉作害虫、小麦害虫的生物学和防治研究,以及杀虫药剂的试验推广工作。他同时在致用大学等院校兼课。1942年,兼任南通学院农科科长及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还兼任上海市社会局农林科科长和上海商品检验局技正。
1949年2月2日南通解放。尤其伟被推举为南通学院临时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8月,他作为苏北代表,出席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被调往扬州筹建苏北农学院。
1952年10月,尤其伟接中央高教部和林业部调令,重返阔别20年的广州,参加组建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即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前身),他以极大的热情主持并参与了我国热带作物虫害的研究。
尤其伟的晚年是在逆境中度过的,但是他秉承周总理“儋州立业,宝岛生根”的指示,不顾老病兼迫,顽强地进行科研、教学和著述。在最后10年间,他兼任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教授。除教学外,在等翅目区系划分和分类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还制订了长期的研究和著作计划……可是这些都被“文化大革命”毁于一旦,他也因患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于1968年10月18日与世长辞,终年70岁。
尤其伟1957年10月加入九三学社,任广州分社筹备小组组织委员。先后曾担任过中华全国科普协会苏北分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南通分会会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