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吉林省和龙市女信访局局长黄春霞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3742814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5日

和龙百姓都说:“黄春霞像我自家姐妹。”

发布时间:2015-10-15 08:56:0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在和龙,常常会听到人说:“黄春霞像我自家姐妹。”

说这话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该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和多么平等的关系,才能让他们自信地将一个局长称为自己的家人?

韩喜贵是和龙市福洞镇南阳村村民,2014年,他和村里70多户村民将自家的玉米卖给一家烘干厂,总价为300多万元。隔了许久没有得到售粮款,他们找烘干厂老板要钱,答复的却是一句“没钱,爱上哪告上哪告”的话。村民们集体来到信访局上访,因为生气,村民说啥的都有,难听的话很多,黄春霞一点没生气,依旧态度和善地了解情况,帮助村民协调,最终分文不少地帮大家拿回了卖粮款。

韩喜贵说,黄春霞真的就像自家人那样理解我们,为我们着急,我们农民接触的干部不多,黄春霞是最好最贴心的一个。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黄春霞常和同事说。

“有困难,就找我,即使我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也要奉献我的一腔真诚!”黄春霞常对上访人说。

黄春霞的真诚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关心、关注中。她常常拿自己钱为上访户买吃的,买车票,买生活日用品。

2014年秋天,黄春霞办公室来了一对农民夫妇。“黄局长,你快拿着吧,你借给我们这么长时间,给点利息是正常的。”妇人说。“不行,这点钱是我借给你的,又不是高利贷,你给我利息就不对了,你再这样,以后别来我这了。”一向和颜悦色的黄春霞发了火。夫妇俩无奈收起了钱。

来的人是田启传与他的妻子,他们是和龙市龙城镇东南村村民。2012年,田启传曾因粮食直补款发放问题,组织50多村民集体上访。在接访的过程中,看着一群饱经风霜的农民,半数年过花甲,刚刚接手信访工作的黄春霞心里也泛起一阵酸楚,她对村民嘘寒问暖,时不时送给他们一些衣物,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14年,田启传家因春耕生产资金不足,四处筹钱未果,向黄春霞说起了这事。黄春霞二话没说,拿出自己存折,取了2万元钱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这才有了前面的一幕。

因为工程款问题上访长达10年的老上访户石玉华说起黄春霞两眼泪花,俩人常打电话,一唠就是很长时间。“她一点架子也没有,从来都是耐心听、耐心解释,还经常关心我的生活。”2013年,因为石玉华没钱交供暖费,黄春霞主动借给她5000元,这让石玉华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爱是牺牲——黄春霞没有充足的睡眠,即使总是熬夜,时间仍不够用。她没有假日,因为假日被工作没收了

黄春霞一直强调:“信访就是信任的访问。”3年来,她为了这份信任,透支着身体,牺牲了与家人欢聚的时光。从走上信访工作岗位时起,她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下班回到家也总是接到上访人的电话……

去年有一次,黄春霞因工作在北京待了近一个月。当时正值她的儿子即将中考,她的丈夫和公公都得了病,母亲身体也不好,是家里最需要她的时候。在亲情和工作的天平上,她放弃了家人,站在了工作这一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