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领袖人物梁启超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823
本馆由[ yao ]创建于2010年01月04日

論國體與政體

发布时间:2011-07-22 16:08:05      发布人: 黑白双煞

  梁啟超認為,“國體之區別,以最高機關所在為標準,前人大率分為君主國體貴族國體民主國體之三種。”貴族國體殆已絕跡。君主國以最高之權歸諸君主。民主國體其最高機關為有選舉權之國民。尋常而言,“以其元首之稱為皇帝而由世襲者,則命之曰君主國,其元首稱為大統領而由選舉者,則命之曰民主國。”“政體之區別,以直接機關之單復為標準。其僅有一直接機關,而行使國權絕無限制者,謂之專制政體。其有兩直接機關,而行使國權相互制限者,謂之立憲政體。”“立憲與專制之異,不在乎國體為君主民主,而在乎國權行使之有無限制。”

  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梁啟超的觀點可謂獨樹一幟。“但使政體真能立憲,則國體為君主為共和,原無所不可。”他主張,“論家只問政體,不問國體。”其理由在於,“國體之為物,既非政論家之所當問,尤非政論家之所能問。”不當問是因為,“當國體仿徨歧路之時,政治之一大部分恒呈中止之狀態,殆無復政象之可言。而政論家更安所麗,茍政論家而牽惹國體問題,故導之以入仿徨歧路,則是先自壞其立足之礎。”不能問是因為,國體的變遷“其驅運而旋轉之者,恒存乎政治以外之勢力。其時機未至耶,絕非緣政論家之贊成所能促進;其時機已至耶,又絕非緣政論家之反對所能制止。以政論家而容喙於國體問題,實不自量之甚也。”“夫國體本無絕對之美,而惟以已成之事實為其成立存在之根原。”“政體誠能立憲,則無論國體為君主為共和,無一而不可也。政體而非立憲,則無論國體為君主為共和,無一而可也。國體與政體,本截然不相蒙。”梁啟超還為其前後不同的國體主張進行辯護,認為,“凡謀國者必憚言革命(凡謀變更國體者則謂之革命-引者註),而鄙人則無論何時皆反對革命。今反對公等之君主革命論與前此反對公等之共和革命論同斯職誌也。”中國正當元氣雕敝之時,自應竭力栽之,而不可浪費人才日力於無用之地。

  既然如此,這裏著重介紹一下梁啟超的立憲政治思想。所謂立憲,就是指“以憲法規定國家之組織,及各機關之權限,與夫人民之權利義務,而全國上下共守之以為治者也。”有人民所選舉的國會與政府對立,是各立憲國的共同點。所謂立憲政治,即(1)多數政治。共和立憲國之政體在於多數的人民及其代表。(2)限權政治。立憲政治區別於非立憲政治之處在於君權有限制]或政府對國會負責[37].“立憲政治,一言蔽之,則權力有限而已。”](3)國民政治。“立憲政治非他,即國民政治之謂也。欲國民政治之現於實,且常保持之而勿失墜,善運用之而日向榮,則其原動力不可不還求諸國民之自身。”“欲憲政之成立,必須令國民中堅之一階級,知政治之利害切己而思參預之,然後其精神有以維持於不敝。”憲政治,為國民參政之歷史。政治公開原則與之相輔,實為改良政治之不二法門。(4)輿論政治。“立憲政治者,質言之則輿論政治而已。”地方自治機關、國會等所討論的問題均為輿論的返照。一切官吏均不得與輿論相抗。立憲政體特別需要健全的輿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