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04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6日

江沛扬:忆秦牧在中大

发布时间:2010-10-08 15:30:5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50年8月,中山大学解放后第一次招生,我考入文学院中文系。当时中文系任教的有王起(系主任)、詹安泰、楼栖、秦牧等,他们都是名家大师,其中秦牧主要讲文艺创作课。解放前,我就一直喜欢读秦牧的作品,觉得他的作品很有人道主义精神,自从听他的课后,更加强了我的这个看法。
    开课不久,秦牧第一次在课堂上要我们作文,题目就叫做《论人性》。当时这是个敏感问题,许多人不敢议论,怕被扣上“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帽子,秦牧却敢于碰硬,他解释说:人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区别于动物性;人类既有人性一面,又有动物性一面。又指出:不能以阶级性来否定人性。我受到秦牧的启发,依题做了一篇文章,以母爱为例子阐明人性确实是有的;虽然母爱会受到阶级的影响,但不能说母爱都是有阶级性的。秦牧很赞赏我这篇文章,并向全班同学推荐。
    秦牧第二次出的作文题目是《我认识的一个人》,要求写真人真事。我经过深思之后,决定以我最熟识的一个表哥为描写对象,他血气方刚,不满旧社会,又找不到出路,在青年党的“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蛊惑宣传影响下,加入了青年党。后来,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逐步醒悟过来,广州一解放就参军,在解放万山群岛的激烈战斗中,经受严峻考验,终于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我以此为例子写成文章,生动说明一个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过程,即便是参加过反动社团的人,也可以在党的教育下转变,站到人民一边。
   这次又受到秦牧的高度赞扬。他说我的作文有血有肉、真情切切。从此以后,我牢记“有血有肉、真情切切”这句秦牧的评语,作为努力方向,几十年来在报刊上发表过许多文章,都坚持这一点。
    平日,在师生交往中,秦牧听到一些同学发表对知识分子的过左言论,他总是当面恳切地指出:“这位同学,你的话高了半个音啊!”
    秦牧教了一个学期便离开了中大。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很讲人性、人情、人权,关心人、爱护人,为此敢于“离经叛道”,冲破教条,坚持真理。“文革”浩劫当中,像秦牧这种人免不了被批斗,我也被列为“得意门生”,要我揭发他的“罪行”,被我坚决拒绝。我常以曾在中大受过秦牧的教导为荣耀。转眼四十年过去,1990年我在佛山市碰见秦牧,他还认得我,一见如故。感谢母校——中山大学,也感谢好老师秦牧。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