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年表
2003年 癸未 73岁
7月,创作《抗非白衣战士邓练贤像》。
7月,中国美术馆四十周年庆,隆重展出(1900~2000) 一百年间共114件馆藏作品,作为永久性陈列展品。(其中国画47件展品),杨之光《雪夜送饭》入选。
8月,出版《杨之光花鸟·动物·山水·书法作品选》。
11月20日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杨之光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举办《杨之光师生作品邀请展》同时《中国画人物画教学学术研讨会》。
出版《杨之光侧影》画集以纪念杨之光从教五十周年。
12月被《艺术界》聘请为艺术顾问。
12月23日,被聘为番禺区文联第七届委员会顾问。
2002年 壬午 72岁
出版《杨之光肖像画集》。 同年在广东番禺成立“杨之光美术中心”。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集《杨之光画集》(上下集)。
12月南京举办《21世纪中国艺术家年度邀请展》,杨之光《勇者之游戏》等三幅作品参展。
2001年 辛巳 71岁
出版大型《杨之光书法集》。
2000年 庚辰 70岁
2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主办“庚辰新春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杨之光捐赠作品陈列”。
广东美术馆举办“杨之光——生活与创作专题”展出杨之光向该馆捐赠的部分作品。
广东省文史馆向名誉馆员杨之光授“积极贡献奖”。
5月,“杨之光家庭画展”在广州逸品堂展出。
6月,《文艺报》(北京)连载王璜生文《新中国艺术的重要命题——生活与创作——兼论杨之光的创作特点》。
《亚太经济时报》刊文《落霞与孤鹜齐飞——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著名国画家、教育家杨之光教授绘壮丽人生》。
7月,《泰戈尔像》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并刊于《美术》7月号。
9月,广州艺术博物院落成,院内的“杨之光艺术馆”同时正式对外开放。
9月,应聘为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岭南分院顾问。
1999年 己卯 69岁
1月,完成巨幅抗洪题材的中国画创作《九八英雄颂》 (182cmXl440m)。
2月,广州美术学院与广州美术馆联合出版“让艺术回到人民当中——杨之光捐赠作品纪念文集》。
11月,作家伊妮撰写的《拥抱美神——杨之光传》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2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开始编辑大型画册《杨之光画集》,计划在2002年初出版。
1998年 戊寅 68岁
1月,中国革命博物馆藏11幅美术作品赴美参加“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展”,杨之光的作品《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展出。
1月21日至2月3日,向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捐赠作品635件。林树森市长出席了捐赠仪式及捐赠作品展,并亲自向杨之光颁发了市政府的荣誉奖状。至此,杨之光向国家捐赠作品的总数已逾1200件。
被〈当代书画篆刻名家》系列从书编委会聘为顾问。
被《当代广东研究会》聘为理事。
被〈中华成功者》收入第三卷名册。
2月,完成巨幅女人体长幅画《浴女图》(八裸女)。
3月8日,出席美国洛杉矶为作家王蓝的作品《蓝与黑》举办的再版纪念大会,并向王蓝赠画。
小传入编《中国美术选集》(1978—1998)。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杨之光艺术馆”在施工中。
名字入编((ASIAN/AMERICAN WHO’S WHO))(1990)《广州美术研究》1998年第5期刊登李伟铭文《名作的殿堂——杨之光捐画感言》。
应聘为广东金正拍卖行顾问。
刘佑局撰文《书得画意—一杨之光书法读后》 (刊于<百家书艺鉴赏>)。
5月,被聘为广东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8月,完成《舞蹈人物长卷》 (250厘米长,69厘米高)。
名字入编《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辞书》 (当代文化卷)。
9月,应广州美术学院之聘任“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教学小组成员。沈人骅编著《沈钧儒》,杨之光作封面肖像。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
省文史馆《馆讯》(1998年9月14日)报导杨之光捐赠作品参加“抗洪赈灾”。
天津《国画家》(1998年第5期)登载一组杨之光的女人体写生作品。
《雪夜送饭》及《矿山新兵》入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田成立50周年献礼画册《新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经典》。
《雪夜送饭》入选《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精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山东美术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
《当代篆刻家大辞典》入选篆刻作品四方。
应聘为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顾问。
广州美术馆馆刊《艺海藏珍》发表“杨之光艺术研讨会”(1998年1月21日举行)的发言记录稿。
1998年12月4日至1999年1月4日,广州华艺廊举办“杨之光自选精品展”并出版画册。
1997年 丁丑 67岁
1月,陈燕妮著《遭遇美国——50个中国人的美国经历》中收入采访杨之光的文章《杨之光交出他的四十年》。
1月15日,被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特邀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风云》杂志发表牛年新作《默默耕耘从不悔,改天换地一功臣》。
6月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大厅举行“杨之光教授捐赠作品(180件)颁奖仪式”暨捐赠作品陈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文化部向杨之光颁发“爱国义举”奖状。
9月,入编《中国专家名人辞典》及《中华人物大典》。
12月,被聘为《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编委会顾问。
12月3日至12月7日,在广东茂名市举办“杨之光教授家庭画展”,展出杨之光、欧洋、杨红、何建成及杨缨的作品共120余幅。
12月15日至12月20日,向广州美术学院捐赠作品67件,学院于岭南画派纪念馆举行了捐赠仪式及展出赠品。
12月31日,向广东美术馆(新馆)捐赠作品232件,是日举行了捐赠仪式及颁奖大会,同时展出捐赠作品。
1996年 丙子 66岁
4月,《广东画报》发表“杨之光的舞蹈速写”一组,林墉撰文。《当代广东》(1996年第2期)
发表杨之光的《牛栏日记》。肖像画《吴作人先生像》参加“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获优秀作品奖,并被收集编入《全国中国人物画展览作品集》。
11月,被作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士编入《世界名人录》,由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
12月,杨之光夫妇应邀访台,并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大型个展“杨之光和他的人物画”,并向纪念馆赠送新作《国父孙中山》画像。访台期间应邀于台湾师范大学讲学。台湾电视台连日播放访节目。
1995年 乙亥 65岁
1月,台湾隔山画馆在台北、高雄两地举行“杨之光贺岁画展”。
3月,在台北快雪堂举办“杨之光画展”。
7月,《杨之光速写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0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 (1954—1994),同时出版《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精选》画册。
11月,广州美术学院“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 (1954—1994),同时举行“杨之光艺术研究会”。
12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四十年回顾文集》。
1994年 甲戌 64岁
2月,被聘为广东省拍卖行顾问。
3月,受聘为深圳南山名誉院长。
5月,作品参加广州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展”。《羊城晚报》8月25日刊登展品《长绸舞》。
5月21日,《解放日报》刊登创刊45周年贺画《两班牙舞》。
6月17日,《广州日报》发表马鸿增文章《杨之光与“后岭南画派”》。
8月,与欧洋游欧洲、意大利、法国等八国,创作一批新作。作品《孔雀舞》在台湾获得“华夏艺术国际展”金奖。
8月12日,北京《华声报》刊登沈人骅文《肖像大师 岭南英才》。
在美国创作《诵经图》此作品为杨之光少有的群像作品之一。
9月,应美国洛杉矶“艺术家雅集会”及“华人美术学会”邀请,在美国洛杉矶作公开学术报告及示范讲学。
1993年 癸酉 63岁
1月,台北隔山画馆举办“杨之光鸡年吉展”。
3月,《中国风采(一)——当代杰出画家——杨之光》画册由台北国风出版社出版。
6月,“杨之光画舞”专题展先后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台北隔山画馆展出。
6月15日《信息时报》演生、黄瑜撰文《看似容易却艰辛——杨之光舞蹈人物画观后》。
9月,出席在美国圣荷西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12月,美国洛杉矶汇一画廊举办“杨之光、欧洋画展”。杨之光、欧洋荣获美国加州及旧金山市政府荣誉奖状。
12月,文章《扭在一起锻炼——国画系人物画科贯彻四写教学的体会》发表于《中国画教学研究论文集》。
12月,作品《不灭的明灯》参加中国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展览”。
1992年 壬申 62岁
3月,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杨之光访英新作观摩展”。
文章《我就是我》发表于《广州日报》。
文章《同源—同理—同行——观广东画院画家书艺展》发表于《羊城晚报》。
1991年 辛未 61岁
2月,在美田纽约孔子大厦举办“杨之光画展”, 并获得纽约国际文化中心颁发的“中国画杰出
成就奖”。
5月,在美国康州格里菲斯艺术中心(CriffisArtCen-ter)举办第二次“访美新作展”。
9月,台湾台北隔山画馆举办“杨之光游美写生联社展”。
10月,新加坡国家文物馆举办“杨之光访美新作”展。
11月,文章《洋面壁的甘苦》发表于《羊城晚报》。同年,应聘为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田体育美术促进会顾问、泰国泰华艺术协会海外顾问。
同年,个人传记收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 (1990一]991)
新加坡《绅士》杂志第三期吕问香撰文《杨之光的绘画艺术》。
1990年庚午 60岁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记著名国画家杨之光教授的创作实践》。
2月,湖南《衡阳日报》赵泽云撰文《国国大师杨之光印象》。
3月10日,《南方日报》刊登《雷锋》。
7月,应美国康州格里菲斯艺术中心(CriffisArtCen-ter)邀请,赴美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先后在美国密苏里州、康州等地讲学。
作品《小刀会》参加日本东京“中国现代巨匠绘画展”。
9月,作品《萨马兰奇像》参加全国体育美展,并由奥委会主席何振梁代表中国奥委会赠
送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牛。
10月,作品《水仙》、《凌霄岩》等参加“韩国90现代中国画代表作家展”。
12月,在美国康州格里菲斯艺术中心(CriffisArtCen-ter)举办第一次“访美新作展”。
新作《石鲁像》被美国康州大学收藏。
辞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职务,并退休。
同年,个人传记收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 (1989—1990)。
1989年 己巳 59岁
7月,作品集《杨之光、鸥洋选集》在新加坡出版。
10月,“杨之光水墨个展”先后在台北隔山画馆及台中举办,并出版美术年历。
中国画《诚》参加香港“海上去来名家书画展”。
1988年 戊辰 58岁
3月,作品参加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岭南国画展”。
8月,与欧洋访问新加坡,并在新加坡豪珍画廊举办“杨之光、鸥洋画展”。
10月,应邀赴广西桂林参加第二届桂林山水画大赛的评委工作。
11月,作品参加武汉国际水墨画节。
作品参加日本“亚细亚现代美术大展”。
个人传记收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 (1987—1988)。
1987年 丁卯 57岁
8月,被聘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9月,随广东省出口商品展览会工作团赴美国,考察当地美术教育并讲学。
10月,应美国旧金山东方艺术协会之邀进行幻灯学术讲座,并做示范表演。
《杨之光画舞》由香港明心出版社出版。
1986年 丙寅 56岁
2月,《当代文艺家画像》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随广州诗社代表团访问泰国。
3月,文章《畅游文艺海洋的精神:访印随笔》发表于《羊城晚报》。
6月作品参加“穗、港、澳国画联展”。
《杨之光、鸥洋画集》由河南美术出版出版。
1985年 乙丑 55岁
3月,访问印度、尼泊尔等地,进行写生和讲学活动,受到尼泊尔首相接见。
作品《藏族赛马冠军札考》朵获全国体育美展荣誉奖。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1984年 甲子 54岁
3月,台湾《艺术家》杂志刊载《走马观西欧——杨之光欧游作品展》。
4月,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等地讲学,为赵少昂、杨善深画像。
作品《儿子》被评为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
“杨之光、鸥洋画展”先后在广州文化公园、香港集古斋展出。
1983年 癸亥 53岁
《江苏省美术年鉴》刊登杨之光在南京、上海的学术讲座《谈中国画人物画的问题》。
8月,“杨之光、鸥洋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1982年 壬戌52岁
1月,《杨之光水墨写生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创作《蒋兆和像》。作品《一辈子第一回》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
4月,撰文《学画点滴》发表于《迎春花》。
8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西北写生》。
9月25日,文章《画像悟道记》发表于《羊城晚报》,同时发表《蒋兆和像》。
12月26日,文章《新征途中的怀念》发表于《南宁晚报》。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1981年 辛酉 51岁
2月13日《羊城晚报》上李春晓撰文《驰笔天山下》 。
3月,撰文《西北记游》在香港《文汇报》连载。
5月29日,文章《根深叶茂与昙花一现——观黄胄作画随感》,刊登在广东《南风》杂志第九期。
与黄胄合作《春风得意图》。
>1980年庚申 50岁
2月,撰文《真正的艺术家——记画家石鲁》刊登于《花城》第五期。
5月,文章《传神阿睹》发表于上海《艺术世界》(第5期)。
夏,赴宁夏、甘南藏区、新疆等地讲学写生。
11月,“杨之光西北写生画展”在广州展出。
《广州文艺》王易征、沈仁康撰文《走向成熟的艺术家》。
1979年 已未 49岁
出席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人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5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人物画法》。
8月,文章《谈国画“四写”教学》刊登于文化部《艺术教育》第四和第五期。
]2月,文章《谈谈毛笔人物写生》发表于广州文艺丛书《中国画人物线描水墨技法经验随笔》。
1978年 戊午 48岁
到云南写生、创作。
1977年丁巳 47岁
文章《中国画的工具和用笔》,连载于《美术》杂志。
10月,“王肇民、杨之光、郭绍纲作品展览” 分别在深圳及广州展出。
1976年 丙辰 46岁
完成《中国人物画技法》初稿。
1974年 甲寅 44岁
创作《不火的明灯》(与鸥洋合作)。
1973年 癸丑 43岁
创作《激扬文字》(与鸥洋合作)。全国发行《矿山新兵》邮票。
1972年 壬子 42岁
创作《白求恩》,并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展出。
1971年 辛亥 41岁
恢复工作,创作《矿山新兵》,刊登于《人民画报》,创作《红日照征途》。
1966年 丙午 36岁
为余敬迈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作插图。
四月带领国画系毕业班去湖南凤凰山、欧阳海家乡写生,画了大量的速写。
冬,“十年洗劫” 开始。被迫中止美术创作及教学活动。
1964年 甲辰 34岁
为艾芜长篇小说《南行记》作插图。
访问湖南的空军部队,创作了一批反映空军生活的作品。其中《夜航》、《空军组画》刊登于《解放军画报》。
1963年 癸卯 33岁
6月,广东美术家协会举办“杨之光人物画展”。
为于逢长篇小说《金沙洲》作插图六幅。
作品集《杨之光肖像画选》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速写《霓红灯下的哨兵》一组五幅。
11月,文章《扭在一起锻炼——国画系人物画科贯彻“四写”教学的体会》初稿完成。
1962年壬寅 32岁
到海南边防部队深入生活,创作反映海军生活作品《浴日图》。
1960年 庚子 30岁
赴敦煌考察,临摹敦煌蹙画。
第17期《广州美术通讯》刊文《史画创作札记》。
1959年 已亥 29岁
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并先后担任人物画教研组组长、中国画系副主任。
夏,作品《雪夜送饭》获得“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及荣誉奖状。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收藏。
创作《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为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画插图。
8月,《长江日报》刊文《劳动锻炼的收获——“雪夜送饭”创作体会》。
1958年 戊戌 28岁
1月,与鸥洋结婚。不久下放到湖北省国营周矶农场进行劳动锻炼。冬,于武昌创作《雪夜送饭》。同年,随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南迁广州(即广州美术学院)。
1956年 丙申 26岁
作品《一辈子第一回》获武汉市“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武汉市知识青年代表大会专刊》刊登《关于“一辈子第一回”的创作经过》。
创作版画《武汉防汛》。
创作《窍门不怕小,找到就是宝》并发表于《长江日报》。
1954年 甲午 24岁
春,创作《一辈子第一回》参加“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53年 癸巳 23岁
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8月,参加筹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教素描、国画、水彩画,担任水彩教研组组长。
1950年 庚寅 20岁
春,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并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夏,由山上海安定珂罗版社出版《杨之光画集》。
9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接受徐悲鸿亲自指导。
冬,随叶浅予等赴河南省白沙临摹出土的宋墓壁画。
1949年 已丑 19岁
春,赴台湾写生,并在台北市世界书局做临时工,兼以刻印谋生。
1948年 戊子 18岁
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市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同时进入南中美术院随高剑父学中国画,成为高氏的入室弟子。
1943年 癸未 13岁
就读于上海世界中学,并向书法家李健学习书法、篆刻。
1930年 庚午 1岁
广东省揭西县籍人,10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