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劼恒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4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27日

岳劼恒-铬合物研究

发布时间:2010-01-27 16:18:4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岳劼恒在法国9年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进行旋光学在物理化学上的应用研究,用旋光学方法研究酒石酸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度。

    金属离子络合物1926年,P.觉布首先提出连续变化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对硫酸镉和碘化钾组成的络合物的研究,所选择的物理性质是吸光系数。同年,E.达莫瓦把连续变化法应用到硼酸和酒石酸组成的络合物的研究上,所选择的络合物的物理性质是旋光度。在当时,金属络合物已引起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关注。但是,由于一些金属络合物不易获得,因此使金属络合物的研究显得非常困难。人们只知道为数很少的固态络合物,而对其结构几乎一无所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1932年起,岳劼恒在E.达莫瓦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有关酒石酸与金属离子组成的金属络合物的研究。在研究工作中,岳劼恒发展了P.觉布提出的连续变化法,并把它广泛地应用到酒石酸及其衍生化合物和硼、钨、铜、铝、钍、锑等金属元素组成络合物的研究。测量这些络合物在溶液中的旋光度的变化,从而研究这些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度,及其对酒石酸和酒石酸盐的旋光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酒石酸某些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在研究工作中,他发现了氢氟酸浸蚀玻璃的旋光研究法,以及碱性溶液浸蚀铝及其合金的旋光研究法。这两项发明的特点是不需要进行重量分析,从观测旋光度的变化,就可以快速测出玻璃对氢氟酸的抗蚀力和碱性溶液对铝及其合金的浸蚀程度。这种旋光研究法比较简便、实用,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测量方法。

    在9年的研究工作中,他先后写成10余篇论文。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几种酒石酸络合物的组成及其在物理化学应用上的实验研究》中,这篇论文发表在法国《物理化学学报》1936年第33期上。他在当时做出的上述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他是把旋光学方法应用于金属络合物研究的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他所创造的研究方法后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络合物分子结构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因此,他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创出了把旋光学方法应用于络合物光学研究的新途径。

    酒石酸1936年,岳劼恒回国时,原拟继续进行旋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而无法实现。1956年,中共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他决定“重操旧业”,恢复中断了多年的络合物光学研究工作,在学术上做出新贡献。他把物理、化学两系的部分教师组织起来,互相协作,并亲自指导研究生,集中大家的智慧,开展研究工作。他坚持科学研究选题要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要解决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他们应用连续变化法原理,研究了氧化钨和酒石酸组成的胶体络合物、酒石酸及其盐类和氯化铁形成的络合物、铜、镍、钻和酒石酸组成的络合物的光学性质。不仅测量了旋光度的变化,还测量了光密度、吸光度和折光度,做了圆双色效应的研究;确定了这些络合物的组分比和存在的条件;用旋光学方法得到了胶体络合物中几种酸强度的比较,证明了旋光学方法比常用的静力学方法简易、方便;还用旋光学方法探明铁和酒石酸组成的络离子具有两个羧基。从1955—1961年,他们先后写出了8篇论文,发表在《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和《中国物理学会1963年论文摘要(光学与光谱学)》等刊物上。他在这个时期的学术成就是拓宽了络合物光学研究的领域,开拓出一条有特色的、系统的络合物光学研究的途径。

    1959年物理化学家徐光宪教授发表文章总结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对岳劼恒的研究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对络合物的研究比较系统。无疑,岳劼恒的研究工作为国内同行研究金属络合物奠定了基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