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孟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34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2月02日

陶孟和-与国民党政权作斗争

发布时间:2010-02-02 11:33:3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陶孟和在青年时期,曾对蒋介石抱有幻想,因此与之有过往来。但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蒋介石反动面目的逐步暴露,陶孟和的幻想也随之破灭了。 特别是1946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刺杀后,陶孟和义愤填膺,为此曾写信给邵力子,揭露蒋介石的无耻行径。有一次,他参加国民参政会后,从重庆回到社会所,就在同事面前抨击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还引用周贻春(抗战前任清华大学校长,当时任农林部长)的话,说“国民党政府已经烂到核心了,就是说不可救药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研究所从四川迁回南京。没过多久,全面爆发内战,1948年,国民党政府面临崩溃,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先是奉令准备南迁,后来又要求迁往台湾。陶孟和冒着风险,正义凛然地发动社会舆论与之斗争。他的言论起到了揭露国民党政府阴谋和稳定人心的作用。当得知中央图书馆、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以及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文物,都被先后搬往台湾时,陶孟和非常不满,立即在《大公报》发表署名文章《搬回古物图书》(1949年3月6日)。他说,对于这种搬迁,“我们积极的反对,我们严厉的予以斥责。我们主张应该由政府尽速将它运回”。他所列举的“最根本的反对理由”是,“这些古物与图书决不是属于任何个人,任何党派”,“它们是属于国家的,属于整个民族的,属于一切人民的”。

    中央研究院当时在南京有地质所、气象所、数学所、物理所、天文所、历史语言所、社会所等。在这些所的所长中,出现了两派,一派以傅斯年为首,主张随国民党迁往台湾;一派以陶孟和为首,主张坚决不迁,留守南京,等待解放。他想,即使不能阻止整个中央研究院南迁,至少也要把社会所和尽可能多的研究所保存下来。陶孟和其时患心脏病,他不顾年老体弱,单身住在研究所办公室,照常主持所务,给所中工作人员以精神上的支持。陶孟和当时还对大家说:“朱家骅(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是我的学生,我可以顶他,他不会把我怎么样。”陶孟和极大地鼓舞了南京各研究所反搬迁的斗争,也对中央研究院的上海各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1949年4月下旬南京解放时,中央研究院的多数研究所都留在了南京或上海。社会所工作人员,个个坚守岗位,护院护所,没有一个人跟随国民党去台湾,所中财产,包括图书资料没有丝毫损失。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