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燏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345
本馆由[ 沈谖 ]创建于2010年02月02日

赵燏黄-培育人才

发布时间:2010-02-02 14:40:24      发布人: 沈谖

    早在20年代,赵燏黄就认为中国药学事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人才,而人才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上重医轻药造成的。自清末设医学堂以后,只注重医学教育,药学教育都是附设在医学院校内。他当时执教的浙江医药专门学校药科是1913年建立的,除军医学校药科外,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所公立医专的药科,曾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药学人才。1916年,教育部举办全国成绩展览会,药科获最优等奖状,颁“缕学宏仁”匾额,1920年,获省教育厅全省成绩展览最优等第一。

    在杭州医专药科执教13年,赵燏黄一度曾兼授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卫生化学3门课程。那时这3门课程都没有本国的教材,他每周要授课16小时,课余要收集资料,编写3门课程的教材讲义,经常工作至深夜,假日也无暇出校门一探西湖之胜,为全校师生所称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曾数次脱离教学岗位,然一直关怀教育事业。1929年,他到中央研究院工作后,在为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写的《说中药》演讲稿中,批评了浙江省教育当局令浙江医专药科停顿近3年,再次要求将药科建为药学院。他到上海后,除兼任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生药学教授之外,还和徐伯鋆教授在《生药学讲义》的基础上编著出版《现代本草生药学》 (上册)。该书除引有大量中外文献之外,还吸收了他的生药学研究成果,是中国第一部收载有中药材的生药学教科书,改变了过去生药学只收载外国生药的倾向。蔡元培作序评此书“诚是一新二千年来吾国本草学之壁垒,而其对于医药界之贡献将未可限量。”药学界公认他是中国现代本草学和生药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在北京大学中药研究所工作时,积极参加筹创医学院药学系。他以人力物力支持教学工作,生药学教室所用之参考书、药物标本及显微镜用的染色试剂都是他带去的。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北平建立了培养药学人才的基地,为后来的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打下基础。在北平陆军医院期间,他除了在北平市立药学讲习所和沈阳医学院药学系兼课之外,还通过药学会提案等方式呼吁政府教育部门,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为基础建立药学院。

    1949年,他重返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任教时,已年近古稀。他平生梦寐以求的愿望得以实现,愈加精神焕发,勤奋工作。1950年冬,他因积劳成疾,左眼患青光眼而失明,仍带病坚持工作,为新设置的药学专修科拟订教学大纲,编写《生药学讲义》和《实用生药学》;1953年,为生药学专业讲授《本草学》 ,他以一生积累的本草学知识,撰著《本草学讲义》,谆谆教诲学生要热爱祖国医药学事业,研究中药,一定要钻研本草古籍。

    在教学工作中,他认真备课。《实用生药学》讲授的内容全是常用中药,当时,没有现成的教材,每讲一种中药,都要参考许多书籍,证以实物标本、画图等等,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他课前一定要把讲义发到学生手里。赵燏黄从事药学教育40余年,桃李遍天下,为中国培养了几代药学人才,有的是中国近代著名药学家,有的是当代中国药学战线上的骨干。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